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人啊,真的不能閒著。尤其是改車的人,真的不能閒著。
故事是這樣的: 自從我從阿拉斯加回來後,因為車已經都改好了,所以閒著閒著又開始覺得無聊。當人無聊時,會主動找些事情來做。我注意到車輛的高度似乎比其他使用相同零件的車輛低,因此我用了尺子測量車子的高度。結果顯示我的車輛比其他車輛低了一寸半,主要原因是車輛改裝後重量增加所致。所以呢 ,我就決定換彈簧。前避震的彈簧從上次更新之後弄到現在才找到正確的磅數跟預載高度,搞了一個多月經過反覆實驗。其實本來一個周末可以弄好的東西,會拖一個多月是因為我決定用科學的方法用公式跟物理還有數學去計算調整參數,而不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去調整。結果弄了一個多月發現 正確的參數還是按照我自己的經驗去調整才是對的,算出來的東西雖然符合邏輯但是是不正確的! 白白浪費時間消耗了快20張紙,算到開始掉頭髮搞到開始懷疑人生。
弄到後來我差那麼一點點就放棄跑去訂新車了… email都寫好了,只差送出去而已。前面弄好之後換後軸的彈簧,然後又再一次反覆調整前面好達成前後高度一致。
最後在死亡谷完成測試,終於滿意了。
所以抱歉啦,又拖這麼久

前情提要

關於我為什麼要一個人走這趟旅程前面的EP 0已經解釋過了,沒跟到的讀者可以參考這裡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Day 15: Whittier, AK – Anchorage, AK (Pt 2)

在山頂喝咖啡休息的時候,我看到山下有條路好像最終會通到海邊。憑著有路不走是笨蛋的想法,我在路的盡頭找到了一個停車場。
當我在拿相機的時候,一對白人夫婦拎著魚竿帶著兩個8歲左右的小女孩慢慢地退了上來,好像下面有甚麼猛獸一樣。
“There’s a bear down there at the beach!”
(“下面的海邊有隻黑熊!” 小女孩說。
“Oh wow! Is it far away or is it close?”
(哇! 牠很遠嗎?還是離我們很近?) 我問。
“It’s not far, you’ll see it if you go to the end of parking lot!”
(不遠,你走到停車場的盡頭就可以看到了!) 小女孩說。
“Sweet! Let me take a look. What is it doing?”
(太棒了! 我過去看看。你知道牠在幹甚麼嗎?) 我又問。
“It’s catching and eating fish! Looks like it’s having a great time!”
(牠在抓魚吃,感覺牠很開心!) 小女孩說。
“Let me get my camera and go take a look”
(我拿我的相機去看看) 我說。
“Here! This way!”
(這裡! 快!) 小女孩拉著我往停車場的盡頭走。我看了一下女孩的爸媽,示意了一下。爸爸媽媽微笑著點點頭,表示不介意小女孩這樣自來熟。
“Look! It’s right there!”
(快看! 就在那邊) 還沒走到停車場的盡頭,小女孩指著一個黑點很開心的說。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Canon EOS 200mm F4
真的是一隻毛茸茸的小熊耶!
距離小熊大概只有50米的距離,其實對於觀賞野生的熊來說50米的距離似乎不是很足夠。但是小熊似乎對於眼前的鮭魚比較有興趣,沒時間搭理我們這些兩隻腳有著奇異皮膚的奇怪生物。
小女孩看了我一眼,注意到我在看小熊,然後問了一句:
“Are you okay? Are you afraid?”
(你還好嗎? 你是不是在害怕?)
害怕? 害怕你個頭啦! 熊在下面我們在上面,有甚麼好怕的。真的熊要吃人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啊! 林北只是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熊,在欣賞!在感嘆!欣賞,懂嗎?
“No, I am just admiring the bear.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see a living bear.”
