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
刀盤的旋轉方向和EK43相反
Monolith FLAT MAX轉向是可以調的嗎?

EK43拆開來把線改接,應該也可以反轉吧? 還是接VFD就可以改?
Denis有提到這套刀盤是為Monolith特製,慢磨
所以如果把EK43還是要用VFD改轉速才能做出最好的效果吧...(恕刪)

原來Shuriken 98mm刀盤跟EK43刀盤的刀刃方向相反!!

如果只是刀刃方向相反,螺絲位置相同的話倒是好解決,EK接VFD就可以設定反向,也可以調降轉速,但最大的問題是Monolith Flat MAX用的是DC無刷馬達,轉速控制為22-400 RPM,可提供2000W的功率。低轉速高扭力本來就是DC馬達的強項。EK是AC馬達,從1760rpm變頻調降到3~400rpm不曉得還能不能維持高扭力輸出? 如果先開機等轉矩拉高後再倒入咖啡豆或許沒問題,但如果先倒入咖啡豆再開機就很可能會卡豆。變頻器的參數可能要tune很久才能調到低轉速又能順利磨豆的狀態。

這太折騰了,我寧願繼續使用Pre-2015 EK刀盤,經果這一段時間與Ditting 807 Lab Sweet的比較,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調性,Pre-2015 EK刀盤比較難養,餵好豆就給你好咖啡;Ditting 807 Lab Sweet來者不拒,即使磨肯亞AA,它也給你甜甜的尾韻。
上週Daniel大送我兩包藍標日曬geisha
一包是Daniel大用ditting 807 Lab Sweet磨好的
一包豆子留給我用我自己的804 Lab Sweet磨來比較看看
804和807兩台使用的刀盤我認為是相同的啦
但我的804做過重新歸零與刀盤平行度校正,所以無法直接使用Daniel大的刻度
我只能用肉眼看Daniel大給的粗細度來抓刻度
發現Daniel大給的顆粒比我慣用的粗,且粗顆粒和細顆粒的差異比我的大
我決定用我慣用的粗細度稍微粗一點點,但還不到Daniel大給的粗細度來磨

用相同的四六沖法沖完兩包豆子,兩壺喝起來完全不一樣
Daniel大磨好的那壺,一入口我就驚訝到,807 LS竟能做出這樣的酸甜平衡
酸度雖高但不刺激,甜感和body表現也很好
可惜我忘了把ATAGO帶回家,沒得測濃度與萃取率

我自己磨的那壺,喝起來竟然幾乎感覺不到酸
這又讓我驚訝一次
同一支豆子,同一個手沖法,核心基本相同的磨豆機,可以有如此大的差異

兩壺在沖的時候也有一些不同
Daniel大磨的那壺,雖然看起來較粗一點
但在四六沖法第四次與第五次注水的下水速度,比我用804 LS磨的慢了些
沖完後的粉床上,細粉覆蓋表面呈現泥漿狀,也比我用804 LS磨的泥一點

我的804 LS通常做不出Daniel大磨的那壺那樣的酸度,平衡比較偏中後一點
或者說,是我習慣了磨細,拉高萃取率,提高了中後段,所以酸度通常較弱
如果要強調前段的酸,我擔心會有萃取不足的感覺
這是我在入手804 LS之前使用過的磨豆機的經驗
所以入手804 LS的這兩年,我幾乎沒有試過Daniel大用的粗度
而且入手沒多久我就買入千分錶來測試與調整刀盤平行度了
並沒有對它原廠狀態有多少測試

沖完這兩壺,我開始猶豫要不要把刀盤下墊的鋁箔紙拿掉
可是當初調平行度可是花了好幾個小時
我也擔心回歸原廠狀態後做espresso會比較不好做,畢竟我這台要一機雙用
也不能排除差異是因為我的磨豆機已用了兩年(雖然算算頂多磨了6公斤豆子)
或者804和807的刀盤真的不一樣


