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Mahlkoenig K30 的刀盤﹐安裝時有用到背面的平面﹐所以出廠時﹐圓孔做了倒角處理

這是 DITTING 刀盤﹐圓孔未經處理﹐所以有突出物

所以原廠要加墊圈時﹐是這麼處理


bakafish wrote:
我有實機,也拆過好幾次,它的內部雖然很多塑膠件,但也沒你說的如此不堪
Mazzer Super Jolly我都拆過了,只差沒把馬達整台拆出來,Mazzer有很了不起嗎? 不覺得...(恕刪)

這是馬達與刀座組合﹐

這是傳動軸﹐比 匿名2 還不如
詳細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oMt84jxXs


沒錯﹐跟 super jolly 比﹐就像拿甚麼比雞腿...
Super Jolly 整台﹐除了配重的底座﹐整體機身就是一台馬達﹐12mm 粗的傳動軸﹐重達十來公斤﹐
浮動刀座﹐調整時沒有螺紋間隙﹐校正好上下刀盤的水平﹐拆掉撥粉器﹐上豆槽﹐就是一台絕好的家用磨豆機...
black_2006 wrote:
這是 Mahlkoenig...(恕刪)

任何推測都不如實際機器驗證
國外也有些人說Forte BG無法磨到espresso細度,難道全都自己加裝墊片
starmoonxp兄的Forte BG和我的,調校後都能磨espresso,刀盤不磨擦
這就表示原廠狀態,刀盤平行度並不好
我也實機驗證過,有沒有裝墊片,白板筆痕跡都是磨到相同位置和相同範圍大小
就算我的墊片真的對平行度有不良影響好了,又如何呢?

就K30 Burr Replacement那個影片,你還有沒看到的東西
KIALOA: Mahlkönig K30 Vario - Mahlscheibenwechsel這個影片也許更清楚一些

Baratza的磨豆機的確做工不是太好,有些對不起它的價位
不過Forte BG這個價格帶裡,我還是覺得它很優秀
傳動系統並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有,比方說會晃動,那麼下刀盤座的撥粉塊在旋轉時就會磨擦到磨豆室的邊壁發出異音

Super Jolly有很好嗎?
國外最喜歡說它built like a tank,像坦克一樣堅固,操不壞
來看看更高一階的Mazzer Major,是不是真的操不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XEsAPxBnk

在論壇中,許多人就猜應該是下刀盤座的撥粉塊磨擦到邊壁了
最後這台機器的主人把它送去專門維修磨豆機的工作室
工作室的回應是,軸承沒有問題,下刀盤座不太合,還說這是Mazzer磨豆機常有的現象
工作室也說馬達很耐操,所以不管馬達
結果就上車床把下刀盤座的撥粉塊車小一點,讓它不會磨擦到邊壁
但磨豆機帶回家裡之後,問題有輕微改善,但還是有
所以呢? 軸承沒問題,撥粉也塊車小了,問題的確有改善,證明是撥粉塊真的磨擦到邊壁了
但是並沒有徹底解決,表示撥粉塊仍然在磨擦
那是什麼有問題? 最有可能的不就是那個忽略不看,十來公斤的馬達? 12mm粗的傳動軸?

我對家用機的要求沒有你這麼簡單
起初我的想法跟你一樣,Super Jolly拆掉分量器就行了
所以買了一台Super Jolly,結果不到兩個月就把它賣了
因為我受不了它的殘粉,光是清殘粉的時間,我手搖都磨完了
也不想每次使用都浪費好幾克豆子把舊粉推出來
如果家裡用量大,它確實很好,但對用量少的人來說,殘粉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
目前幾乎沒有一台商用級磨豆機能達到我對殘粉的要求
bakafish wrote:
就算我的墊片真的對平行度有不良影響好了,又如何呢?...(恕刪)

你是版上的大大﹐不好有錯誤的示範吧!?