(沒有,我只是在欣賞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熊) 我說。為了不讓小朋友看不起,我拿著相機開始了連拍模式。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I see bear for me! I’ve seen many near my house!”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熊! 我家附近有很多!) 小女孩炫耀。
“That’s great! Have you seen Wile E Coyote? I’ve seen many near my house.”
(很棒啊! 你知道卡通裡的威利狼嗎?我家那邊有很多。 ) 我也炫耀。我不知道和小屁孩爭什麼,反正就是好玩。
看我忙著拍照,小女孩也不說話很有興趣的看我換鏡頭。
“That’s a big lens. I never seen one that big before.”
(那顆鏡頭很大耶) 小女孩看著我從24-70mm換成70-300還加了個放大倍鏡感嘆道。
“Well, I want picture of the bear, but I don’t want to be the bear’s dinner. I’m not as delicious as the salmons.”
(對阿,我要拍熊熊的照片,可是我不想當熊的晚餐。我沒有鮭魚好吃) 我跟小孩開玩笑。
小熊真的是野生的動物,戒心很高。邊吃飯邊抬頭看看我們這些兩隻腳的奇怪生物。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小熊吃相不好看,而且很浪費。一隻鮭魚隨便咬兩口就丟在一邊跑去抓新的吃,邊吃還邊搖頭晃腦地把鮭魚撕開。旁邊的海鳥就站在那邊等著吃小熊吃剩的,而小熊也不管他們。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中場休息一下,去海裡洗個澡,順便摸個魚。
只是魚沒摸到,剛剛吃剩的也被海鳥叼走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小熊沒辦法,只好回去吃剛剛吃兩口的鮭魚。這次小熊學聰明了,把鮭魚翻過來繼續吃。旁邊的海鳥還是繼續站在那邊等著檢剩下的吃。
這次出發之前,我惡補了許多關於熊的知識。熊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處於食物短缺或母熊帶小熊的情況。其中一點是熊擁有強大的力量,且對其接近存在潛在危險,因此需要保持距離以防生命危險。結果看到海鳥站在熊旁邊。 … 我都不知道要說甚麼了。
就在這時,停車場來了一個印度人(或者巴基斯坦人)家庭。這些人一下車就大呼小叫,搞的小熊的戒心提起不斷地東張西望。
然後,我眼睜睜的看著印度/巴基斯坦人拿著塑膠袋跑下停車場到下面的溪邊開始撿被熊開膛剖肚的鮭魚,完全置安全距離不顧。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從熊的身體動作來看,他似乎感覺到了印度/巴基斯坦人的存在。兩隻耳朵豎起來,身體重心往後移,並且停止進食。
我試著警告那些人,但他們似乎聽不懂英文或者不把小熊當一回事,繼續往下撿鮭魚。
小女孩的爸爸跟我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人要找死誰都檔不住,而那可能會發生的畫面太美好我不敢看,她爸爸也不敢讓小女孩看,所以… 先跑吧。
爸爸把小女孩叫了回去,裝著沒事般著小女孩的手慢慢的走回他們的車。而我則是面對著熊的位置慢慢地向後退,直到我看不到熊為止才大步的往我的車前進。
上了車以後我連相機都沒收,鏡頭也沒換,就點火大腳油門開車跑向我在Whitter的另一個景點 – Buckner Building。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Buckner Building(巴克納大廈)是我會特意繞到Whitter的主要景點。我第一次聽說Buckner Building是大約2023年。當時滑到一個YouTube影片,拍片者介紹Buckner Building曾經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建築之一,只是後來被遺棄了。當時的主持人偷跑進去拍影片,影片介紹了大樓的功能與淹水的地下室的功能。我當年看的時候是約30分鐘的影片,但是後來因為Whittier 市政府發現了影片並且似乎有法律行動,所以剛剛再看時影片被生生的剪掉一半。
