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WBC 冠軍是Berg Wu 前輩!!!!!!

howzero wrote:
不確定莊園,
烘的是fikafika老闆 陳志煌,有可能推出比賽豆復刻版!...(恕刪)


確定的!Fika Fika 的臉書專頁已推出比賽豆,莊園是 Finca Deborah 水洗藝妓,這麼好的行銷機會,没人會放過的。

https://www.facebook.com/FikaFikaCafe/posts/1313548375329856

只是...自己和朋友的去店裡喝過手沖的經驗,都覺得陳老闆是不是太忙了?比較少關注店內沖煮品質,口味都偏淡。


q685220 wrote:
小弟不才的試了一下...(恕刪)


不知道有沒有用 同樣的豆子 但是不冰鎮把手 只把沖煮溫度降低

味道會不會差不多?



我這幾天無聊
就玩了一下

公司是用La Marzocco Linea PB
早上就開機
一直都會有人使用
魔豆機是楊家900n

都是使用costco 紅色包裝的自家品牌咖啡豆(公司提供免費的)

平常這個喝的味道(沒有降溫 同溫度)
就是 苦澀焦炭味 跟一點"臭鋪"味
就算泡拿鐵也一樣會有

但用了冰鎮holder以後
(我是用4度c冰水沖把手約10秒馬上填粉沖煮)
沖泡完之後
苦澀味明顯變少
然後變得比較溫和順口
油脂也有變少但可以接受

確實有差
不過我個人比較駑鈍 太細致味道喝不出來


可惜公司咖啡機無法降溫
不然也想試試降溫差異

ps:我公司不是咖啡廳
colinwen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用 同樣...(恕刪)


看到冰鎮手把時。。。

我直覺的想到的不是不能調降沖煮溫度。。


當我們挑選好的磨豆機時。

低轉數,大刀盤,散熱功能好的磨豆機,為的就是減少磨豆時產生高溫破壞豆子的風味。。

但以義式機連續沖煮時,把手濾杯上的溫度肯定高出磨豆機刀盤非常多,咖啡粉接觸到濾杯時不就開始快速的在破壞風味了嗎?
colinwen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用 同樣...(恕刪)



小弟不才盲飲了一下。。

1:鍋爐93度。。

把手冰鎮=入口香氣強,口感溫和。。

2:鍋爐93度。。

將前一次沖煮完把手直接擦乾後填粉。

入口香氣強,口感較尖銳。。

3:鍋爐降至90度,沖煮把手也沒那麼燙了。

入口香氣弱,口感溫和。。

個人主觀的盲測盲飲。。

q685220 wrote:
小弟不才盲飲了一下...(恕刪)

同一台咖啡機,做好3杯溫度都不同了,怎麼盲測?
bakafish wrote:
同一台咖啡機,做好3...(恕刪)


所以您建議該怎麼測呢?

1:正常沖煮,把手預熱。。
2:把手先冰鎮後填粉再沖煮。。
3:有人提到是為了降低沖煮溫度才冰鎮,如過能直接降低水溫沖煮呢?
q685220 wrote:
所以您建議該怎麼測...(恕刪)

在人員、設備有限的情況下,盲測其實很難真正做到
經驗分享,並不是做嚴格的評測
個人是認為不必特別強調盲測
做出來的結果,信不信由人

如果真的要做盲測
我想至少要有一台多孔商用機,一位出杯水準一致的吧台手
盡可能3杯同時完成,就像比賽那樣
盲測者什麼都不做,過程連看都不看,只管喝咖啡
目的在於讓盲測者沒有線索判斷哪一杯是怎麼製作


冰鎮把手和調低沖煮鍋爐溫度的效果,應該會不一樣
1. 如您所說,一開始粉裝進濾杯的狀態就不同
2. 萃取剛開始的時候,或是預浸階段,冰鎮把手的溫度會低的多(如果把濾杯也冰鎮的話)
3. 在初期階段過後,濾杯的溫度會很快上來
  使用冰鎮把手的沖煮水溫假設是92度,調低鍋爐溫度的沖煮水溫是90度,就會有差

把手與沖煮頭的接觸面積很小,透過冰鎮把手降低沖煮頭溫度,再降低萃取水溫的效果應該不大

我的英文聽力不好,反覆聽了好幾次吳先生在比賽中說的內容
似乎是說他的espresso花香在接觸到90度左右的把手底部時,會散逸的很快,所以才使用冰鎮把手
(#4的影片3:20開始https://youtu.be/V-rkP0CCKAc?t=3m20s
bakafish wrote:
在人員、設備有限的情...(恕刪)


原來如此……

我只是好奇這三個條件下的風味才這樣測的。
q685220 wrote:
原來如此……我只是...(恕刪)

即使不強調盲測,也是很棒的經驗分享

我有試過在我的拉霸機上玩常溫把手和預熱把手(沒想過冰鎮這招)
可能我用的豆子都屬中焙以上,並不是走花香調的
而且我沒有使用分流嘴,如果做的好,老鼠尾巴會從接分流嘴的孔直接出來,接觸到把手不多
所以改變把手溫度,我實在喝不出差別
最近都在用無底把手,把手溫度更沒什麼差別了
不過我有試過改變杯子溫度,是有差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