bakafish wrote:
就K30 Burr Replacement那個影片,你還有沒看到的東西
KIALOA: Mahlkönig K30 Vario - Mahlscheibenwechsel這個影片也許更清楚一些...(恕刪)

第一張 Mahlkönig K30 刀盤的圖﹐不就是這個影片裡擷取的?
你看這個影片﹐你就會知道﹐K30 也是屬於上刀盤有螺紋間隙的機器﹐這類的機器的通病就是不好微調﹐就像當年的 RANCILIO ROCKY 為人詬病一樣...

bakafish wrote:
所以呢? 軸承沒問題,撥粉也塊車小了,問題的確有改善,證明是撥粉塊真的磨擦到邊壁了
但是並沒有徹底解決,表示撥粉塊仍然在磨擦
那是什麼有問題? 最有可能的不就是那個忽略不看,十來公斤的馬達? 12mm粗的傳動軸?
...(恕刪)

撥粉塊磨到邊?你會不會想太多?撥粉塊要是真的磨到邊﹐兩塊金屬高速旋轉摩擦﹐那倒是真的天搖地動了﹐你根本不會敢開機﹐
買來的時候是好的﹐如果以它的結構會變成磨到邊﹐那大概沒有什麼機器是可以用的﹐十來公斤的馬達﹐12mm粗的傳動軸﹐正是傳統結構嚴謹的機器設計...

bakafish wrote:
起初我的想法跟你一樣,Super Jolly拆掉分量器就行了
所以買了一台Super Jolly,結果不到兩個月就把它賣了
因為我受不了它的殘粉,光是清殘粉的時間,我手搖都磨完了...(恕刪)

現在的你﹐不是當年的你﹐如果你有現在的經驗﹐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結論﹐
我有一台SJ﹐拆開上刀盤﹐完全把它清乾淨﹐進20g豆﹐第一次出來 18.xg﹐然後
連續進了三次20g﹐出來出來幾乎都是20g的粉﹐清潔的步驟也很簡單﹐一支水彩筆﹐停開機兩三次﹐SJ的出粉口實在有夠大﹐輕鬆撥兩下就清潔溜溜...
black_2006 wrote:
你是版上的大大﹐不好有錯誤的示範吧!?...(恕刪)

就已經說過好幾次沒有影響了,不懂你為什麼要一直質疑
我是把刀盤和刀盤座交給老闆,讓他幫我測量和製造墊片
老闆自己也是咖啡愛好者,有幫我注意到該注意的,實際驗證也確實不影響
前面說「就算有問題」,那已經是退一萬步想
反正加不加墊片都是要調校,有什麼差,這不算錯誤的示範吧
除非你運氣好,買到出廠時刀盤平行度就非常好的,加了墊片後確實歪了,這要怪你的墊片加工廠

你上面說的原廠加墊圈的方法,我也有想過這麼做,比做不鏽鋼墊片省很多錢
厚度稍稍大於間隙,把刀盤鎖到底,用刀盤迫緊讓它變形即可牢牢固定
但是能不能找到現成合適的厚度與大小是個問題
如果沒有,就要買一大片回來自己裁,錢沒有省多少又費工(雖然也沒有多少工)
所以最後我還是選擇花錢做不鏽鋼墊片


black_2006 wrote:
第一張 Mahlkönig K30 刀盤的圖﹐不就是這個影片裡擷取的?

就是因為看出你是從這影片裡擷圖,又做出了奇怪的結論,才特意提醒你
再看不出來我也沒辦法

K30的確是不好微調,不過是不是螺紋間隙造成的? 恐怕不是
國外的大師說,它的微調很奇特,流速不太會改變,但味道變化很明顯,所以不好微調
但調好後,味道是令人滿意的
如果是螺紋間隙造成刀盤浮動,那麼出品的結果應該是不穩定的,不會每次都令人滿意
Rocky正是此問題,你說的沒錯,另外,也有人說Rocky的轉軸是不穩定的


