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沖某款豆子時發現
沖完的咖啡粉在放涼後聞起來的味道非常香甜(有接近該豆子包裝上寫的風味)

但沖出來咖啡 甚至沖的過程都沒有這個味道

請問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嗎

還是說我要在調整水溫或粗細之類的

不過這支豆子 我當初只買了1/4磅 之前為了練習 有試過依些不同的參數
但頂多就有時候沖的過程有稍稍明顯的香氣 喝的時候就平平
(豆子是 有機波旁 水洗 中培 )
nataraja
溫度本來不就影響很大XD
我也愛用這方式
gjm wrote:
因為每次喝下後尾段會...(恕刪)


不要磨太細然後篩粉。

有考慮換一個濾杯嗎?推薦星芒濾杯,新手期間V60酸得銳利又容易卡出苦味。
第一次換了濾杯的時候感覺整個開啟新天地,不需要用手沖手法在那邊慢慢改濾杯特色,直接換一個會更開心,尤其是苦味算後段的味道。

V60其實不是很好用,尤其是陶瓷V60肋骨更淺更不明顯(也更有V60特色),出來的中段會更厚實,尾韻也銜接在濃郁風味,然後加強泡前段又會酸得很銳利(一大塊濃香、較不清香)。
V60他其實BODY算滿massive的,不要以為是流速快的濾杯以為他厚實度會缺乏。

想要均衡的話推薦V60直接換骨瓷星芒,一般的星芒會在更前段一些(洞口較大且流速有點不同)
欽欽欽 wrote:
最後階段不要等水流乾...(恕刪)



我想請教關於萃取咖啡時是否要等水流乾的問題。我個人習慣不等水流乾,因為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這樣會讓咖啡變苦。但是我注意到咖啡店的咖啡師們通常都會等到水完全流乾才取走咖啡。讓我不知道哪種方法才是比較好,不知道這兩種做法的差異和影響是什麼?
rainal wrote:
我想請教關於萃取咖啡...(恕刪)

我試過一輪後,就覺得找到幾款自己喜歡的豆子最重要
然後找出適合的手法
畢竟口感太主觀
rainal wrote:
萃取咖啡時是否要等水流乾的問題。我個人習慣不等水流乾,因為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這樣會讓咖啡變苦。但是我注意到咖啡店的咖啡師們通常都會等到水完全流乾才取走咖啡。讓我不知道哪種方法才是比較好,不知道這兩種做法的差異和影響是什麼?


咖啡苦不苦,和咖啡豆有關,和研磨有關,和水粉比、溫度、時間...有關,很難單獨從水流不流乾判斷苦不苦。

水流乾至少有一個好處,當找到適切的參數,得到滿意的咖啡,很容易再現。不等水流乾,再現前一杯的難度會高很多。

建議可以多看看wbrc的影片。現在世界級的比賽,偶爾還會有選手採取先移走濾杯的手法,壓倒性的多數等水流乾。
gjm wrote:
感謝大家熱心的回覆苦...(恕刪)

之後有興趣玩更深也可以考慮試試看1z的zp6
這隻專門玩手沖的,調節刻度很直覺不用數圈數
我參照大大的方式,在磨豆機加了一台變頻器。把轉速調低。15克約磨半分鐘。味道一整個明亮起來。拾人牙慧,給你參考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