反正我對這種被遺棄的建築很有興趣,所以就想說一定要來看看,就算進不去也沒關係,讓空拍機上去看看也好。
結果… 下雨,殘念。我還真的不敢下雨天飛無人機,怕碰到水機器壞掉。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Buckner Building, 一棟於冷戰時期建造的集軍營、伙房、辦公室、醫院、電視台、收播音室、保齡球館、電影院、靶場等設施的建築。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Whittier是阿拉斯加少數幾個異常潮濕的地方: 年平均降雪量達到約20英尺,而平均降雨量達到約16英尺。這樣潮濕的氣候,使得一般的城市/ 軍營發展非常不易,所以最後美國陸軍選擇了把所有軍營的生活設施都放在同一棟樓的建造方式。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沒錯,Whittier Port 一開始是軍事港口,而Buckner Building則是軍事基地大部分功能的所在地。除了碉堡與彈藥庫沒有在Buckner Building內以外,其他所有的設施都在這棟建築中。為了能有足夠的空間能夠容納這些功能性房間,美國陸軍把這棟大樓蓋得特別大,大到獲得在當時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建築物的榮譽。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大樓採用水泥結構建造在堅硬的基岩上,而Whittier城市地區則是就地取材使用木頭建造在相對鬆軟的沉澱岩。主要原因是Whittier處於地震帶附近,所以這樣的大型建築必須要使用抗震的工法建造。大樓建造時分成7個部分,每個部份之間間隔8英吋。這樣的設計確保了每棟建築之間都有足夠的空隙能夠在地震時能夠不互相影響,也是大樓能夠撐過1964年芮氏9.2級的阿拉斯加大地震而城鎮部分則受到非常大的財經損失與13人喪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大樓於1950年完工,花費六百萬美元。但是到1960年代,隨著阿拉斯加其他地區的開發與其他更加方便的港口的建造,Whittier軍事上的重要性減少,所以軍隊於1966年離開Buckner Building。在1966年到2016年之間,大樓經過多次轉手後最後回到Whittier 市政府手上。在多次轉手的過程中,大樓因為破損的門窗而內部結構受到大自然的侵蝕,所以在2016年評估後得到”該大樓已無法修繕到能夠使用的程度”的結果後,市政府決定把大樓封鎖起來,而任何嘗試進入大樓的人都會被以非法侵入起訴。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這也是為什麼上面的影片從30分鐘被剪成12分鐘的原因 – 主持人發布影片後被市政府看到,而市政府對頻道主持人發出起訴,最後以主持人將影片簡短並且再上傳一部警告影片為和解條件。
但是在2016年之前進入大樓拍攝的影片就沒人管了,所以YT上面還是有2016年之前拍攝的完整版本,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找來看看。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當我繞著大樓走完一圈回到車上後,我想趁著沒有別的遊客把車移到大樓前合照。當我車停好後拿著相機邊後退邊找角度時,我突然全身起雞皮疙瘩心跳加速冒冷汗,好像身後有甚麼東西盯著我一樣。
我抱著要死也要死的明白的想法慢慢地轉過身,想看清楚到底是甚麼東西讓我的第六感起防衛反應 。雖然事前做功課的時候就有看到Buckner Building鬧鬼的傳聞,再加上陰雨濛濛的天氣,所以我不自覺地往那方面想。但是,大白天的,應該不會看到不乾淨的東西吧…?
當我完全轉過身後,我鬆了一口氣 – 身後甚麼都沒有,虛驚一場!
但是不對阿,人行道那邊那是甚麼? 等我看清楚那口氣還沒鬆完又提起來了。
媽阿! 那是一隻小熊! 毛絨絨的小熊! 好可愛的小熊!