black_2006 wrote:
撥粉塊磨到邊?你會不會想太多?撥粉塊要是真的磨到邊﹐兩塊金屬高速旋轉摩擦﹐那倒是真的天搖地動了﹐你根本不會敢開機

有什麼天搖地動?
歸零時就是讓刀盤互磨,不也是兩塊金屬高速旋轉磨擦,轉速和撥粉塊一樣,有怎麼樣嗎?
影片中很清楚,異音就是有時候會有,有時候不會有,粗細轉盤有時會卡住轉不下去
工作室把撥粉塊車小了,狀況就減輕了
你不認為是撥粉塊磨到,那麼會是什麼? 如果是其他原因,要如何解釋把撥粉塊車小,狀況就減輕?
我認為是馬達出了問題,旋轉軸在磨豆時被推到偏移,才導致撥粉塊去磨擦到邊壁或上刀盤
撥粉塊車小了,轉軸同樣的偏移量下,撥粉塊磨擦就變小了
所以大馬達,粗壯的轉軸,並不是就操不壞
不過我跟你一樣,在這裡隔空抓藥,沒有實機驗證,都只是推測

商用磨豆機,磨豆速度快,代表同時進入刀盤之間的豆量大
而且使用量很大,使用時間長,因此需要強力且能長時間斷續運作的馬達,粗壯的結構
家用磨豆機如Forte BG,磨豆速度慢很多,對扭力的要求,豆子進入後的推擠力道都沒那麼大
家用的用量也頂多是商用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商用機磨一年的豆量抵過家用幾十年
因此家用機並不需要那麼強的結構,我認為是合理的

結構只是對應不同的強度需求和用量,去做不同的設計,採用不同強度的零件
只要結構與零件的強度大過於使用環境情況造成的力道,就是合理的設計
並不是用多大多重的馬達,幾mm粗的轉軸,就叫做嚴謹的設計


black_2006 wrote:
我有一台SJ﹐拆開上刀盤﹐完全把它清乾淨﹐進20g豆﹐第一次出來 18.xg﹐然後
連續進了三次20g﹐出來出來幾乎都是20g的粉﹐清潔的步驟也很簡單﹐一支水彩筆﹐停開機兩三次﹐SJ的出粉口實在有夠大﹐輕鬆撥兩下就清潔溜溜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進20g,出來18.xg,這是停開機兩三次,再用水彩筆刷過粉道後的結果吧
我的使用經驗跟你一樣,也是要開開關關刷刷刷,出來的粉和倒進去的差多少我已經忘了
而我就是覺得用電磨還要這樣搞很煩人
還有,少掉的1.xg到哪裡去了?
在磨豆室裡,撥粉塊撥不乾淨的地方、支撐上刀盤座的彈簧裡、刀盤下方、下刀盤座的下方
這些殘粉,有些是活殘粉,會被新粉推出來
有些是死殘粉,把縫隙塞住,不會讓新粉再跑進去
還有一些是死殘粉,也塞不住縫隙,會一直有少量細粉跑進去,越積越多
所以接下來你每次倒20g進去,就會出來近20g(停開機兩三次,再用水彩筆刷過粉道後的總量)
不管殘粉是死是活,我都不喜歡,就當是個人偏執吧,這標準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我能接受的死殘粉和活殘粉的總和是低於1g
Forte BG磨手沖是零殘粉,磨espresso殘粉少於0.5g(加裝墊片與撥粉塊上加貼掃粉片)
死殘粉也不會越積越多
bakafish wrote:
所以最後我還是選擇花錢做不鏽鋼墊片...(恕刪)

小弟提供一個方法,參考看看,刀盤內徑應該是37MM,那就買個38MM,厚度比間隙大一點的O環,小心的放上去、鎖上螺絲...

bakafish wrote:
就是因為看出你是從這影片裡擷圖,又做出了奇怪的結論,才特意提醒你
再看不出來我也沒辦法...(恕刪)

小弟不才,真心請教那個地方,是我沒看出來的?

bakafish wrote:
在論壇中,許多人就猜應該是下刀盤座的撥粉塊磨擦到邊壁了...(恕刪)

