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设计 wrote:
以人手的最大力量的80%...(恕刪)
我剛才重新確認一下,我也差不多是80%的力道
我同樣畫了一條線,要鎖到最緊的話(用工具),這條線大概可以偏1.5mm或2mm
目前這樣要轉開它,會有像要鬆開一顆鎖緊的螺絲一樣的感覺,也就是力量不夠的話是轉不開的
使用搖把時滑順度也還是非常好
今天再做了兩杯esp,仍然沒有自鬆現象
海勒设计 wrote:
2015-07-29 15:36 #93
1. d1、d2、d3為同壹零件上的沈孔,他們三個的同心度至關重要,設計同心度要求0.01mm以內,
加工時,先用車床車外圓為基準,然後車內孔,優先車d2、d3,因為為壹次裝卡,這兩個孔的同軸度很容易保證;
d1需翻面加工,翻面後,用千分表打跳,調整到0.01mm以內。

海勒设计 wrote:
2. d1、d2與軸承外圈為間隙配合,這是考慮到轉速較低,受力很小,外圈不會跟隨轉動,而且想方便朋友們自行更換,設計單邊間隙為 0,005mm~0.01mm。


海勒设计 wrote:
3. 軸承內圈與中軸的配合由於第2點的原因也為間隙配合,間隙量也相同。

海勒设计 wrote:
4. 內刀(紅色)與中軸也為間隙配合,間隙量如軸承。




XTR wrote:
因為我能夠區分無預壓軸承時的滑順感
也能感受到當逐漸擰緊鎖緊螺母時
不同預壓力道所產生的階段性阻尼變化


XTR wrote:
專程搬了一篇海勒兄...(恕刪)


海勒设计 wrote:
第一批的意大利刀盤中心孔有錐度,我們依照這個錐度作了中軸,如果測量中軸下端,直徑會小一點。
海勒设计 wrote:
數顯卡尺有個問題,卡的緊或松讀數不一樣,測量軸時,用力卡緊,讀書會小一點。
海勒设计 wrote:
另外,我們測量了筒身上的孔,發現確有超差一點,原因也很明確:陽極氧化時會做酸洗,公差會變化,酸洗時溶液的濃度、鋁合金的成分、不同的溫度和時間都會影響公差,很難控制。商定和表面處理廠做標準化流程,盡可能保證公差。...(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