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本篇為產品開箱文,寫於使用義式、手沖情境共20小時後
Matrix M2 Pro 以下簡稱M2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前言
身為一位從業者,使用過各型各色的咖啡秤
目前家中咖啡角服役的 Acaia
店裡手沖、練習主力的 Difluid Microbalance Ti
拿來確認定重義式重量 處理雜務的 白牌秤
每台秤各自不同的功能 自然也衍生出不同的使用場景

而今天開箱的Matrix M2 Pro
將會從以下四個主軸出發做介紹
一.產品功能介紹
二.各模式資訊
三.與前代產品比較
四.競品、購買建議

開始前可以參考我在版上先前的手沖文章
或直接傳送到手沖入門 (1)器材篇
那時我將秤的產品功能做了簡單分類
關於M2的功能請見下表

一.產品功能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2除了無法邊充邊使用、不具備藍芽連線 幾乎滿足了所有的功能
以下將列出三點我覺得較有特色的產品功能
流速功能、四按鍵 UI設計、具備實體開關按鍵


1.流速功能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身為喜歡流速功能的使用者
除了流速數值的顯示外
M2附加了流速條的表示方式
在多數使用模式中
流速條直線上的三點 分別表示4, 6, 8 克/每秒
這三種流速正是平時沖煮會使用到的流速
(Mode 3為義式模式 則略有不同
三個點分別為1.2, 1.8, 2.5 g/s)

流速條+數字顯示 可以讓你在沖煮過程中
用眼角餘光即可掌握目前的流速
將專注力更集中在手法上

義式模式的流速條則跨度略大
如果可以修改為1, 1.5, 2 我想會更符合實際使用

2.四按鍵 四顯示 UI設計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相比市面上多數秤都是使用兩顆按鍵操作
需要按一下、連按兩下、長按 甚至連按三下 各種操作像在玩太鼓達人
M2四顆按鍵的介面 初看覺得過於繁複 不夠簡潔
但實際使用時 卻可以更直觀的做到切換模式、單位

四顯示則在沖煮過程、結束後提供多項數據顯示

較低的學習曲線、在多顆秤切換使用時能無痛轉換

3.具備實體開關按鍵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點按面板即可開機很方便沒錯 但在不小心誤觸開關導致長時間開機沒電時 會讓你在每天的第一杯咖啡時 就有踢到腳趾的感覺

機身後側
實體按鍵開啟時 依然可以用面板直接啟閉
實體按鍵關閉時 可以避免體驗踢到腳趾的感覺
實體按鍵可以避免誤觸


二.各模式區塊顯示資訊
以下對各模式的解讀非按照官方說法
僅個人認為適合的使用情境

-------------重要說明-------------
在各模式下,如想要
重新流程、歸零 => 長按M鍵
缺換到其他模式 => 連續短按M鍵
-------------重要說明-------------

MD0 - 一般計時秤重模式 適合練注水穩定性
手動計時 手動結束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D1 - 手沖模式 最終可顯示下壺液體重量 (個人常用)
自動計時 自動結束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D2 - 手沖模式 多段注水適用(例:四六法)
自動計時 自動結束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D3 - 義式模式
自動計時 自動結束 自動歸零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D4 - 浸泡沖煮模式
自動計時 自動結束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三.與前代產品比較
尺寸三維相仿、重量接近
開機狀態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關機狀態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1重量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M2重量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不同之處:
1.更高的秤重上限(M2 3kg, M1 2kg)
以下三點是我覺得最大的改進:
2.明顯較快速的開機反應時間
3.更合理的按鍵分佈 市面上常見秤的按鍵計時及歸零分列於按鍵的左右下角 M1則都放在左側 較不符合使用直覺 M2則更改為常見的左右分列
4.M2具備無使用指引、無限制的Mode0能作為一般咖啡秤使用

有的時候 消費者只是想要簡單按照直覺沖杯咖啡 有的人喜歡先放下壺、有的人喜歡在秤上浸濕濾紙、器具都放好後確認粉重才開始沖煮、喜歡自己啟動計時

不管哪個品牌的秤 當越想在操作過程中提供指引、協助,由於使用習慣的不同,
往往讓消費者最後必須去適應、配合產品設計的邏輯
這個問題在不止M1,市面上提供沖煮指引的秤都可以見到
M2提供了Mode 0把控制權交回給消費者

四.競品分析、購買建議、結論
1.競品分析
如果你的需求是計時、秤重、同時需要兼顧流速功能
價格相近的競品 則有Hero靈智、泰摩黑鏡流速版

M2的不同處在於流速條的直觀、四個按鍵的便利
實話說上述兩款商品我沒有實際上手體驗過 因此僅能就價位相近將其列出

如果你需要更進階
實時藍芽連線、紀錄沖煮功能(譬如 Difluid Microbalance Ti)則需要補上兩張小朋友的價差
有展示需求的Acaia Pearl S的價格就更不用說了

2.購買建議
在看似繁瑣的外表下 提供了極大的使用彈性、貼心的情境模式
從產品的迭代更新 可以感受到進步、功能開發有考慮過實際使用情境
開箱 - 似繁實簡、操作平易 Matrix M2 Pro 流速電子秤
3.結論
推薦給
想要研究沖煮、實時掌握沖煮流速不想在秤上玩太鼓達人
希望平實價格滿足以上需求的你 Matrix M2 Pro
為什麼同一個產品要反覆開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