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交流吧 ! 在家烘豆同好們

今天烘的
器材:Rotate Fun 300
耶加 科契爾PB
一爆後 216度 下豆

雨後紅蓮 wrote:
器材:Rotate Fun 300
耶加 科契爾PB
一爆後 216度 下豆



耶加 科契爾PB,好豆!
咖啡豆看起來烘培得均勻! 雖說是圓豆,但可看出有不少扁豆。
有無觸及二爆一響 ? 熱電偶位置靠近熱源否 ? 216度不太可能是豆溫吧 ?

karstenfann wrote:
有無觸及二爆一響 ? 熱電偶位置靠近熱源否 ? 216度不太可能是豆溫吧 ?(恕刪)


印象中沒有觸及二爆一響。這台機器沒有埋感溫線,所以我是用克難方式把感溫線固定在機器外面,216度不是豆溫啦
巴西 卡肯吉莊園 老闆是建議中烘即可

今天下午玩的

10分鐘開始一爆 , 17分鐘後二爆初下豆






還是很多顆都焦了 , 這次約80g左右 , 我看還是一次50g比較好控制

下週來喝看看
依稀記得八年前還在買熟豆的時候,跟通化街一間咖啡店的老闆誠心請教烘豆的秘訣

老闆當時是用一公斤級的小火車頭烘豆機,一聽到我在問烘豆,只看他想了半天...

心想是否欲留一手不肯吐露時,他說:

「欸... 沒有甚麼特別要注意的耶」

「大概各階段的時間下一顆豆子,看豆子的顏色,OK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下豆了...」

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想說哪有這麼容易,那各板上大家分享的溫度曲線不就都白費力氣了

於是就這麼照曲線差不多烘了一年左右... 但一直不是我想要的味道

經過不斷的try error之後,總算比較能體會當初咖啡店老闆講的"秘訣",大概是第六年時,已經能烘出自己喜歡喝的咖啡了。當然不是每天玩烘豆,所以時間拉得很長,到今天應該也烘掉30KG的豆子了

我的經驗就是:觀察每階段的豆體顏色,氣味,需要非常多次的經驗累積,終究能找出最適合你的烘豆"溫度曲線"

那條曲線在哪裡?其實都深深地刻劃在每位烘豆愛好者的腦海裡,您說是吧?

FZ6盧魚 wrote:
10分鐘開始一爆 , 17分鐘後二爆初下豆


試試以下方式
同樣17分鐘烘培時間,梅納反應開始時,增加手網和火焰距離以延長焦糖化和一爆過程的時間,
一爆結束滑行數分鐘、不要觸及二爆一響的烘培度。


小派派 wrote:
我的經驗就是:觀察每階段的豆體顏色,氣味,需要非常多次的經驗累積,終究能找出最適合你的烘豆"溫度曲線"

那條曲線在哪裡?其實都深深地刻劃在每位烘豆愛好者的腦海裡,您說是吧?


咖啡豆的烘培要再進階,掌握好口感,確實要善用眼睛、鼻子和耳朵。
karstenfann wrote:


試試以下方式
同樣17分鐘烘培時間


照片是今天烘第二次,有拖到二爆
第一烘在銀皮開始剝落時就已經調遠距離
一爆開始到結束大約3分鐘左右
再過1分鐘就下豆

FZ6盧魚 wrote:
照片是今天烘第二次,...(恕刪)


今天老闆建議我用 打蛋器 下去攪拌咖啡豆 ...

火力轉到最小 , 最好是不要用甩的 , 因為平底鍋已經將火源隔離

再亂晃的話反而會讓溫度不穩定

下周來試試
我也分享4月19日烘的
器材:Rotate Fun 300
生豆:瓜地馬拉 安提瓜 花神
一爆尾220度下豆
也順便問一下烘焙的溫度曲線斜率的問題?斜一點或陡一點的關係?有什麼優缺點?

loyalmangarry wrote:
一爆尾220度下豆
也順便問一下烘焙的溫度曲線斜率的問題?斜一點或陡一點的關係?有什麼優缺點?


悶蒸階段(160度開始)至焦糖化階段(180-185度)的升溫速度越慢,酸、澀口感減低、甘甜口感提昇,特別是網目尺寸越大和高海拔高度成長的咖啡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