星期六日這兩天,我沖了星期三自烘的藍標水洗geisha
3:50秒轉黃,轉黃後3:09(總時間6:58)一爆,一爆後1:03(總時間8:02)升溫6度下豆
沒有使用特別的催火催香或滑行手法,就順順的烘,下豆冷卻後就開始散發強烈的花果香
手沖先調到比平常慣用的粗細度粗3小格(原廠刻度,我自己貼的刻度是5小格)
喝起來body薄了,香氣弱,果然有略萃取不足的感覺,酸感突出,萃取率20.2%
再調回平常慣用的粗細度,這回body飽滿,香氣強烈,酸感稍微減弱,萃取率21.2%
雖然酸度減弱了一些些有點可惜,不過飽滿的body和爆炸香氣還是很讚
bakafish wrote:
我的804 LS通常做不出Daniel大磨的那壺那樣的酸度,平衡比較偏中後一點...(恕刪)

我也覺得我的Ditting 807 Lab Sweet很神奇,新機刀盤還沒磨合,細粉及粗顆粒明顯較多,流速也比較慢,但就是酸甜平衡、風味飽滿。因為流速較慢,所以我現在都刻意磨粗一點點、多段注水,既可以凸顯酸值,又可以保留厚實的尾韻。因為我只拿來磨手沖,也很滿意現在的風味表現,就不想去把刀盤刻度歸零及校正刀盤平行度,就怕動了刀盤以後風味走鐘,萬一調不回來就後悔莫及了。就像魚大講的一樣,Lab Sweet系列的刀盤可能是意外發現的產品,在手沖的風味表現特別突出。意外的刀盤讓我意外的滿意,就不去動它了,連多磨幾公斤讓刀盤break in的動作都省了。

今天沖泡的豆子是20g翡翠莊園藍標藝伎日曬 淺中焙,左邊是Ditting 807 Lab Sweet磨的,右邊是EK43s磨的,因為刻意把807 LS調的比我慣用的粗細度粗一大格,跟EK43s相比可以明顯看出顆粒粗細度比較不均勻。


Ditting 807 Lab Sweet磨的雖然比較粗,沖泡後卻反而在表面浮現出整圈細粉,流速也比較慢,神奇的是沖的再久、流的再慢也不太會過萃。沖煮參數為燜蒸40g/30秒,注水到180g等到流乾,再次注水到310g。正常沖煮燜蒸後我會分3段注水,但因為EK43分太多段注水非常容易過萃,所以本次燜蒸後只分二段注水以方便互相比較。


EK43s磨的比較細一點,是我慣用的粗細度,沖泡後表面比較均勻,流速也比較快。沖泡時要比較細心一點,不然容易過萃。


用ATAGO測出來的TDS都差不多,EK43s為1.56%,Ditting 807 LS為1.53%,換算成萃取率則一樣都是20.7%。

乾香氣Ditting 807 LS有明顯花香,濕香氣EK43s比較強烈。風味上則各有千秋,Ditting 807 LS比較均衡,尾韻的楓糖甜感跟檸檬柑橘的酸值平衡的恰到好處。EK43s則比較凸顯強烈的檸檬柑橘酸,楓糖甜感相對較弱。喜歡Ditting 807 LS風味表現的受眾應該比較多。但我也有咖啡不酸就不喝、特愛強烈風味的朋友,每次來都指定要喝EK43磨的,Ditting 807 LS就不受他老兄的青睞。
Daniel WYS wrote:
我也覺得我的Ditting...(恕刪)

2020-10-23 下的訂單
今天收到的email, hopper 有問題, 美國要延遲出貨

專為手沖
請教大大們,值不值得等
還是改買804 LS 或 Lagom P64 或 EK43S 或其他

email:

Quick update on your order 10156 -

We received word from the factory that the 807 grinders will not be ready for this month's shipment as planned. There was an issue with the hopper not meeting U.S. NSF certification. The new hoppers will not be ready until December which means they will not arrive in the U.S. until January.

We have your grinder reserved and it will be one of the first to ship.

