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wrote:
先說義式機其是一套粗略系統機器,壓力水溫皆會隨著環境氣候運轉頻率改變,不過還是有基參數但我真的沒研究..
再說磨豆機我就覺得沒參數可言,磨豆機刀盤與刀盤之間是相對精密,但這刀是會磨損的,而且在高速運轉是容易熱脹縮效應,還有一點豆槽壓力,豆槽滿豆跟半滿,跟你一次磨一二三十克,那是天差地遠喔...
最後說豆子,完全沒參數可言吧.. 我認為豆子就跟茶或果實一樣,其各自本質是不可抗的,只有掌控濃淡依人喜好..
總結,咖啡機磨豆機乃至咖啡豆沒參數可言,而人皆用自認公認參數衡量咖啡,結果該是無辜也無知吧...
大大
我只是說既然您說你那樣做了也好喝
那請您大概分享一下你的狀況
至少講個豆子出來吧!
畢竟您很常說豆子好怎樣做都好
玩咖啡真的不是一個門檻太高的興趣,為何您的經驗跟大部分的人相反,絕對是有原因的
至少讓我們這些無知的世人稍微窺見您的冰山一角
感恩

KCLin0423 wrote:
每 10cc 取出喝喝看(或者更少,看你取樣方便)
一直到有怪味那杯為止
之前的咖啡液如果太稀,就要細一點
之前的咖啡液如果太濃,就要粗一點
無法更細,那水溫就要高一點
無法更粗,那水溫就低一點

原本泡出來算稀的
因為我咖啡豆量選少
試了先進的提點
用原先比較沒問題的 粗細1 濃度3.5 把溫度提升到高(預設是中)
香味與香氣都有提升 有出現了些微的微酸
也試了延伸大的粗細1 濃度最濃
嗯 沒有我之前說的那種怪味 也不會粉粉的 這是外面那種全自動義式咖啡機的味道 但沒低價豆那麼難喝
猶如張學友的咖啡 苦與澀 但這個我能接受
不能說不好 真的有人喜歡這味道 只是大多數自己泡咖啡的人比較不會去泡這種強烈的口感吧
另外請問一個 在溫度上面有一個預浸泡功能
這功能預設是開(可以延長或是關閉)
說明書是寫預浸泡可以加強萃取率
大家是怎麼使用義式咖啡機這種功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