bakafish wrote:
而細粉量雖然多卻沒有什麼雜味
這恰巧呼應我先前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細粉過萃應該不是雜苦味的主要原因
而是低於主要粒徑的細顆粒,這些顆粒重量遠大於細粉,它們過萃的影響比較大...(恕刪)
請問這邊所提的 細粉 及 低於主要粒徑的細顆粒 的定義是?(eg:細粉 < 100 um, 細顆粒 < 300um) 個人會容易把細粉/細顆粒這兩詞中間劃上等號. :p
又, 若 雜苦味是萃取度偏高所造成的(eg:22%->26%), 則如同計算式中的結果, 每多一g細顆粒就會多0.04g的雜苦味分子匯出, 或許真的只多了0.08g(細顆粒3g->5g, 這邊0.08是否應*2?->22%以上多了,22%以下少了), 飲者就感覺出來了?
影片43分鐘左右的圖,不同手法(濾沖泡)粗中細TDS大致走向應還是類似, 取一時間切點, 再配上粒徑分析圖應可粗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