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第一台是小飛馬後來是用Anfim KS touch後來又有一台4M反而沒什麼感覺但是KS跟匿名手磨比起來感覺匿名的酸香更鮮明不知道是木舌還是沒沖好小飛馬->ANFIM KS(無感)->4M(無感)->匿名(有感)挖咧...不過後來4M被物主拿回去用了最近沉迷酒精,好久沒沖咖啡了
jbfe wrote:1.是的,更有效率...(恕刪) 品牌形象價格這邊要考慮到設計研發成本T牌別人出啥他通常就會有啥700s如同小飛馬改刀盤這需要很多研發費用嗎?像對岸咖啡分子完敗版如同小富士鬼齒這需要很多研發費用嗎?knc那狗啃的刀盤+超不穩固的結構磨豆時整個刻度調整環還會大震動不覺得他在設計上各方面費了不少心思去對應淺焙豆嗎?當然T牌把進入咖啡世界的門檻降低了這點是值得大家肯定的
cake0715 wrote:那銳利La Marco義大利刀盤,理論上不是能比KNC 小富士更有有效率切割,為何在磨豆品質討論始終都以後二者評價更高?...(恕刪) 不覺得La Marco刀盤,在設計上很像espresso刀盤嗎?這樣的刀盤設計要在手沖上表現非常好,很難cake0715 wrote:之前看到hario porlex手磨的評論,不外乎陶瓷磨盤鈍,沒法"切削"豆子造成細粉過多...(恕刪) 細粉多不是單一原因造成
goldmoon wrote:..knc那狗啃的刀盤+超不穩固的結構磨豆時整個刻度調整環還會大震動不覺得他在設計上各方面費了不少心思去對應淺焙豆嗎?...(恕刪) 這意思是KNC有用心在設計應付淺烘豆?我到覺得只是沒設計好罷了再者,淺烘豆是近幾年才開始逐漸成為單品市場的主流而日本咖啡市場感覺上 都是中深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