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
這次實驗中的濃度計與烘乾的誤差
收到, 這邊的確也會產生差異
bakafish wrote:
濃度計測到的是可溶解物質的濃度,不包括細粉
若沒使用小飛碟的話, 濃度計以折射方式量測, 應也會計算到細粉?
(Q:細粉是否影響折射率??)
bakafish wrote:
如果只看烘乾的結果...
內外圈的萃取率確實差滿多
若只是想確認墊濾紙是否對內外圈萃取率的影響, 只看趨勢而非精確數值的話. 以這種實驗方法做一有濾紙, 一無濾紙應可觀察出來, 只是萃取兩杯的參數要如何設定?
A.固定萃取曲線/時間(調粒徑)
B.固定粒徑, 調整萃取曲線/壓力/預浸, 讓主萃取時間固定
(主萃取時間:預浸至第一滴咖啡出現到萃取等重量咖啡液)
又, 兩杯EY可能不同, 是否對敘述分析有影響?
這種實驗應也可應用到其他濾杯的內外圈萃取率比對.
一直很好奇濾杯底部開孔變化, 跟墊濾紙/濾網(500目/400目/300目/兩層...etc)的差異.
除了主觀風味論述外, 有客觀數據佐證會更明確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