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io one cup cafeor - cfo-1b 可以手沖出拿鐵咖啡

howzero wrote:
每次只要延伸哥哥一...(恕刪)
是很執著的人對上很隨便的我而插出火花,不過對於一般親友客人我算是很執著咖啡的人說,哈哈!

我們嘉義有一家比我更老超過二十年咖啡老店,老闆只用虹吸煮,拿鐵卡布奇諾都有,生意之好,其實有很多客人要求拿鐵少奶,少掉的奶當然就是補上水,不然就是補上過度萃取咖啡水,咖啡豆新鮮怎樣都好喝,之前illy咖啡師教我義式機直接淬到滿杯200cc也是好喝

其實我是不相信過度萃取的事,過度烘焙我倒是相信,不然冰滴咖啡不知道算不算過度淬取,再說咖啡粉中有顆粒狀有粉狀,在咖啡粉粗細沒有標準下,那如和定義過不過度萃取!
謝謝大家的回覆~~~
其實我不喜歡喝太過濃郁的咖啡~因為我會失眠+手抖得很厲害~~~
所以小七的拿鐵我覺得還可以啊~~~星巴克的拿鐵我最愛喝~~哈哈~~~
好喝就好~^^

yoyo63love wrote:
謝謝大家的回覆~~...(恕刪)
哈哈星巴克咖啡應該是很濃吧吧!,如果不喜歡黑咖啡,其實就黑咖啡加一點奶一點糖是最棒組合,一般拿鐵其實是在喝濃純香鮮奶而已,小7拿鐵不能比是因為他用的鮮奶不是濃純香牌的喔!
延伸, wrote:
哈哈星巴克咖啡應該是...(恕刪)



哈。。。

其實我有多位朋友就喜歡美式咖啡直接加牛奶,者單品加牛奶。。


有時喝咖啡就是這樣。。對味了就好。。。
何必侷限在特定的框框內。。

板上還滿常出現一種現象,好想自己說出來的就是準則……稍微悖逆,就一概的反駁別人的觀念。。。

其實有些討論串討論到最後沒下文 ,遇過幾個變私下交流…但都有個相同感受,都覺得板上有人喜歡倚老賣老,講出一堆頭頭是道的東西出來,卻又沒有直接的幫助。。也許只是好心建言,但的確澆熄別人一些熱誠。。
q685220 wrote:
哈。。。其實我有多...(恕刪)
沒錯沒錯,我說一家虹吸店的拿鐵卡布就是這樣單品加牛奶,生意好!
一般興趣研究咖啡必然是照書學,然後當然一些執著家八九不離十就是書上那套標準,建議脫離先入為主框架,試著瞎搞看看說不定有驚人發現!
延伸, wrote:
沒錯沒錯,我說一家虹...(恕刪)


這滿不錯的,我也試過。。。


以前會追尋金杯理論。。甚至去請友人在日本幫我買咖啡濃度計。。
什麼SCAA,SCAE..歐洲人跟美國人的舌頭當標準?

結果打到靶心的口感未必是我喜歡的。。友人都覺得難喝。。

常讓我想到。。

台灣的臭豆腐是美食,老日卻覺得很噁心。
台灣夜市豬血糕,外國人認為他很奇怪。。

難道我們要秉持著國外的舌頭品嘗出來的結果來否定自己台灣特有的美食嗎?

咖啡要怎喝才好喝,怎麼沖煮才是對的,標準都在自己的舌頭上。。。為何要遵從理論去調配出一杯子自己不愛喝的標準的咖啡。

理論很重要,但我覺得這只是建立基本的知識,讓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調整自己喜愛的。
q685220 wrote:
這滿不錯的,我也試...(恕刪)
哈其實我比誰都早執著過所謂金杯理論,現在只執著咖啡豆新鮮,這使我咖啡豆銷量越來越大!
延伸, wrote:
哈其實我比誰都早執著...(恕刪)

其實我從入門到現在約一年多。。

從上網找資料,買書....慢慢從文字上去了解。。

從金杯理論,買咖啡濃度計來測。。

一直到我去上課,手沖課程。。為的只是證明自己自學到什麼程度。。

約有10個同學,有連續幾杯我沖出來的咖啡,同學都覺得不好喝。。。

但老師卻說我沖出來的咖啡是標準的一杯濃度萃取率都符合金杯的標準。。

課後跟老師聊了一會,他說金杯只是個國外定的標準,台灣人有台灣人自己的口味,北中南都不同。。
他早已不再遵循金杯理論去沖了。。
只沖符合大多客人喜愛的口味。。。

所以課程中,不是教怎麼沖出金杯標準的咖啡。

而是引導訓練我們的感官,怎麼分辨。
包含萃取的變因,由我們自己去掌控改變什麼會改變什麼口感。。

讓我們知道怎麼控制變因去達到我們要的口感。
q685220 wrote:
其實我從入門到現在...(恕刪)
沒錯,能了解變因才是有益學習,雖然我沒人教但近二十年也煮過上百萬杯咖啡,變因有時候是不可抗拒或很難面面俱到掌握,不然就是很浪費原料,重點是客人在排隊等要咖啡喝完全管不著變因,哈哈!
懂得變因又懂得口味需求,常常我用咖啡渣回沖還是賣的讚不絕口!

延伸, wrote:
懂得變因又懂得口味需求,常常我用咖啡渣回沖還是賣的讚不絕口!...(恕刪)


很高興上面兩樓聊得開心,

快說說店在哪,小弟下回路過時得迴避一下,我滿常到外喝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