等等,小熊? 那熊媽媽應該就在不遠處偷偷看著我。完蛋了,這下完蛋了。我完全在安全距離之內阿! 熊媽媽如果要攻擊我的話,以我跟小熊10公尺左右的距離我完全跑不掉。最要命的是,我的防熊噴霧在車上不在身上… 習慣天天身上帶槍防身之後真的會把防熊噴霧當作次要品,所以就沒有那麼注意。
完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我全身緊繃,完全不敢亂動在那裏盯著小熊。而小熊可能也覺得我這個全身黑兩隻腳的奇怪生物很有趣,所以牠也一動也不動的盯著我看。
就這樣,一人一熊在那裏大眼(熊)瞪小眼(我)大概有一個世紀之久後,我受不了了。抱著如果天要我在這裡被熊吃掉的話那被埋在這也不錯的心態,我慢慢地拿起了相機替小熊拍了張照片。當時因為要拍大樓,所以用的是24-70mm鏡頭。長鏡頭在車上,不在身上。如果這個距離用長鏡頭拍的話應該可以把熊熊拍得很清楚 殘念。
替小熊拍完照片後,順便把我要的照片也拍好吧! 所以我轉過身去,在轉身的同時憑著感覺調整焦距不用觀景窗盲拍了一張照片。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我後來都說這是我冒著生命危險盲拍的照片。講真的我還挺佩服我自己的,不看觀景窗、不看焦距、手還在移動的時候就開始對焦,等相機抓到焦點的嗶聲響起時直接按快門,還能照得出來這樣。
跟以前玩CS盲狙一樣有成就感。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Whittier還有一棟Begich Tower,基本上跟Buckner Building一樣的功用。
Begich Tower於1957年完工,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建造Buckner Building的陸軍工兵隊當作總部使用。當時的Begich Tower 稱作Hodge Building,是為了紀念開墾Alcan Highway (阿拉斯加 – 加拿大公路)的工兵隊的Hodge 上校而命名。除了Hodge Building跟Buckner Building兩棟大樓之外,當時的建造計畫還包含了其他五棟同樣性質的建築,但最後因為軍用需求的轉變而只建造了這兩棟。
Hodge Building於1964年的阿拉斯加大地震後轉為民用,並於1972年正式改名為Begich Tower紀念在Whittier 附近失蹤的阿拉斯加眾議員Nick Begich (普遍接受的說法是Begich的小飛機在Whittier附近失事)。
今天的Begich Tower是Whittier當地絕大部分(95%)市民的居所,也是市區唯一的郵局、雜貨店、洗衣房、教堂、會議室、甚至市政機構的所在地。Begich Tower後面就是Whittier唯一的一間學校,從Begich Tower到學校有地下道連結,所以學生們冬天時就不需要經由外面的嚴寒通勤上下學。
而在Begich Tower的生活也與眾不同: 居民們很少離開大樓,因為所有的生活機能都能夠在大樓內解決。鄰居之間也會互相幫助,甚至還會交換晚餐。
我大概看了一下,大樓面海的公寓要價約20萬美金,每個月還有$700美金的管理費(包含水電瓦斯與垃圾處理,但不包含網路),不便宜耶!
我本來想進去參觀的,但是大樓好像沒有對外開放,所以就沒有進去打擾當地人。
大樓頂層有公寓短租,可以租一個晚上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只是當時看一個晚上要價$370美金,以一個人來說有點太貴,所以作罷。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繞著Whittier開一圈後,我決定去看看我本來要露營的營地。
Whittier Campground是市政府經營的營地,就在海灣的另一邊、隧道旁邊的不遠處。營地旁邊是簡易機場,提供小飛機運送物資的服務。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如果天氣好的話,這會是一個很棒的營地: 海風不大,海浪平靜,吃完飯還可以去海邊走走看海。但是很可惜的是當晚有大雨的預報,而且營地有積水,所以我最後決定回Anchorage。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在營地外看看Whittier港,再見了Whittier! 有機會我會再回來的!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出了Whittier 隧道,映入眼前的是另一個冰河。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這個冰河(Portage Glacier)在湖(Portage Lake)的另一邊,需要搭船才能到。
這時天色開始轉暗,而我離Anchorage還有兩小時的路程。
開始趕路吧。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離開前一天進入的基奈半島後,天色又由陰轉晴。
太陽西下,海平面冉冉上升的水蒸氣、剛好遮住夕陽的雲層、與晚霞構成了一幅美麗又夢幻的畫面。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終於,陽光又再次露臉了。
我想要在晚餐時刻到達Anchorage(不然沒飯吃),所以把相機放下,開始趕路模式。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再見了,基奈半島!
