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喝拿鐵最香最好喝的鮮奶是‥‥

howard1204 wrote:
我當然不懂,您也不用...(恕刪)


我真的沒你那麼會打字,也沒像你這麼會想
你想知道知名莊園是怎麼種殖的,可以去請教那些有在詢訪咖啡園的烘豆師
不才我因為對咖啡有那麼點興趣,正好也有參加過巴拿馬水洗大師的座談會
他們對高品質的咖啡的品質非常專注,從養殖地、種養方法到取果,挑選至包裝成袋
只要一步錯,就壞了莊園名聲,進而影響競標時的價格
當然很多低價大量種殖的產品,確實是用肥料及農料來維持產量,但這跟知名高級莊園是完全不同的種殖法

你要怎麼客觀的去猜想,對你來說客觀,但亂比喻的話,只會讓人覺得牛頭不對馬嘴
好了,話就講到此
義美也是有賣鮮乳的~常喝品牌之一


我都喝這家的,便宜,也不會像光泉太淡,重點是打奶泡也不差,但保存期短了點


Eddychiu wrote:
我真的沒你那麼會打字...(恕刪)


相同的思考邏輯用在鮮奶就是對的,用在莊園豆就是亂比喻,真有您的!
首先,
我沒說莊園豆會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我所說的只是思考方式,
若您認為以這種方式來比喻莊園豆是牛頭不對馬嘴,
就不要以這種方式去思考其它的事,同樣是牛頭不對馬嘴.
就像明明沒有的事,被您前面幾帖這麼一說,
看起來好像我真的無知到認為莊園豆是用這些方式種植出來的,
予豈好辯哉,不得已也.

參加任何座談會或產品發表會都要記得一件事,
會中所講的,都是想讓您聽到的,都是正面的,
不能公開的,不能讓您知道的,在座談會上都不會講,
別以為參加座談會就能知道真象,
沒有實際參與工作,知道的都是表相,甚至是假象.

既然您打字不溜,那就別回了,
再重複一次,
我沒說莊園豆是用不正當的方法種出來的,
我也不認為莊園豆是用不正當的方法種出來的,
解氣了嗎?

howard1204 wrote:
相同的思考邏輯用在鮮...(恕刪)


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我沒確切的認知你指的莊園是到哪個級數
世上莊園這麼多,低、中、高品質、等級講求不同
真是不好意思,口直了
howard1204 wrote:
牛種雖然一樣,
但吃的牧草也一樣嗎?
生長的環境也一樣嗎?
泌乳能力也一樣嗎?
牛齡都一樣嗎?
牛乳房的健康情形都一樣嗎?...(恕刪)

如果您看過很久以前一個日本節目,叫料理東西軍
裡面特選素材曾經有用過鮮奶
記者到牧場去採訪,人家如何生產品質超高的鮮奶
包括牛隻品種,養殖環境,餵食哪些食物,對牛隻的健康與日常照顧,全都特別講究
做到那種程度,我才會相信鮮乳的品質會與眾不同

台灣各家的養殖技術都差不多,所追求的是利潤極大化,品質能接受就好
所以用的飼料也差不多,他們所做的就是餵食某些營養成份的飼料,讓牛泌乳的能力最大化
而且我前面提過,為了品質穩定,他們的生乳會混合不同牧場的來源
也許某個牧場的確品質比其他的好一點,混過後也都一樣了
所以我是不相信會有哪家的生乳品質比其他家的要好
而生乳製成鮮乳,我更不相信有哪家食品廠的技術會特別好
廠商的技術能力不會存在如此大的差別
特別是這些在市場上叫的出名的大公司
那些製程技術,論文早就滿天飛了

以前也聽過一個說法
鮮奶的濃香醇,主要來自於乳脂肪
所以廠商會在低脂鮮奶裡加糖,讓消費者喝起來感覺比較好喝
也會再加些其他東西讓鮮奶變的比較濃
另外,廠商也會把從低脂鮮奶中抽出的乳脂肪再加到全脂鮮奶裡面
就會讓全脂鮮奶變的更濃香醇
我是寧可信其有

如果不認同,就當小弟是某種偏執吧
小弟沒有筆戰的意思,純粹闡釋自己的觀念而已,也沒有打算改變這個觀念

以前我有訂東海大學實驗牧場產的鮮乳
當時產量很少,只有某種關係才訂得到
後來名氣響了,開始有業務到各級學校與各公司行號去推銷
從那時起我就不訂了,東海大學不過是掛名貼牌而已
Eddychiu wrote:
我真的沒你那麼會打字,也沒像你這麼會想
你想知道知名莊園是怎麼種殖的,可以去請教那些有在詢訪咖啡園的烘豆師
不才我因為對咖啡有那麼點興趣,正好也有參加過巴拿馬水洗大師的座談會
他們對高品質的咖啡的品質非常專注,從養殖地、種養方法到取果,挑選至包裝成袋
只要一步錯,就壞了莊園名聲,進而影響競標時的價格
當然很多低價大量種殖的產品,確實是用肥料及農料來維持產量,但這跟知名高級莊園是完全不同的種殖法

