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義式機跟手沖味道差異

kaizicorpse wrote:
個人看法所謂的義式...(恕刪)

大家都是一時個人看法,互相交流後說不定有新的看法..
就像我以前照書說也一直也認為你說的油脂,但總是會疑惑哪來油呢還會消散!?,後來聽說那是氣泡,之後我是比較相信氣泡說..

然後以往也一直認為過萃是苦澀,所以從來不會越出過萃線,但是時間久了不再那麼堅持慢慢越矩過萃線,然後發現哪來過萃苦澀,根本只是淡然無味..

那到底苦澀在哪裡,苦澀一開始才是最大化只是被掩蓋,芬芳能掩蓋臭味,因此芬芳好的咖啡怎麼萃都是好的,不好咖啡越萃越不好,所以覺得咖啡不好喝檢討豆子本身才是正道吧...
小彭新城 wrote:
看著這棟樓的討論,...(恕刪)

當刻意要去分辨評比挑惕,那咖啡每一口都不一樣吧..

我每天喝咖啡不要說二十年,十年前我就不太挑咖啡了,只要不要太濃都差不多,最後我喜歡淡淡的美式...

例如我會把十克粉萃到極限無味,然後總共對約350cc以上水(視咖分本身濃度)... 再好的單品精品都不會左右我這杯咖啡,你可以參考看看...
延伸, wrote:
大家都是一時個人看.就像我以前照書說也一直也認為你說的油脂,但總是會疑惑哪來油呢還會消散!?,後來聽說那是氣泡,之後我是比較相信氣泡說....(恕刪)


那是一種包著氣的乳化氣泡
所以要有油,也要有 CO2

請 google 一下很容易有結果
延伸, wrote:

說真的,話說義式金...(恕刪)


延伸大,你真的是賣咖啡的嗎?

沒有不敬的意思,

只是這理論…倒是獨樹一格!

小弟薄知,延伸大不吝賜教:

咖啡風味本該由人喜好,但有些味道,不該出來就是不該出來才是啊?
ray2538 wrote:
延伸大,你真的是賣...(恕刪)

你所謂不該出來,就是後面不該出來而已吧.... 建議你可以做個試驗,把你認為該出來與不該出來分開... 然後二者再依不同比例混合喝看看...說不定你會喜歡含有不該出來的喔!
回樓主延伸大大
義式咖啡機並非難以取得的器材
個人認為或許你的資歷很長
但別人也並非紙上談兵

還有看過您一直以來的發文就知道
萃到那樣還好喝,個人比較願意偏向您跟您的顧客品味特別

另外
個人認為 espresso 對水成為的美式(自己偶爾也會那樣喝)
又或者直接萃到定量的咖啡水
跟手沖、賽風,甚至法國壓等等,濃度目視偏淡的沖煮方式雖然很像
但本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不用特別拿來比較(恕刪)


小彭大卓見,此言非虛!
延伸, wrote:

你所謂不該出來,就...(恕刪)


倒也不只後段,會影響的因素很多:粉量、下粉均勻度、空氣濕度、填壓手法、空隙、溫度、流量、粹取方式…均有影響。

聞兄新論,小弟頓時覺得自己白活這些歲數了 Orz 

實驗是不用,咖啡只要過粹,小弟就難下嚥了,可能只是我的問題,延伸大海涵。

小弟淺言,延伸大別介意,

雖是青菜蘿蔔各有喜好,但有些標準還是在,譬如牛肉,有人喜歡見紅,有人不愛見血,但烹到焦黑成干,卻是普世皆無法接受的。

雖說延伸大資歷非淺,但識海無邊,切勿恃學自滿才是,以免旁人作井蛙之觀啊!
真的沒還好爭的了
或許就有人認為有些雜味才是真的咖啡味呀!!!!

想起十多二十多年前,在西門町某名店看到油膩膩黑亮亮的曼特寧
以現在回想就覺得苦
可是當時的名店就是這樣烘呀!!!
ray2538 wrote:
倒也不只後段,會影...(恕刪)
我全年無休摸義式機二十年,你說的操作技巧是一個基本概念,倒也不用追求精準也無能精準,再說全自動義式機並沒有這些討論空間,人家才多人愛喝是吧...
延伸, wrote:

我全年無休摸義式機...(恕刪)


好吧,怪小弟多事了,延伸大多包涵。

小弟只是擔心,兄本無心,卻取走了一塊初樓的磐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