這次基奈半島的閃電行程有太多遺憾,但是也近距離的接觸了野生的熊。
雖然有遺憾,但是這樣的遺憾留給了我許多下次可以彌補的空白。
而漸漸落下的夕陽,似乎也象徵著基奈半島對我回歸的期待。

今日行車時間: 5小時0分鐘
今日行車距離: 250英里
今日行走距離: 12.5英里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Day 16: Anchorage, AK – Anchorage, AK

通常長征的行程都會每隔一段時間安排一個 “0 Day”,也就是所謂的0里程日。一般的 0里程日通常都是在營地或者旅館中除了放鬆以外甚麼都不做,或者隨心所欲做一些能夠放鬆的活動。
旅途的第16天就是我的0 Day。雖然我安排的是放鬆日,但還是開車把Anchorage幾乎逛了一圈:
  • 換機油 (5000英里的里程數差不多到了)
  • 補貨 (車上吃的喝的也差不多用完了,去Walmart補充)
  • 吃Anchorage最好吃的越南河粉 (跟南加的比起來還可以,但是在當地算好吃的了)
  • 吃Anchorage唯一的台灣牛肉麵 (跟台灣口味比還是有差別、跟南加的比起來也是有差,但是…你懂得)
  • 逛REI (煮水用的小瓦斯罐用的差不多了,剩兩個,所以乾脆多買幾個)
  • 洗車 (把車沖洗一下,至少把泥土甚麼的沖掉一些)
  • 參觀亞超跟韓超 (我不排除搬到Anchorage,所以亞超跟韓超的貨品質量數量就需要好好考察了。畢竟,餐廳不怎麼樣還可以靠自己動手來彌補,但是超市不選擇不多的話那連自己動手都沒辦法)
本來有計畫要去參觀博物館的,但是事情處理完後博物館也差不多關門了。
想想乾脆回旅館,然後去旅館旁邊的河道看人釣魚。

今日行車時間: 5小時1分鐘
今日行車距離: 31英里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Day 17: Anchorage, AK – Independence Mine, AK – Denali National Park, AK

在Anchorage度過了好不容易得到的0 Day 之後,又是時候該趕路了。
金天的行程終點是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 (德納利國家公園與保留區)。從Anchorage過去開車也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所以安排繞點路參觀Independence Mine (獨立礦場)。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從Anchorage出發往北,很快地就進入通往Hatcher Pass的崎嶇山路。彎彎曲曲的山路加上太多技術不佳的司機時不時的煞車,讓我開的非常的火大。(平常就算我走沒有過的山路也能開很快,因為我都會把導航的地圖打開,這樣我就能夠事先知道接下來幾個彎的彎度而調整好速度與路線。再加上好的避震系統能夠支撐卡車的重量與重心轉移,所以絕大部分我就算開皮卡跑山路也能開的比其他人快)
在我被前面的爛司機搞到快要發火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風景不錯也可以臨停的路肩。我想想與其跟在那群菜鳥後面走完剩下的3英里,我還不如停下來吃個早餐調整一下再繼續。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所以,我就把車倒到懸崖旁邊,把後面打開坐著邊欣賞風景邊吃飯。微風輕輕地吹,看著開闊的山谷,心情慢慢的好了起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吃飽喝足之後,山路上的車輛也少了許多。
很快的,我就到了Independence Mine State Historical Park (獨立礦區州立歷史公園)。Independence Mine位於Talkeetna 山上,就在Palmer旁的Hatcher Pass對面,是阿拉斯加境內第二大的硬岩金礦場。這個區域的採礦歷史可以追朔到1897年,但都是沒有系統的開採。1934年的時候這裡的獨立礦業權持有者終於達成共識創始Wasilla Mining Company,並且合作開發與開採這個區域。Wasilla Mining Company於1943年因為聯邦政府的二戰戰時動員令而暫停開採,最後於1948年再次開採到1950年結束。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礦區在開採高峰期時有超過兩百人在這裡工作。在礦區開工的時期,工人共建造了16座木造建築,並建造了木製的通道連接各個建築以應付Hatcher Pass的嚴冬。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ndependence Mine 是少數保存良好的高山礦區之一。
當礦業公司於1950關閉礦區時,其實管理階層有再次開採的打算。所以所有的木製建築與重型器具的保存狀態都比其他遺棄的礦區還要好。但是因為天候與大自然的關係,木造建築受到了許多大自然的傷害。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礦區於1974年登錄於國家歷史遺跡名錄,並於1980年由礦產公司捐給州政府改為州立歷史公園。而在今天,州政府也趁著阿拉斯加短暫的夏天慢慢的修復那些還站著的建築,讓以後的遊客可以更加瞭解當年的礦區的歷史。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我參觀的路線是由礦區經理的小木屋為起點。這裡可以看到當年的管理階層的住所採樓中樓的設計,以今天的標準來看也是很豪華的!
