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那些很高級很貴的咖啡,喝起來都像醬油的味道?

情懷情懷......懂嗎?
日曬豆日曬過程發酵大都有類似豆豉的發酵味(說臭也臭,說香也香,類似臭豆腐香臭並存的味道)
我不喜歡這種味道,所以都買水洗生豆

但果酸,果香,甚至酒香那種的就還不錯,但咖啡豆文案都太會寫了
一隻豆子有7-8種果香花香味,我是喝不出有那麼多種味道啦
sun2323dw
威士忌酒有十多種果香與乾果味,變成綜合水果酒
雖然我也每天喝咖啡跟泡茶.
茶好壞容易分辨可是品嚐咖啡我很差.
星巴克秋季限定跟黃金烘培綜合的咖啡豆.
我喝起來蠻喜歡的而且又便宜.
貴的咖啡豆喝起來也沒有到很驚艷.
個人經濟能力也普通.
所以我買咖啡豆很簡單.
到好市多找星巴克的咖啡豆買即可.
Qeen is King~ wrote:
每次跟別人去品嚐那些...(恕刪)


你就適合喝那種香精泡出來的咖啡~~~夠香夠假! lol
醬油味?
我個人也不喜歡淺焙的咖啡,有些人喜歡各種果香與果酸的味道

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度烘焙甚至中深烘焙的焦香味,傳統的藍山或是曼特寧,更能讓我回味
你下次喝喝看醬油,
說不定就有你要的咖啡味(´▽`)
咖啡沖泡方式很多,即使是同樣的咖啡豆,使用不同沖泡方式,風味就大大不同,何謂義式...不是咖啡豆不同,是沖泡方式不同,美式跟義式不同,這二者真的本質上的不同,不只是沖泡式不同而已....更何況烘焙不同,甚至混和咖啡豆,甚至有些會在烘焙時添加的香料,所以產生的風味真的大大不同....

如果喝不習慣無添加的"黑咖啡",依添加不同比例的奶品,或發泡奶品各種風味的咖啡,依自己喜歡來選用,沒有好不好問題,只有自己喜不喜歡....當然價格也不是唯一取向,高價咖啡基本上大概都是黑咖啡,目的只有是"純粹"功力或味道,沒有高不高級問題,喝慣俗稱的拿鐵或美式,這種高價風味真的不適合你!因為喜歡的是混合或添加,那種追求"純粹"咖啡當然不適合,這並非品味高低....而是追求方向不同而已!

稍微高價的咖啡機,基本上就已經是義式沖泡法,然後依添加不同比例的奶品或奶泡,而成為美式或拿鐵和卡布奇諾。這跟幾千元的咖啡機又是不同等級....如果是喜歡拿鐵之類添加奶品,或對咖啡無特意追求,幾十元一杯或幾千元的咖啡機就可以,除非有追求黑咖啡的純粹,幾萬元或專業幾十萬咖啡機才需要!當然高壓或高溫未必沖泡出一杯好咖啡,但真的不是高不高級,是自己的追求方向而已!
twkscity wrote:
咖啡是玄學,每個人
對一樣條件沖泡的
口感千奇百怪,更遑
論從選豆,磨豆,沖泡
方式百百種。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
咖啡聞香師有好的
舌頭跟好的鼻子,
那獨立咖啡館
早就收光了, 大家
都在家裡泡就好了。

我的鼻子壞掉了,
算是嗅覺不靈敏,
不過喝重烘培的豆子
會心悸,所以超商清
清如水的美式加減喝

這不叫玄學
咖啡的味道本來就不會跟其他食物的味道一樣
要如何讓別人知道你「感受」到什麼味道或香氣,只能用類比法
大家只是從自己的味覺或嗅覺記憶中尋找出一種自己覺得最接近的
哪怕相似度只有20%,但你若找不到其他更像的,也只能拿這個來說
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在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來統一口徑之前,當然形容出來的就不同

什麼情況可以用來說明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呢
最近緯來在週末播出一個日本綜藝節目,其中一個單元是讓藝人矇眼吃東西
讓他們只能依靠嗅覺、味覺、口感,去猜出吃到的是什麼
而且題目都事先限定範圍了,例如限定水果
結果能答對的人竟然寥寥可數
所以一般人平常其實極少專注以味覺和嗅覺來感受食物
當你不用視覺來判斷時,很容易失準
就算吃的東西味道跟你平常吃的一樣,你都可能比對不出來
更別說咖啡味道要你類比出僅僅只有幾成相似的食物

超商的咖啡,除了主打精品咖啡以外,也都是重烘焙的豆子
所以問題不在烘焙度,而是你喝到了不好的豆子
因為豆子品質不好,才故意烘得很深讓人看不出來或喝不出來
(烘越深就越多焦苦味,豆子原本的味道就失去越多,包括品質不好的味道)
或者豆子是混和豆,裡面混入了咖啡因含量較高的羅布斯塔豆
(除了成本以外還有調味的因素)
我喝超商的精品咖啡也會心悸或手抖
原因應該是超商的豆子和水的比例拉得太大,造成豆子裡的成分不論好壞都被萃取出來太多
(粉水比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程度相當大)
這些壞的成分就是造成心悸或手抖等不良反應的原因
看完一整樓,感覺是
一種咖啡,百種心得.
一種浪潮,各種解讀. 真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