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不習慣無添加的"黑咖啡",依添加不同比例的奶品,或發泡奶品各種風味的咖啡,依自己喜歡來選用,沒有好不好問題,只有自己喜不喜歡....當然價格也不是唯一取向,高價咖啡基本上大概都是黑咖啡,目的只有是"純粹"功力或味道,沒有高不高級問題,喝慣俗稱的拿鐵或美式,這種高價風味真的不適合你!因為喜歡的是混合或添加,那種追求"純粹"咖啡當然不適合,這並非品味高低....而是追求方向不同而已!
稍微高價的咖啡機,基本上就已經是義式沖泡法,然後依添加不同比例的奶品或奶泡,而成為美式或拿鐵和卡布奇諾。這跟幾千元的咖啡機又是不同等級....如果是喜歡拿鐵之類添加奶品,或對咖啡無特意追求,幾十元一杯或幾千元的咖啡機就可以,除非有追求黑咖啡的純粹,幾萬元或專業幾十萬咖啡機才需要!當然高壓或高溫未必沖泡出一杯好咖啡,但真的不是高不高級,是自己的追求方向而已!
twkscity wrote:
咖啡是玄學,每個人
對一樣條件沖泡的
口感千奇百怪,更遑
論從選豆,磨豆,沖泡
方式百百種。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
咖啡聞香師有好的
舌頭跟好的鼻子,
那獨立咖啡館
早就收光了, 大家
都在家裡泡就好了。
我的鼻子壞掉了,
算是嗅覺不靈敏,
不過喝重烘培的豆子
會心悸,所以超商清
清如水的美式加減喝
這不叫玄學
咖啡的味道本來就不會跟其他食物的味道一樣
要如何讓別人知道你「感受」到什麼味道或香氣,只能用類比法
大家只是從自己的味覺或嗅覺記憶中尋找出一種自己覺得最接近的
哪怕相似度只有20%,但你若找不到其他更像的,也只能拿這個來說
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來統一口徑之前,當然形容出來的就不同
什麼情況可以用來說明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呢
最近緯來在週末播出一個日本綜藝節目,其中一個單元是讓藝人矇眼吃東西
讓他們只能依靠嗅覺、味覺、口感,去猜出吃到的是什麼
而且題目都事先限定範圍了,例如限定水果
結果能答對的人竟然寥寥可數
所以一般人平常其實極少專注以味覺和嗅覺來感受食物
當你不用視覺來判斷時,很容易失準
就算吃的東西味道跟你平常吃的一樣,你都可能比對不出來
更別說咖啡味道要你類比出僅僅只有幾成相似的食物
超商的咖啡,除了主打精品咖啡以外,也都是重烘焙的豆子
所以問題不在烘焙度,而是你喝到了不好的豆子
因為豆子品質不好,才故意烘得很深讓人看不出來或喝不出來
(烘越深就越多焦苦味,豆子原本的味道就失去越多,包括品質不好的味道)
或者豆子是混和豆,裡面混入了咖啡因含量較高的羅布斯塔豆
(除了成本以外還有調味的因素)
我喝超商的精品咖啡也會心悸或手抖
原因應該是超商的豆子和水的比例拉得太大,造成豆子裡的成分不論好壞都被萃取出來太多
(粉水比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程度相當大)
這些壞的成分就是造成心悸或手抖等不良反應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