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就很難「複製一模一樣的味道」???

we543543 wrote:
比方最近ptt看到問手沖的,問的人追求中後段,但46自己又改成四段注水。四段注水不是不可以(冠軍有提過),但總有所為何來吧。(恕刪)


這篇Ptt文我也看到了。我建議原PO買『807/804 Labs Sweet』就會有中後段蜂蜜甜感。想說我那邊推他一下、原PTT 樓主如果跑來01這邊問的話,漁大跟Daniel 大再推一下、就又聯手推坑勸敗成功了!
Mr ciprino wrote:
你委屈了(恕刪)


我可以閃,我比較同情她們的先生和小孩
BBdog3388 wrote:
這篇Ptt文我也看到(恕刪)


器材也是穩定度的一環。砍豆機、廉價陶瓷芯手磨或會跑刻度的磨豆機,在複製這方面是有難處。

至於是不是非要ditting不可, 這算另一個題目了。
有時候是人的問題
有點受寒,鼻塞,熬夜上火,導致味覺被影響也會
不用一定要一樣味道,
機器也做不到,

誤差值,
才是手工有趣的地方
木工,畫作,廚藝,咖啡,.....都一樣
Stan0321 wrote:
誤差值,
才是手工有趣的地方
木工,畫作,廚藝,咖啡,.....都一樣


如果每一杯咖啡都好喝,杯與杯之間的微妙誤差(差異)應該很有趣。如果不是,而是曾經好喝,但再也做不出來,多數人應該不會覺得有趣。

做木工會使用尺規,會有基本結構原理,做咖啡應該也需要,特別是想要複製的時候。

複製是重要的。太酸或太苦,下一杯我想要調整成xx或oo, 調整要有基準起點,沒有複製,就沒有修正。

當然,沒有調整慾望,喝到什麼都逆來順受也是可以的。
小野牛 wrote:
用同樣的豆子、粗細、水溫、手法之類能想到的就下去做,
下去做
很難重現前一杯的...(恕刪)

要百分之百重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經過長期練習手沖的穩定度,95%的重現度是辦的到的。

據說某家咖啡館應徵手沖咖啡師就是用同樣的豆子連續沖煮三壺,如果TDS、萃取率及風味都幾乎一樣好的話就表示手沖穩度度夠好,可以錄取了。(不要問我那一家,我也不知道)

T.C.A.台灣咖啡協會Brewing沖煮萃取中級認證考試就是沖煮二壺,吧檯清潔及其他要注意的細節姑且不談,沖煮第一壺時要說明沖煮方式跟希望呈現出的風味。重點是第二壺,要針對第一壺的風味瑕疵做出正面的調整,而且要說明為什麼要調整研磨粗細度、或水溫、或萃取手法。也就是中級認證的咖啡師要有能力調整沖煮風味,第一次接觸的豆子沖不好很正常,但第二次沖煮就要能針對咖啡豆的產區特色調整出正確的沖煮參數,讓咖啡呈現原本該有的風味。若第二壺的風味沖得不如第一壺就GG了。

所以要複製一模一樣的味道並不重要,這一壺沖得比前一壺好才是重點!!
we543543 wrote:
如果每一杯咖啡都好喝(恕刪)


沒錯!!
像是好的木工,
該有的技巧,工作態度要有,
但手作畢竟是手作,
木頭每批都不太一樣,
適合做出的東西也不太相同,
這種隨著環境,隨著使用者 因地制宜變化出來的作品,
很有趣。

像我沖給不同的人喝,
基本上都不一樣,
讓她喝個幾次,
就大概能掌握他的喜好,
就像廚師看人做菜,
意思一樣。

我自己在沖的時候,
運氣好,一次就搞定,
運氣不好,要沖個好幾次,
我都習慣沖不好的自己喝,
而且強迫自己一定要喝完,
這樣才會記住為什麼會難喝,
另外也比較環保。
要準確分辨一模一樣的味道,那味覺也要很精準。

之前就聽說過,茶葉比賽不只是裁判給茶葉打分數,茶農也會想辦法考裁判。

怎麼考?同一批茶葉參賽分兩份用不同的名義去報名,看最後評分差多少......

PS:裁判還是給出差不多的分數啦。
小野牛 wrote:
自已手沖,試喝,喝到...(恕刪)

重現一杯一樣味道?問題是你味蕾的感受一樣嗎?
我自己測試過,同樣一杯冰茶在身體不同狀態下,喝到的味道完全不同!
當然咖啡變因更豐富,就算真的一樣也可能是自己身體感受不同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