不好意思,到底是垂直面的撥粉塊,摩擦倒邊壁了,還是下刀盤座底下的撥粉塊磨擦到刀盤組的下面的水平面?
垂直面的話,肯定是天搖地動,底下的話,空轉時就會聽到金屬摩擦的聲音。
垂直面的話,應該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很危險的,如果是水平面的,那可能是安裝的問題,你如果拆過安裝過下刀盤座的話,就會知道那很容易處理的,所謂上車床把下刀盤座的撥粉塊車小一點,讓它不會磨擦到邊壁,這是很不聰明的做法,改天我拍個照片讓你看就知道,磨豆機的機械問題,找個熟練的機工師父才是正路...
關於你談到的所謂馬達的問題,也值得商榷,直流小馬達扭力不夠,通常需要較高轉速,Forte BG 是 1950RPM,壽命會是個問題、SJ 那麼大的馬達,那麼粗的軸心,你要它變形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那個影片出現的現象,我認為是那三個彈簧,或彈簧槽、或者正是螺紋間隙的問題..

bakafish wrote:
Forte BG磨手沖是零殘粉,磨espresso殘粉少於0.5g,死殘粉也不會越積越多...(恕刪)

我可以說那是不可能的,Forte BG 那個出粉口通道,你永遠清不到,那來的零殘粉?
SJ 的磨豆室裡,撥粉塊撥不乾淨的地方、所謂活殘粉的,只有刀盤撥粉塊下方、下刀盤座的下方,數量微乎其微,上刀盤座與刀盤組的壁上有一圈,那個我不確定是活的還死的,但這都很好解決,你每次要磨豆前,先丟幾顆豆子下去磨,那些活殘粉不就會被新粉推出來...
無論如何,個人認為 SJ 肯定是純機械的磨豆機,殘粉最少的機器,也是最容易清潔的機器,為什麼說純機械的呢?因為我想哪天肯定會出現有負壓出粉裝置的磨豆機....

black_2006 wrote:
真心請教那個地方,是我沒看出來的?...(恕刪)

你說刀盤安裝若會利用到刀盤底的平面,螺絲孔就要做倒角,這點我十分同意
K30的上下刀盤有分,從你的擷圖,我想你應該也看到了
上刀盤底部完全是平面,螺絲孔做倒角,完全合乎你的說法
但是為什麼上下刀盤要不同?
為什麼下刀盤外圈多了凸緣,上刀盤卻沒有,凸緣的用意是什麼?
為什麼下刀盤座外圈卻也沒設計出跟凸緣相對應的凹槽
顯然刀盤的凸緣是故意要把下刀盤架高,既然架高,為什麼還需要倒角?
刀盤座內圈還做了一道凸起,用來封閉架高後的縫隙,也有安裝刀盤時的引導作用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刀盤螺絲孔的倒角又為什麼要一大一小?
EK43刀盤背面也是外圈凸緣架高,螺絲孔沒有倒角


black_2006 wrote:
關於你談到的所謂馬達的問題,也值得商榷,直流小馬達扭力不夠,通常需要較高轉速,Forte BG 是 1950RPM,壽命會是個問題

一顆馬達原廠才賣40美金
商用機一年用量扺上家用好幾十年,都可以用N年不壞,相當於家用幾百年
小馬達雖沒那種大馬達耐用,但家用這樣的用量,我有需要擔心嗎?
這顆馬達,Baratza從Encore一路用到Forte也好幾年了,好像也沒看過有人抱怨馬達不耐用
電子部份,觸控面板也是40美金,印刷電路板30美金,都不貴,台灣還有代理商


black_2006 wrote:
SJ 那麼大的馬達,那麼粗的軸心,你要它變形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是變形,是偏移,可能馬達內部,轉軸的部份出了問題
你知道為什麼磨豆機的使用說明裡,都叫人往細調時要開機,而且最好在無豆子時調嗎?

