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買了大部份了~ 長文 新手準備入門手沖世界,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議>_<!

jknk wrote:
我推TIMEMORE(恕刪)

最後放棄了Hario~Black Mirror是很心動可是有點太貴
最後買的是非常便宜,普通做甜點都會用到的0.1g~3000g秤~
他要是不好用我就買Black Mirror!
(我是希望他好用的
XTR wrote:
貨比三家不吃虧如果日(恕刪)

在02跟01之間想了一天之後,剛剛買了01~
剛好亞馬遜有拼買優惠~就把下壺濾紙什麼的都買了!
轟吼 wrote:
買你喜歡的 不然會越(恕刪)

現在只差手磨了!其他已經付好錢等收貨
下壺雖然有點可有可無,可是最後還是因為外觀就手滑了63下壺~
aminiboy wrote:
樓主邁向手沖咖啡之路(恕刪)

謝謝!
我就在30分鐘前為了自己爽買了63的下壺!因為覺得好好看!
他有兩個款式我都覺得放家裡完全就好好看,然後看了下產地,其中一個台灣,就挑好了!

我也是想要一次到位喇,可是金錢限制,所以在給得出來的錢裡挑了性價比比較高,然後樣子好看的!

好好喔⋯⋯我也想能先借到一套來試試看(哭
至少借到一個手磨器讓我感受一下大家說的累到底有多累阿
身邊的朋友還沒有一個是愛喝咖啡的!!!
所以一開始在店看到KONO的Size的時候,就知道我不太需要2-4人份⋯⋯
因為就算有幾個人來我家玩,也不需要我沖咖啡給他們喝~

那個表格⋯⋯好強大⋯⋯
都把東西記下來好強。。。
我要是把買東西的錢都記下來的話⋯⋯我應該不敢看哈哈

不過還是謝謝你!我現在就差1Z跟明天收貨我就順利可以開始沖了~~~~
nana77707 wrote:
謝謝!我就在30分鐘(恕刪)


可以去找住家附近 比較友善的自烘店家
去那邊試試咖啡 買豆子
有遇到問題也好交流詢問

(不過不是所有店家都願意交流 看各店)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可以去找住家附近 (恕刪)

我也想去,可是畢竟日本疫情就其實沒有那麼安定,所以很多咖啡店還沒開門
之後一定會去的!還得去找喜歡的豆子~

(先來學好聊咖啡會用到的日文好了
nana77707 wrote:
謝謝!我就在30分鐘(恕刪)


表格其實還把咖啡豆品牌的部份隱藏起來。

不然會更大一張。

我建議你還是把購買的錢用表格紀錄一下,一來知道自己錢花去哪裡,二來也可以記錄喝了那些品牌的咖啡豆。

手搖只要超過一人份就會手痠了。

但我知道有些高階手磨會比較不酸,但買到高階了,都可以買小飛馬了(好市多賣2499)

再來如果你早上出門時間不夠,還要手磨,最後你就會放棄手沖。

因此買電動磨豆機應該是最佳選擇。

其實你在日本,可以買到很多很棒的器具。
購買是成為達人前的陣痛!
說說我的好了。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找到能沖出"自己覺得好喝"的條件。

器材都是為了配合這些技術所能達到最低限度就好,不用花大錢在特定的器材上。等到你覺得手上的便宜器材已經發現它限制你做出一杯更好的咖啡,再升級器材也不遲。

最重要的

1. 豆子: 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烘培度,風味,苦度,酸度,甜度等等。不是越貴就越好,再貴的你喝起來覺得不好喝也是白搭。我自己是只喝一磅400元的特選,一次買10磅慢慢領打8折才320。豆子一定要新鮮,太新也不行。從烘培好到風味出來我自己抓大概要10天左右,已開封大約一個月要喝完,未開封兩個月內烘培的應該都還可以接受。新鮮的豆子才會沖泡時出氣形成覃雲狀,風味也會最佳。

2. 濾器: 塑膠的V60就很好用了
3. 磨豆機 : 這個我是已經用我舊有的百靈可調刻度磨豆機。有一台全聯集點換回的新貨,太懶了懶得換。基本上這個可以一次到位,因為應該算是重要的設備。
4. 水壺 : 五金行買的100元金屬小壺,就當煉技術控制水流吧! 哈哈
5. 磅秤 + 計時器: 蝦皮買的一個不含運費250還是280吧! 計時器和磅秤在一起我是覺得很方便,推薦
6. 溫度計: 這個我沒用,熱水壺控制在恆溫90度,水壺我會先溫過再接水。
7. 下壺: 家裡翻出來的帶把手500cc咖啡下壺,湊合著用

重點是流程一定要多嘗試,各種不同的煮法風味都會不同,參考各家精華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味道後,就要固定流程與手法,每次都要以沖出相同的口感為目標。已經感到目前設備的嚴重限制處,或者有更喜歡的設備,再花錢去買,這樣錢才是花在刀口上。
別想太多,有些基本概念,沖就對了。
反正重點是豆子,在你摸索自己喜歡的豆子的這段時間,相對的你也更熟悉手沖了。
所以真的不需要想太多。反正最終 豆子會越喝越貴
器材真的只是其次,到達某種位階即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