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A+ Portable Espresso machine pro version PCM04A 開箱

bakafish wrote:
萃取途中pump聲音忽然有點異常
不知道是不是水量過少,加上手持不平,pump吸入了空氣
然後整個咖啡液大亂噴
在我玩咖啡這十幾年裡好像沒這麼亂噴過
噴到整個懷疑人生

先放水3秒,萃取到30g時按停,水倉裡的水只剩下約1mm深,幾乎用完
殘存壓力繼續出水約5g
取下粉碗時,整個粉餅是淹水的
這樣會造成粉餅一直在滴咖啡液出來
對於在戶外使用來說,如果沒有可供清洗的設施,會造成一點不便
如果不想遇到這個狀況,可能只能把水倉的水用到完,讓pump打入空氣

原廠粉碗只使用一次,整個底部就向外膨,像已經用了100次似的


pump吸水時的聲音與吸空氣時的聲音不同,您放了3秒水又手持的話,水量低手又不穩的話確實可能中途吸了空氣進去,您可以不蓋水倉蓋觀察看看.

我不用機子加熱功能,如果想預熱的話,直接加熱水到水倉,講究點的直接用熱水跑一次應該就夠熱了(聽介紹說水倉不銹鋼壁薄,且管道很短,吸不了多少熱),是沒您說的大亂噴過,倒是換豆子粉磨太細,沒法洩壓導致水直接從粉碗架的螺紋處噴出過了幾次

粉碗淹水這狀況,萃取完再次做萃取動作,水打到完再打空氣進去一段時間,出來的粉餅可以是乾的.

Bincoo跟CERA+的跟機粉碗不太一樣的樣子,但我的粉碗跟自購的IMS B60粉碗比,原廠的底現在稍微也有點圓弧狀,但不確定開始本來就這樣,還是之後造成的
pump發出異聲的時間點,從萃取時間來看
除非拿得很歪,不然水倉裡的水量不可能少到露出進水口
所以後來我的確有再倒水進去,不蓋蓋子觀察
發現可能是因為pump的力道滿強的
水的深度太淺的時候,水倉裡就會濺起水花,這時就是吸入空氣了
所以能用的水量還要再扣掉幾mm深度

這台可能會在騎自行車時帶出去使用
沒有額外的熱水,所以必需使用到加熱功能
在沖煮前先放水的原因,除了預熱,還有排出在管路裡的殘水
那些殘水的溫度一定都很低
實測殘水量大約有15g

我原本不太想讓pump吸空氣進去,因為我覺得這樣會減少pump的壽命
但是如果不利用空氣排出殘水
就會有上述低溫的問題,以及萃取後粉餅淹水的問題
看樣子沒辦法,只能取捨
它的設計應該就是簡單用
裝滿水,萃取到乾
不用想其他有的沒的

VST和IMS的粉碗在使用後,底部也都會向外凸出
只是沒像Bincoo的這麼誇張,才用一次就凸出這麼多
Bincoo這個應該是材料很薄的關係
不知道是不是粉碗的關係
用最簡單的做法,裝水,加熱,萃取,連續做了三杯都噴
噴大噴小的差別而已
即使最輕微的噴都比我用其他咖啡機都來的嚴重許多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亂噴是像這台一樣,噴到杯子外面360度全是咖啡液
邊穿的情況也滿嚴重
crema的顏色淡,厚度也薄
跟我用Rossa PG做的完全不能比
把水全部跑完,敲出來乾的粉餅,看起來卻沒有異常

也試了使用Cremina的IMS B58粉碗
裝上去看起來沒問題,但是在預浸過後壓力增大時就會漏水
可能是因為B58用在舊款Cremina上,濾杯唇太寬容易卡到沖煮頭
所以我有用砂輪機磨過,導致濾杯唇的邊緣不夠直
弧形的濾杯唇,跟平面的Bincoo濾杯座的接觸面只有最外緣
不像專業的沖煮把手,接觸面是在弧形的凹處
因此這條外緣線如果不夠直,在旋入Bincoo的沖煮頭時就會受力不均,密封度不足

要是當時賣掉極致美味500時,沒有把另外買的IMS粉碗一起送出去就好了
當時我以為我這輩子不會再用到這種51mm平口的粉碗
這機器就玩到這,近期內我不打算再使用了

最後再說一個設計上的小瑕疵
機器附的那個塑膠的水杯,我拿來接廢水
由於它的內徑跟濾杯座很接近
拿起主機時,這個塑膠水杯會一起被拿起來
但它畢竟沒有密合,過一會就會掉下來
於是一個不小心,咖啡水就潑了一桌,我的襯杉上也多了很多咖啡漬

還有那個水倉蓋,在水倉加熱後是會有點燙的
chuan07
魚大又中機王了嗎!?魚大的問題我都沒碰過,我這台Bincoo之前也有出一樣的,應該算1代機,不過已經停賣,魚大的算是2代機,感覺1代機有出國外所以可能用料好點,難道2代機是CD版只出國內[不知]
bakafish
我覺得這顆tamper不好用,外出帶自己的又太重,所以放棄帶它外出,那就不會再用到它,也因此不打算研究是不是粉碗太爛的問題,Bincoo目前有兩個機種,另一款是可以用膠囊的,粉好像只能裝8g
由於原廠附的豆子還有剩
我決定把這包豆子試完為止