關於影片裡那台Major
你的看法,完全無法解釋為什麼把下刀盤座的撥粉塊車小,狀況就減輕
如果是你說的那些簡單的狀況,那個工作室應該早就把它修好了
我還是覺得國外論壇中的說法比較有可能
因為轉軸偏移,下刀盤座撥粉塊磨擦到邊壁或上刀盤才發出異音
因為碰到上刀盤,粗細轉盤才無法往細調
磨擦如果不大,就不會天搖地動,磨擦如果過大也不會,就是馬達轉不動,再不關機就跳電或燒掉

其實我也覺得那台Major的主人找的那間工作室有點普龍拱
貿然就把撥粉塊車小了,我不相信Mazzer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沒有找到問題的源頭對症下藥,只是見招拆招,那叫亂搞


black_2006 wrote:
我可以說那是不可能的,Forte BG 那個出粉口通道,你永遠清不到,那來的零殘粉?

我忘了說,那個出粉通道我也稍微改裝過
裡面有一片擋片,粉道裡要有足夠的粉才能推開擋片,它是造成粉道殘粉的原兇
我把那片擋片反裝,不阻擋出粉,因此在手沖的粗細度完全零殘粉
出粉通道水平部份很短,而且磨豆室與粉道相接的形狀也有個小設計
粉被撥粉塊掃到粉道的入口時,不會有SJ那種過家門而不入,繼續在磨豆室裡打轉的現象
這算是這台家用機的優勢
磨espresso時,則因為粉道設計有一處轉彎
雖然彎角設計的很圓滑,但espresso的粉還是會在轉彎處堆積附著約0.1g
這個彎角,手指從出粉口伸進去就摸得到,所以清理時能把粉摳出來不必拆機
擋片的作用,我想是為了緩衝出粉的速度,讓粉可以垂直落下不噴粉
但我沒有買Forte AP的把手架,不會用把手去接粉,所以沒擋片緩衝也沒差


black_2006 wrote:
每次要磨豆前,先丟幾顆豆子下去磨,那些活殘粉不就會被新粉推出來...(恕刪)

就算只有幾顆豆子我也不想浪費
用量少,每天只磨一或二杯
所謂的幾顆豆子到底是幾顆呢? 用三根手指隨手一抓都會有2g
如果每天都要浪費2g豆子,喝完半磅就會浪費一杯,有時買到很好的豆子,一顆都不想浪費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對於用量少的人來說殘粉很困擾
當然這跟個性有關,相信也有不少人不在乎

SJ的殘粉是否微乎其微,你的標準和我的標準不同,你的機器跟我當初買的那台也不同
還有前面說過的,要關機開機把殘豆磨出來,用刷子刷,是否覺得麻煩也是個人感覺不同
你覺得好用就好了
機器本身只要設計合理,適合自己的用途,就是好機器
沒有什麼誰跟誰比是xx比雞腿,像玩具一樣這種事
那不是一般的管鉗嗎?
直接從進豆口用木筷子把它橇出來也可以吧
Yiyans wrote:
那不是一般的管鉗嗎?...(恕刪)


那小北百貨或五金行有在賣嗎?名稱就叫管鉗嗎?
用筷子就可以敲出來?他是在取出下圖他手上的那個東西,那應該有些重量 沒那麼容易吧?!


最近對Ek43s這部機器很有興趣 但是我是女生 肩膀和手腕受傷過沒什麼力氣 聽說Ek43s的拆解清潔很費力 但是看影片中用那個雞絲很容易就將機器拆解 如果可以買到應該省力不少。
順便問前輩高人們 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拆解Ek43s會很吃力嗎?
meggietina wrote:
那小北百貨或五金行...(恕刪)

看在你那麼執著,就回一下好了


“魚嘴鉗”或者鯉魚鉗
沒多少錢
有不同開口~尺寸
五金行或特力屋之類的店那照片給他看就知道了。

重點是要那一種尺寸

幾乎拆解影片都是男生
也許你可以試一下


真的有心任何事都可做
做就對了!不要自我設限。
大不了在買一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