你要怎麼客觀的去猜想,對你來說客觀,但亂比喻的話,只會讓人覺得牛頭不對馬嘴
好了,話就講到此



我也很贊同 eddychiu 跟bakafish兄的說法

影響牛奶是否香濃與 影響咖啡是否香濃

兩件事製程與影響因子本質就有很大的差異

拿來相提並論去比較,這說法「邏輯大有問題」


之所以會「認為牛奶沒那麼香濃才是正常」的原因

酪農戶的農場不會投資複雜的設備,通常只經過殺菌處理

一部份由牛奶公司收購,一部份自售

被收購的會由牛奶公司「處理」過後販售

但自售的則是只有經過殺菌處理後,就裝瓶的「純鮮奶」


而台灣從南到北多家農場,販售天然的「純鮮奶」,確實就沒那麼香濃

大家品質都一樣也確實是與台灣飼養的乳牛幾乎都是同一品種,飼養方式也沒太大差別有關

為什麼被收購回去「處理」後,就變更香濃又保久不壞

也許是他們有獨門優良的「技術」,大家只是在討論,並沒有人說它一定不好



至於咖啡?

咖啡從種植方式、豆子品種、烘培、煮的方式,都影響到它的香味,相提並論比較不易理解
我非常贊同demoniac大的說法

台灣酪農的產出是非常的小的,所以一般台灣的公司不會願意投資太多大量的資金在提昇技術及複雜的設備。

至於外國為何需要ESL殺菌技術,因為外國的酪農業通常非常的大量,且他們運輸相較來說遠的,所以保存技術就會非常重要,也直接影響了乳品的產值。

你只是台北運到高雄,需要45天保存嗎?需要投資金,技術,人力去使用?

假設某家大企業真的非常有良心使用了ESL殺菌技術,說可以保存45天,但一般人挑鮮乳會挑保存期限有45天,但已經放了7天的,還是挑保存只能13天,但是只放了1天的牛奶?是否錢沒花在刀口上?

但外國人不一樣,會因為產地偏遠,而投資金去增加保存技術(除非想喝跟金子一樣貴的..空運鮮乳,不然都是走路運這選項)。

至於我說的淡淡比較健康,這點是我個人的問題,但符合國家CNS3055,CNS3056法規之生乳&鮮乳法規來說,乳脂肪這點只有標注要乳脂肪要3%以上,但不能超過高脂的3.8以上。那乳脂肪越高,是否喝起來會越濃(這點見人見智,個人觀點)??

至於非乳脂固形物也只標注要8.0以上即可,並不用標示其內容及含量,所以是否在限定比重中有加量?(將非乳脂固形物往上調時,同時乳脂肪含量下降,乳脂肪也能往上在增量,是否可以達到濃的效果?)

P.S在日本牛乳的包裝上,很多都印有「成分調整牛乳」、「成分無調整」字樣...


附上CNS3055法規

http://www.ieatpe.org.tw/upload/yuhsiu990615b.pdf

--------------------------------------------------------------------------------------
題外話,當初奶粉也是因為只測蛋白質含量來判定品質優劣,所以導致三聚氰胺的事件,其實要安全又健康,最主要還是要食品安全衛生修法。食品裡面含的都寫清楚,有問題就重罰,大家健康又安心。
屈指一算,從第一天烘豆子開始算,時間也過了八年了

想說既然新鮮烘焙的豆子都有了,搭配奶泡用的牛奶自然也要好好的survey一下

當時試過三大知名品牌,味全/光泉/統一

基本上都是分一般版與高價版牛奶。好比說味全一般版就是紅瓶,高價版就是林鳳營

光泉一般版就是成份無調整牛奶,高價版就是乳香世家

統一的一般版就是一般的紅瓶,高價版現在可多了,甚麼瑞穗、低溫瑞穗、Dr.Milker等等

其中也有穿插幾支像福樂、初鹿等牛奶,最後是乳香世家出線,"最適合"搭配我們的咖啡

最適合搭配咖啡的牛奶不代表就是最好的牛奶,像最近有拿六甲來測試,倒進咖啡難喝得要死,但是直接喝就很好喝

光泉的無調整也是,加進咖啡喝起來淡而無味,直接喝也不錯喝

不過這其中發生了一段插曲。大家都知道奶泡通常是加熱牛奶打出熱奶泡,夏天的冰拿鐵偶爾也可以直接拿冰牛奶用奶泡杯拉冰奶泡來喝。只是冰奶泡會有一個現象,奶泡過一段時間就會下降甚至消失

當時所有品牌的冰奶泡都會下降,唯獨統一紅瓶的冰奶泡打出來之後就"整塊"好好的在那邊,傾斜超過45度也不會流出來 = =

從此統一所有品牌的牛奶就被我們排除在外了...
我都是選用Hood鮮乳

不會像台灣的牛奶一樣太過"濃醇香"

這樣才不會搶過咖啡的味道

而且這款奶泡很好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