木製的沙發看起來像文物,但也還是可以讓人坐著休息。牆上掛著的是經理的雪板,而旁邊櫃子裡放的是當年的電話、打字機、與電報機。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窗台旁邊放的是電話與通信機。都是老骨董級的東西就那樣擺在外面給人看。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女主人的自動鋼琴。在唱片機普及之前,氣動與機電式的鋼琴是很受歡迎的娛樂用品。鋼琴中間的玻璃窗裡有穿孔的紙質或者鐵質捲當作樂譜,鋼琴能夠透過穿孔的位置而發音。鋼琴裡有機械設計,能夠自動的捲動轉軸來演奏音樂。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壁爐結合了取暖與小部分的煮飯功能。旁邊的水壺與帶鎖的收納盒展示了多年的使用很機。另外也可以看到收納盒的燕尾榫設計。
題外話: 我在2019-2020年時有短暫做過木工,主要是做一些收納盒跟家具設計。燕尾榫是我常用的設計之一,為了練習做這種卡榫設計我用廢了好多木材最後才慢慢學會。但是看到年代這麼久遠在這種氣候還能保持完好的燕尾榫真的覺得這個設計真的好棒!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經理房往外看。這裡可以看到往外通聯的道路與通往Hatcher Pass 的未鋪裝路面。
再往遠處看可以看到Fishhook 和Knik River。礦場員工可能天天看著這個景象想像家裡的場景吧。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從經理的小屋出來後看到一間在角落的灰色房屋,原來是Independence Mine的餐廳與廚房。
在礦場廚房跟餐廳是獨立的,住所是沒有廚房的。這也包含了經理小屋,所以吃飯必須到餐廳去(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經理的壁爐有口鍋吧)
餐廚目前沒有開放參觀,所有的入口都被木板封住。但是從照片裡可以看到,二樓與高一些的窗戶是沒有封住的,而且看樣子也沒有玻璃阻擋大自然的侵蝕。
說實在的,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大白天的一間都是木板封住的房屋在公園的角落,附近也沒有任何遊客,再加上二樓那個古老的窗簾,真的有種毛毛的感覺。就好像看美國小鎮恐怖片一樣的場景。
但是我又是那種好奇的人,所以真的就繞著房子走了一圈,想說能不能找個縫隙看一下內部是怎樣的。我現在想想,我當時真的很有勇氣耶。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這兩間灰色的”高樓”可能是Independence Mine最出名的兩棟樓了。阿拉斯加公園處正在抓緊夏天的時間修復這兩間房屋,所以外觀看起來跟其他的建築完全不搭。
雖然建築是照著歷史上的原樣修復,但是嶄新的外觀真的…很不搭。由於施工中,所以就沒有開放參觀了。據告示牌介紹,這兩間是員工宿舍。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從礦場生活區可以看到Independence Mine其中一個礦坑的入口。
我真的走到下面的岩石堆去,發現如果真的要爬得或是可以爬上去的。只是上去容易下來難,附近也沒甚麼人,如果真的跌倒滾下來真的沒人來救我。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ndependence 跟其他西部大部分的礦場一樣使用鐵軌小火車從礦坑載運礦石到研磨廠加工處理。這裡可以看到鐵軌跟礦石進入研磨廠的入口。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研磨廠已經受到大自然的侵襲而倒塌了,剩下這樣的廢墟。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當時的礦區小火車使用電力當作動能。我從來沒想過電車在當時就已經存在了。
說實在的,Independence Mine在看過Kennecott之後感覺Independence 真的沒甚麼好看的。能夠參觀的東西都大同小異,而且我想看的古蹟內部都沒有開放。
唯一勝過Kennecott的點大概就是這裡是可以淘金的,只是要用最原始的方式用手跟水桶慢慢淘。收益比太低,所以我決定跳過。畢竟接下來還有一大半的行程還沒走完呢。
