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543543 worte:蛋糕濾紙有幾種選擇?...(恕刪) 蛋糕濾紙很多家都有出啊,kalita, Tiamo, 藍瓶, driver, Bonavita...目前用過最好用的是Bonavita,夠厚不會Q掉
we543543 worte:請教參數,謝謝。...(恕刪) 我不會算什麼萃取率之類的,最近喝中焙豆,就講一下我沖中焙的數值吧小飛馬鬼齒刻度 5.5 微篩粉, 粉水比1:15, 水溫88,注水悶蒸30秒, 這時候會澎的像朵向日葵一樣很可愛,分三次注水,採50元硬幣大小的固定範圍繞圈,快接近所需萃取c.c 時,大水柱給它沖下去擾動,拿開濾杯後段不要,大概是這樣子我有試過不斷水,但層次有點不夠
V60C40K155 worte:有一個一直不解的疑惑...(恕刪) 個人覺得有可能是因為推出時間的早晚導致普及率的問題,我是因為樣子才用tsubame版的。順帶一提,之前跟一個馬來西亞的網友聊天,他在用tsubame版的185紅銅和砂土版的185,他說同樣條件下砂土版的流速會比紅銅快。我自己沒有對比過,有時間再試試。
don007 worte:kalita, Tiamo, 藍瓶, driver, Bonavita...目前用過最好用的是Bonavita,夠厚不會Q掉 順著d大提供的品牌到網拍找了一下,只有tiamo有小張(155)的濾紙,其他品牌或許有,但就要另外問了。然後,t記的只有無漂白濾紙,和我的使用習慣不符,不過還是感謝。個人習慣不洗濾紙,這種場合k記的還不至於變形或坍底,流速也算順暢,就先撐著用,有機會再試試其他品牌。d大的照片上下兩張剛好折痕差很大,應該是一個是整疊紙偏很上方的,另一個偏下方。推估這種差異對萃取實質上應該沒什麼差。don007 worte:萃取率 感謝參數,這幾天爬文時在其他樓有看到,但那樓標題不是kalita wave濾杯或蛋糕濾杯之類方便搜尋的(補:是我搞錯,標題是方便搜尋的)。d大的1:15是指總水量(比方20g粉注300g水)還是咖啡液(20g粉取300g咖啡液)?計算萃取率必須有濃度計,只是方便,不是必備。濃度計可以縮短摸索的時間,有疑惑,除錯時也比較有效率。有段時間,濃度計曾經是我自費購買(朋友送的不算)的器材中,最高價的單項。
羅神父 worte:同樣條件下砂土版的流速會比紅銅快 tsubame沒看過實體,看網路圖片不是很確定底部設計。砂土版感覺應該和白陶的同一個版子,只是沒上釉。hasami這版的,底部支撐夠高,水流穩定而順暢,至少155是這樣。
羅神父 worte:一個馬來西亞的網友聊天,他在用tsubame版的185紅銅和砂土版的185,他說同樣條件下砂土版的流速會比紅銅快 我也問過一個網友,她各種版的都有,也說陶瓷的比紅銅流速快,加上陶瓷的保溫性,所以從技術上推論理應陶瓷較佔上風,不是嗎??我沒用過紅銅,所以不能下論斷。
V60C40K155 worte:我也問過一個網友,她...(恕刪) 其實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紅銅比熱容低,也就是說它不會“吃進”太多熱,有利於短時間內提升濾杯的溫度和保持冲煮時的溫度(如果斷水時間不長或不斷水的話失溫問題應該不嚴重)。另外紅銅的tsubame真的是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