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R wrote:
間隙共有兩個:「鍵...(恕刪)

借用XTR大的圖加示意線.
手磨的調整機構若做在內刀盤跟軸上.為了能夠移動. 應會有間隙產生. 假設這間隙讓內刀盤跟軸產生了一旋轉角度(紅綠夾角->純示意). 不管這角度是3度,5度或10度. 若軸要帶動內刀盤進行順時針旋轉(紅箭頭). 則軸+鍵會緊貼在內刀盤的紅線處. 意即轉動時是不會出現內刀盤在紅綠夾角間游移而產生內外刀盤間距變化. 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 若旋轉時不會變化. 那, 這間隙對研磨粒徑應無影響?


補1:
此處只單純考量 軸+鍵+內刀盤 的作用力. 並未考量有些設計是內刀盤上還有鋼珠突起與調節盤可能有施力的狀況. 這種鋼珠突起之類的設計, 可能還要Case By Case來看?

補2:
補1所述的CaseByCase是指 是否有調節盤的設計使得軸帶動內刀盤轉動時不會貼緊紅線, 而會在紅綠線中游移? 初步想了一下應沒有?? 不過不確定...
chan.chenhao wrote:
不管這角度是3度,5度或10度. 若軸要帶動內刀盤進行順時針旋轉(紅箭頭). 則軸+鍵會緊貼在內刀盤的紅線處. 意即轉動時是不會出現內刀盤在紅綠夾角間游移而產生內外刀盤間距變化. 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 若旋轉時不會變化. 那, 這間隙對研磨粒徑應無影響...(恕刪)

我的想法正是如此
從樓主的圖看起來,刻度旋鈕在跑
當然會跑,因為用手去轉動它,不會跑才奇怪,不會跑你就不能調粗細了
但是注意,刻度旋鈕是跟刀盤一起同步在跑
刀盤受鍵的限位,再怎麼跑也就在那個角度裡
磨豆時轉動方向是固定的,受到磨豆阻力的影響,刀盤一定只會緊靠在其中一邊
而不會像圖中那樣來回轉動
所以下面這個結論從哪裡來的我完全看不懂
BBdog3388 wrote:
第一個、看來應該是:螺紋間隙變大,造成粗細調整刻度盤鬆動。因為會造成磨豆時跑刻度,所以很嚴重...(恕刪)

刻度盤哪裡鬆動了? 從哪看出來的? 因為用手去轉它會動,所以有鬆動?
前面就說過了,要看是不是螺牙的問題,就單純看螺牙最準
把刀盤扯進來只會把問題複雜化
BBdog3388 wrote:聽起來跟從您影片看...(恕刪)

謝謝提供這個方式,鎖上當初附的蝴蝶螺帽後幾乎沒有位移的問題了,這樣就真的是螺紋磨損造成的囉?
螺紋的間隙增加所導致,並非鍵的問題?
畢竟我比較能接受是因為磨耗並非先天問題XD

bakafish wrote:刀盤受鍵的限位,再怎麼跑也就在那個角度裡
磨豆時轉動方向是固定的,受到磨豆阻力的影響,刀盤一定只會緊靠在其中一邊

我的想法也是這樣,磨豆時方向固定既然緊靠其中一邊,這個位移問題應該可以無視才對。
但是磨到一半停下來再繼續,就不曉得有沒有影響了...
然後...我肉眼看不出來螺紋紋距到底有沒有增加XD

話說回來,大家不要太敏感了XD
看來我好像提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XD
還有,雖然我的是一代ACE48,但我有裝後來出的增補件固定刻度盤,至少有個固定機構在,不至於像當初會跑刻度那樣。
所以刻度盤動、刀盤不動這個因素,我想應該不至於吧。

說來也奇怪,加了螺帽的確不會位移,但下面沒有刻度盤的影片...怎麼好像越來越複雜的感覺
小虎999 wrote:
謝謝提供這個方式,...(恕刪)


刻度盤鬆動就是螺紋因使用磨損間隙變大、中軸跟刻度盤螺紋接觸面的磨擦力再也不像新的時候那麼大,沒辦法再像新的時候緊緊咬住,就這個簡單的原因而已。這個症頭任何手磨(螺絲)用久了都會、就加頂顆蝶式螺帽就解決了,不會影響精度,不用在意。

這個症頭老磨幾乎都有、還蠻常見的。
小虎999 wrote:
話說回來,大家不要太敏感了XD
看來我好像提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XD...(恕刪)

不會啦,就事論事而已
我認為只要刻度旋鈕和刀盤的相對位置不會在磨豆中跑掉就不必擔心
停下來再磨應該也不會有影響,除非粉跑進鍵槽鍵座裡了
不過不穩定的轉速本身就會有影響


小虎999 wrote:
說來也奇怪,加了螺帽的確不會位移,但下面沒有刻度盤的影片...怎麼好像越來越複雜的感覺...(恕刪)

