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的設計.目前的沖泡器上就針對濾網上的咖啡渣有個推桿,沖泡動作結束後推渣.既然可以推咖啡渣,何以不能另設一支推咖啡粉??推當然是丟掉啦(當然也可以推到特定空間回收再利用,不過顯然不實用也划算).但如果這動作是必要的,那麼就不叫浪費.
汎古實業 wrote:很簡單的設計.目前...(恕刪) 對於使用主而言,把沒有用過的咖啡粉推到咖啡渣中丟掉,是一種成本上的浪費,使用主會接受這一種浪費??而在機構中多設置一個保存咖啡粉的機構及空間,會造成工廠製作成本的增加及機體變大甚至改變整個系統的構造及設計方式。又該咖啡粉如要於下一杯沖泡時使用,與現磨咖啡豆的混合方式,又是一個複雜的機構......簡單??...^^如果全自動的沖泡系統在設計上是簡單的一件事,那saeco就不會因為設計出這個沖泡系統而賺大錢,gaggia更不會因為無法設計出可靠的全自動沖泡系統而被saeco併購.....
萃取率當然不一定所以只能有一個範圍,不能是固定一個數字.如果你所謂的好壞是有一個標準,那麼大家選豆評價應該都會一樣吧.....??也就是說,如果我拿2支豆子出來,價格一樣.那麼大家對好壞的排名應該一致.依我認為,長度重量都是科學的,大家評價都是一樣的.但我不相信豆子的好壞會有相同評價(如果以差不多條件來講,差很多就不必比了).如果100個你所謂的專家,評比2種豆子答案都是相同的,那麼你嬴了.咖啡世界的確有口感的專業.
膠囊咖啡不是更浪費??就算比例低也是有一堆人在用.咖啡渣丟掉不是很浪費?可是還能回收做衣服,賺了不少外匯.結果你回收了嗎??我說了,只要有必要就不算浪費.我說設計這推桿簡單,可没說回收很簡單...我明明說回收不划算.
汎古實業 wrote:如果你所謂的好壞是有一個標準,那麼大家選豆評價應該都會一樣吧.....??也就是說,如果我拿2支豆子出來,價格一樣.那麼大家對好壞的排名應該一致...(恕刪) 這又是什麼怪邏輯豆子的好壞,跟生豆的品質有關,跟烘焙的功夫也有關豆子的價格,跟產地、產量、生豆處理過程、專業人士的杯測結果、供需、人為炒作等有關
汎古實業 wrote:膠囊咖啡不是更浪費...(恕刪) 咖啡膠囊中的咖啡至少曾過熱水沖泡過,全自動咖啡機如於沖泡前,設計一段刮平咖啡粉的動作,刮下來的咖啡粉的沒有沖泡過的咖啡粉,二者可以如此類比??要說服使用主接受"把沒沖泡過的咖啡粉丟掉是必要的"這件事,形同要使用主花錢買豆子後,將一部分的豆子磨一磨,再丟掉這應該需要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我們這段講的是"浪費"一個是浪費多餘的咖啡粉,一個是浪費包裝.刮除多餘的咖啡粉,不算浪費,因為是多出來的.吃不完的東西丟掉我不覺得是浪費.膠囊的作用是保鮮,對使用者來說也不浪費.覺得浪費就不要用.各有客群.
汎古實業 wrote:我們這段講的是'浪...(恕刪) 對於談論沖泡系統可能衍生的問題,竟然可以扯到"包裝上的浪費"............."刮除多餘的咖啡粉,不算浪費,因為是多出來的.".........真是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