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0多年前有本義大利咖啡實驗室的書,裡面寫到義式煮法會把原本咖啡豆的特點強調就是酸得更酸 苦得更苦 香的更香之類的所以不建議使用單一豆種味道會太強烈,所以義式豆都是數種豆搭配,各家都有自己的配方,便宜的巴西豆哥倫比亞豆幾乎都會有(當基底)至於義式萃取時間,我去吃飯店自助餐,咖啡都是義式自動機我都只取前面萃取的部分,後面的都不要再自己加熱水這樣的差異,跟我一起吃飯的朋友家人不管老的小的都可以喝出真的差很大過萃的的咖啡真的很難喝,特別是大宗便宜營業豆怕被說沒味道,都烘焙的很深,反正太苦客人自己會加奶或奶精
steffen wrote:記得10多年前有本..過萃的的咖啡真的很難喝,.(恕刪) 以前有一陣子我都粹取到淡黃色泡沫突然增加時停止萃取這樣的萃取率都還ok後來可能是減慢注水速率沒有明顯的淡黃色泡沫突然增加所以一直加水直到先前的兩倍喝了兩口,真的很難喝,倒掉
延伸, wrote:我全年無休摸義式機...(恕刪) 借版問一下各位先進這台意式咖啡機該怎麼泡出好咖啡?這台全自動咖啡機可以設定1.豆子的使用量 少/中/多2.咖啡研磨度(如上圖) 1~8段 最細是1 刻度與刻度間還有一段0.53.萃取濃度(如圖前轉盤) 1~8段 最淡是1 無段調整的因為出差印尼 帶了一公斤曼特寧中培回來昨天拿給朋友作虹吸20g豆子 小飛馬粗細3.5 3杯份的水做虹吸 水上升下粉 不攪拌 煮1分鐘 熄火 自然下降那喝起來 口感溫潤 微酸中帶有強烈干甜 回甘強烈早上我一樣的豆子在家中的意式咖啡機試做美式先做第一組1.用平常使用的豆量少(都統一用豆量少測試) 粗細1(最細) 濃度3.5->口感稍微溫潤 不酸 一點甘甜 一點回甘 但都比不上虹吸喝起來好喝2.粗細1 濃度5 口感溫潤 微酸 帶一點甘甜 有一點怪怪的味道(過萃?)3.粗細2 濃度5 口感澀 喝起來粉粉的 微酸 有稍微甜一點 但有強烈的怪味4.粗細2 濃度3 味道與第一組類似 感稍微溫潤 多了微酸 一點甘甜 一點回甘5.粗細3 濃度3 口感很澀 喝起來粉粉的 微酸 有稍微甜一點 但有強烈的怪味6.粗細3 濃度5 口感很澀 喝起來粉粉的 微酸 有稍微甜一點 但有強烈的怪味後來味覺有點麻痺 然後克服不了口感粉粉的感覺與那強烈的澀感 就沒繼續測試了請問一下我可以朝哪個方向調整呢?
99yen wrote:借版問一下各位先進...(恕刪) 每 10cc 取出喝喝看(或者更少,看你取樣方便)一直到有怪味那杯為止之前的咖啡液如果太稀,就要細一點之前的咖啡液如果太濃,就要粗一點無法更細,那水溫就要高一點無法更粗,那水溫就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