Please let us know if you would like to make any changes to your order. Otherwise, we will keep you updated with any new information.

Thank you!
佛爺賜名,大姐頭賜像,俺驕傲
是我的話會等
到一月也沒有很久啦 XD
有新的807出來我是不會買舊的804,除非是用量很少的二手或展示機但價格超殺

只做手沖,Lagom P64最好搭配原版SSP brew刀盤,而不是OPTION-O改版Unimodal刀盤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跟北美的代理商Prima Coffee要求
目前我使用的感覺,它是走乾淨風的,用到好豆它表現比Guatemala還乾淨
但是用到有瑕疵的豆,它也會表現出些微瑕疵
也許是因為它表現的風味很集中的關係
關於比較細微的風味表現,我舌頭沒那麼靈敏,就沒辦法說明了
您可以等Daniel大拿到Lagom P64後再跟他請教
bakafish wrote:
是我的話會等
到一月也沒有很久啦 XD
有新的807出來我是不會買舊的804,除非是用量很少的二手或展示機但價格超殺

謝魚大
我等
一次衝到能買的起的最高等級
不然過一陣子又手癢

也等待Daniel 大勸敗王的成果比較
到時要Cancel 或換都還來的及
佛爺賜名,大姐頭賜像,俺驕傲
我是那個誰 wrote:
也等待Daniel 大勸敗王的成果比較
到時要Cancel 或換都還來的及

都說我是勸敗王了,就不用等我的使用心得了。

我一定會說:

聽別人說的都不準,別人的甜不是你的甜;別人的酸不是你的酸。

都買來用,自己體會才知道差別在那裡

言歸正傳,我也會建議等,買到 Ditting 807 Lab Sweet 不會後悔的。
Daniel WYS wrote:
都說我是勸敗王了,就(恕刪)

謝Daniel大
決定等了
佛爺賜名,大姐頭賜像,俺驕傲
剛好有跟到10月緊急空運的這一批807LS。發現細粉比預想的多,4/6沖法的流速也比之前的經驗慢,而且粉床上都會有一層粉泥,跟魚大還有Daniel大的經驗一樣。開玩笑的跟老婆說,取名為lab sweet是因為它的粒徑分佈是在實驗室裡精刻刀盤,刻意規劃出來的,細粉的量是實驗出來的最佳比例,哈哈!😁

除了甜的特點之外,覺得它揚善也揭惡,香氣爆發下如果有不好的雜味也會明顯的感受到,另外最喜歡的是它的餘韻可以綿長帶勁,包括香氣與甜韻。

有個問題想請教,不知有沒有大大知道:
豆槽跟本體入豆口之間不密合,都會有碎片噴出,看過別人分享也有這現象,是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嗎?有什麼用意?還是製造的公差?那也未免太大!?

廠商說豆槽大約一個禮拜拆開來清一次就可以,下圖是5天的成果:


不知 Daniel 大的會不會這樣?
網球啡咖 wrote:
除了甜的特點之外,覺得它揚善也揭惡,香氣爆發下如果有不好的雜味也會明顯的感受到...(恕刪)

這點就是為什麼杯測師都喜歡用Ditting的磨豆機,尤其是以前的KR804,因為它可以忠實反應咖啡豆的優缺點。相較之下EK43s的照妖鏡功能明顯多了,一點點烘豆瑕疵都會被凸顯放大出來。

網球啡咖 wrote:
豆槽跟本體入豆口之間不密合,都會有碎片噴出,看過別人分享也有這現象,是故意設計成這樣的嗎?有什麼用意?還是製造的公差?那也未免太大!?...(恕刪)

豆槽跟本體入豆口之間的間隙約1.5mm,這不是製造公差,但為什麼會設計成這個樣子我也無法理解。

我用3D列印一個蓋子蓋在豆槽上,裝回豆槽時要用點力推到定位,就剛好把這個縫隙封住,用了一個多禮拜,今天拆下來看,外周乾乾淨淨的,已克服這個問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