剛才再做一杯,把粉量減少到13g
由於管路裡的水都排空了
在一開始pump啟動的5秒,出水量會減半,大約只有15ml
加上粉量減少,head space變大,這些水量應該不夠粉餅吸收
也就是預浸壓力無法建立,形成少量水的無壓預浸

萃取情況還是相當糟糕
雖然不像上次噴的那麼誇張,但這次變成兩半,半邊流速快,另外半邊流速慢
另外,萃取開始時的甜甜圈狀況還是很嚴重
這個可能是豆子的問題,因為就算是用Rossa PG也是甜甜圈
這支豆子也許本來就烘得不好,導致萃取問題很多
加上又搭配一個品質不佳的濾杯,狀況就特別嚴重

同樣做1:2萃取
粉量只有13g,萃取量僅26g
在機器沒有預熱的情況下,前期出水溫度低的影響就會加重
果然入口溫度相當低(杯子有預熱)
下午再做一杯,改用14g粉
這次還是有點小噴(噴了三個方向,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次)
老鼠尾巴分兩條,濾杯底部左右半邊各一條
正中間像摩西分紅海一樣,出現一道乾的,露出濾杯底部
剛好把整個濾杯底面切成兩半

這次先不上濾杯,按兩次開關鍵萃取讓它跑一次水
5秒後自動暫停時,按一次開關鍵取消萃取
上濾杯,再按兩次開關鍵萃取
這次入口的溫度就好很多

下次我自己烘豆子
如果萃取狀況有改善,再來考慮換個濾杯
我知道這個濾杯爛到什麼程度了

剛想到我還有上次買豆子時,廠商送的試喝日曬豆
拿來做一杯espresso試試
這次萃取情況還不錯,只有小噴一道
在敲粉餅時,粉餅已脫離濾杯,竟然卡在濾杯口掉不出來

這情況只有一個解釋
粉餅的底部截面積比表面大
也就是說,這濾杯薄到不像話,嚴重變形了
底部受到壓力而往外撐開
難怪萃取不佳,邊穿特別嚴重
真是大開眼界

不過萃取出來的咖啡液溫度偏低這點就不是濾杯的問題了
bakafish wrote:
我知道這個濾杯爛到什麼程度了


CERA+的跟機粉碗還不錯滿厚實的,不過用了有肋骨的粉碗有點遺憾(這台的粉碗架沒鋼圈固定),底部開孔也很密集,目測比IMS B60的開孔少一些而已.

Bincoo的H1Pro聽說沒法用其他廠的粉碗,對岸的測評感覺大都是官方買的廣告居多,沒看過有人用第三方的粉碗做過測試...
chuan07 wrote:
Bincoo的H1Pro聽說沒法用其他廠的粉碗

我認為應該是可以用,頂多要再打磨一下濾杯唇
IMS的濾杯唇可能有外徑過大的問題,但濾杯內徑應該是OK的
Bincoo濾杯的內徑是比51.2mm
我的51mm tamper放進去還有非常小的移動空間
濾杯座的內徑是52.8mm

仔細看了一下您的照片,您那台的濾杯座的確是適用弧形唇的濾杯
而我這台則是使用平面唇的濾杯(伊萊克斯,De'Longhi同款)

我買過的IMS for De'Longhi濾杯(DL2TH22E)就是平面的濾杯唇,內徑51.3mm
但印象中,我的接粉環放上去時,濾杯唇的大小是差不多配合接粉環
查了一下規格,IMS的外徑是61.5mm
Bincoo的濾杯唇外徑則比接粉環小了2mm,實際測量約59.5mm
導致接粉環可以在濾杯上移動
若使用IMS for De'Longhi濾杯可能要把濾杯唇磨小一圈
不過我當初沒有測量IMS濾杯身的外徑
不排除IMS濾杯厚度導致放不進Bincoo濾杯座(內徑52.8mm)

比較好笑的是濾杯座裡面,靠近底部的位置還有一條o-ring
不知道做什麼用的

我是不打算再花錢買濾杯了
因為除了有萃取水溫偏低的問題(這個其實還好,可以接受)
還有萃取結束時,濾杯底部還會一直滴咖啡液的問題
即使利用pump打空氣進去把水逼出來也是一樣會滴一陣子
若要帶出去使用,總不能把這些髒水隨意流到地上
那還得再帶個密封袋把髒水收集起來帶回家
萬一沒封好,髒水流到包包裡,那可就頭大
實在太麻煩了
bakafish wrote:
仔細看了一下您的照片,您那台的濾杯座的確是使用弧形唇的濾杯
而我這台則是使用平面唇的濾杯(伊萊克斯,De'Longhi同款)


比較了官網跟我手上CERA+的濾杯座,就如您說的那樣.


套上IMS B60可以相當吻合,比跟機粉碗更加穩固服貼.


bakafish wrote:
比較好笑的是濾杯座裡面,靠近底部的位置還有一條o-ring
不知道做什麼用的


H1Pro的介紹說濾杯座可以反裝,用Pump氣壓推出粉餅,我猜O-ring是防止粉碗不要被推出用的吧
chuan07 wrote:
H1Pro的介紹說濾杯座可以反裝,用Pump氣壓推出粉餅

哈哈!原來如此
慚愧,我沒仔細看說明書
o-ring看來是密封不要讓空氣漏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