所以我才說如果要看螺牙問題,還把刀盤扯進來只會把事情複雜化
要看刻度盤螺牙是否鬆動,就把內刀盤拿掉,把刻度盤裝上去
在中軸和刻度盤都不旋轉的狀況下,看刻度盤是否能上下移動,這個才叫作鬆動
不過我認為即使如此,只要有彈簧抵著,刻度盤就永遠會在最低的位置,沒什麼問題
加個螺帽去固定,其實也只是把刻度盤逼死在最高或最低的位置,一樣的意思


BBdog3388 wrote:
這個症頭老磨幾乎都有、還蠻常見的...(恕刪)

怎麼那麼剛好,我手上9台德國老磨2台法國老磨都沒這個問題

用螺牙調粗細,本來就有正反轉同刻度不同粗細的問題
這不是螺牙磨損鬆動造成的,就連電磨也會有
小虎999 wrote:
但是磨到一半停下來再繼續,就不曉得有沒有影響了...(恕刪)

若為 軸+鍵+內刀盤 的, 即使再繼續也是要靠在#21圖的紅線上轉, 除非在停下來時有粉粒跑到接觸面上, 不然再啟動時各組件的相對位置應是與先前完全一致的.

小虎999 wrote:
但下面沒有刻度盤的影片

您這影片比較像先前兩位W大所述搖把間隙的狀況.

不過, 不管是 軸+鍵+內刀盤 間隙 or 搖把間隙. 應都不會對粒徑分佈造成影響才是... : )
bakafish wrote:
在中軸和刻度盤都不旋轉的狀況下,看刻度盤是否能上下移動,這個才叫作鬆動
不過我認為即使如此,只要有彈簧抵著,刻度盤就永遠會在最低的位置,沒什麼問題
加個螺帽去固定,其實也只是把刻度盤逼死在最高或最低的位置,一樣的意思

若是這樣,從歸零到退四五圈每個螺距都鬆一樣的程度好像也怪怪的。
這樣推測下來,我反而對加了蝴蝶螺帽鍵就不會位移感到好奇。

chan.chenhao wrote:
您這影片比較像先前兩位W大所述搖把間隙的狀況

這個我有試過固定刻度盤然後動搖臂,動搖臂的時候,固定刻度盤的手可以碰到中軸有感覺同步跟搖臂旋轉
而且如果搖臂孔有這樣的間隙,直接從上方碰搖臂觀察應該就看的出來了

chan.chenhao wrote:
不過, 不管是 軸+鍵+內刀盤 間隙 or 搖把間隙. 應都不會對粒徑分佈造成影響才是... : )

不會就好...^^
小虎999 wrote:
若是這樣,從歸零到退四五圈每個螺距都鬆一樣的程度好像也怪怪的

所以問題並不在這裡


小虎999 wrote:
這樣推測下來,我反而對加了蝴蝶螺帽鍵就不會位移感到好奇

這沒有什麼,兩顆螺帽靠在一起本來就有鎖定的作用
早期的OE Pharos也是用兩顆軸環互相鎖
甚至機車的後照鏡也有用兩顆螺帽來鎖的,例如我那台20年前的豪邁125
bakafish wrote:
所以下面這個結論從哪裡來的我完全看不懂
BBdog3388 wrote:
第一個、看來應該是:螺紋間隙變大,造成粗細調整刻度盤鬆動。因為會造成磨豆時跑刻度,所以很嚴重...(恕刪)

刻度盤哪裡鬆動了? 從哪看出來的? 因為用手去轉它會動,所以有鬆動?

噗~

還「螺紋間隙變大」?
看到這種瞎扯蛋說法真的是會白眼翻到後腦勺去~

還自詡是「內行人」哩?
真的是讓人笑掉大牙的胡扯無極限啊!

---

不就是因為號稱精密組裝的「玲瓏手磨」當初設計有瑕疵 有問題啊…

玲瓏手磨會 "跑刻度"!
玲瓏手磨會 "跑刻度"!
玲瓏手磨會 "跑刻度"!


買家被只愛蹭飯的老闆放生
只好自己塗牛屎 自力救濟…

不得已只能多加一顆醜到爆炸的土炮緊迫螺母來固定~



還大言不慚的到處吹捧玲瓏手磨是「精密組裝」+「低溫蛋組裝」勒!

B******** wrote:



阿不就好內行!好棒棒!


chan.chenhao wrote:
若軸要帶動內刀盤進行順時針旋轉(紅箭頭). 則軸+鍵會緊貼在內刀盤的紅線處. 意即轉動時是不會出現內刀盤在紅綠夾角間游移而產生內外刀盤間距變化. 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 若旋轉時不會變化. 那, 這間隙對研磨粒徑應無影響?...(恕刪)

您這樣解釋是正確的!

當有刀盤有負荷時
主軸為了有效傳達單方向動力

「主軸鍵座→鍵→刀盤鍵槽」 應該是互相抵住且無間隙的

除非有人磨豆時 正轉+逆轉+來回亂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