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半自動家用咖啡機-惠家WPM KD-270(原澳洲SunBeam EM7000)開箱參見

cfkuo011大~

我是認為應該要進入橙色區的正中間(因為有2格)~
所以粉要儘量細~

萃取時出水量應該是少少細細的,顏色偏深,油厚crema重的感覺~ 儘量控制在Double是60ml 30s

參考看看

PS..打奶時,我改成‥奶棒拉最外,奶缸也是拿斜30度(向機子),這樣旋的很好
感謝回覆。
近幾日沒空自己煮咖啡,再找機會驗證。
想說,如果進入橙色區,咖啡水卻出不來,就要來請廠商處理了。
拉花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天試了兩次,都是6H的刻度
一次是兩人份的,一次是一人份(老婆上班了)
都到不了橙色區,大約在綠色的前緣,也就是離橙色區還有兩格
出水量應該是偏快,35秒,80cc 及 45cc(大約值,用磅秤量的,別笑我)








10.22更新
今早調整到6D ,可以到綠色的中間
出水速度還是快了一些,量跟昨天一樣
咖啡顏色差異應該是打燈光造成的


cfkuo011大~
以您那台的刻度,好的沖煮壓力應該是快到紅色區的前一刻度才是9bar吧(那橙色區也range太大了!!)
故我覺得您應該是直接調5D後,再看壓色指針繼續校調 (粉有結塊請記得剌破)

加熱塊的機子在容錯上沒鍋爐的大,故還是要追求正確的沖煮壓力才是~
使用這台機子一個半月多了吧~果然還是壓抑不住想小升級的欲望

因為看見原廠分水網的出水孔過於向中間集中~故就興起了更換成平均又細目的IMS分水網(真的不便宜啊!!)

上網從大陸、澳洲的論壇爬文,遍尋不著相關資料及更換方式~只有淘家的某店家說IMS xx型號有合,我量一下大小也是差不多~就衝了!!
PS..粉杯方面,澳洲是用VST,但IMS的又只有上述店家說可以用,又是個變數啊!

好在‥真的可以用~

更換後的優點:
1. 出水真的平均多了
2. espresso的雜味變少
3. 層次更豐富了

然後也發現一件事,KD270原廠有2層出水網,因為咖啡水會被逆吸回,所以出水處及這2層網都會髒,看來每個月都要來清一次才行了!




回onymoe大

試著調到5D,指針可以到橙色區的中間,但是
咖啡液幾乎是出不來

調到 5H,壓力到達橙色區的最下緣,咖啡液出來的速度一開始是流出來,一會兒就變成用滴的

我打去TIAMO公司問工程人員,他們說要我去問買我機器的百貨公司專櫃
感覺有點卡住,我就是試到在我家和百貨公司不一樣,才來問原廠的啊!
不過原廠說法是,壓力表是參考用的,沒有到橙色區也不須在意! 是這樣嗎?

現在為了試這機器,已經一天喝好幾杯咖啡,好像有點過頭了!
cfkuo011 wrote:
我打去TIAMO公司問工程人員,他們說要我去問買我機器的百貨公司專櫃
感覺有點卡住,我就是試到在我家和百貨公司不一樣,才來問原廠的啊!
不過原廠說法是,壓力表是參考用的,沒有到橙色區也不須在意!...(恕刪)

如果是我,聽到這種說法第一時間就會破口大罵
百貨公司專櫃只負責銷售,頂多再教您怎麼操作
機器本身的技術問題當然是問代理商,哪有去問專櫃的道理
除非代理商的營運方式是不直接對消費者,必需經由經銷商接受客訴

您的機器我不熟
但我覺得有一個可能是出水量太少或是洩壓閥的開啟壓力設定太低
當壓力達到洩壓閥設定的開啟壓力時,水從洩壓閥洩掉
因為出水量不足,幾乎都從洩壓閥跑掉了,所以咖啡才會變成用滴的
而橙色區如果是原廠標示的最佳壓力區,也就是8~10 bar
依您文中所述,指針僅達到壓力表橙色區最下緣,咖啡就從流的變成滴的
所以我覺得洩壓閥的設定可能低於8 bar
什麼叫做「壓力表是參考用的,沒有到橙色區也不須在意」
要不要乾脆說壓力表是做好看的? 橙色區是標好玩的? 說明書是唬爛的?

cfkuo011 wrote:
回onymoe大試著...(恕刪)


可以先用逆洗墊片或者是無孔逆洗杯測試看看壓力可以跑到多少

如果這樣還是無法到達你要的區域, 那就有必要進一步的檢測了

FZ6盧魚 wrote:
可以先用逆洗墊片或者...(恕刪)

+1,看這樣指針能上升到哪個區域,那裡就是洩壓閥設定的壓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