IMG_7842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57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64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81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88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89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91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95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898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03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04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05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07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09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0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1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3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4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5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6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7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18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IMG_7920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離開Independence Mine 之後經由Hatcher Pass沿著Hatcher Pass Road回到3號公路。Hatcher Pass 是一條50英里的未鋪裝的道路,從西邊的Willow Creek連接到Independence Mine。以探礦者Robert Hatcher為名,Hatcher Pass Road是Independence Mine與鄰近的礦區對外的唯一通路。這條道路在每年的九月底到七月開始因為大雪封路,但是在封路期間則是雪地摩托車與滑雪者的天堂。在Hatcher Pass頂端有幾個小湖與健行路線,但是因為遊客太多停車不方便再加上當時覺得跟Colorado Black Bear Pass的景比起來沒有很厲害所以就沒有特別找機會停車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Mount Denali (現在改回Mount McKinley,但我去的時候還是Denali,所以接下來還是叫Denali) 是阿拉斯加最高峰,同時因為地理位置與氣候原因所以必須要特別特別幸運的人才能見到。如果第一次到阿拉斯加,第一次去看Denali就看到的人,那就是特別幸運的人,因為只有大概30%的遊客能夠看到Denali,更別說第一次就能看到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在3號公路上我看見了遠處被白雪覆蓋的高山。我不確定這是不是Denali,但是方向是正確的呢!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好像有機會耶!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哎呀,被雲遮住了啦!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咦?好像雲動了?有機會嗎?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在等雲散開的時間,我跟旁邊帶著越戰老兵的帽子騎哈雷公路旅行的阿北聊了一段。
他說他在那邊已經等了半個小時了,就為了等山頂那片雲飄走。我先感謝他的付出*,並從冰箱裡拿了一罐冰可樂給他,趁著等待時機一老一少一白一黃兩個人就坐在車後廂放下來的檔板上聽著鄉村音樂喝著汽水天南地北的交換旅遊情報。我跟他說我在台灣長大,他跟我說他在越戰時期有短期的在台灣待過,對台灣印象很好。我趁機邀請他有時間可以再去一次,以一個平民的身分體驗一下台灣的人事物。好難相信,一個騎著哈雷獨自公路旅行的阿北至少有70幾歲了。
除了景點之外,這也是公路旅行的魅力所在: 兩個互不認識從不同地方來的人,在這個時間地點為了看同樣的東西而聊天聊開了,也發現其實人與人的距離其實沒有那麼的遙遠。
*大部分的美國人,尤其是有基本教養的,碰到不管是現役或者退役軍人都會說一句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感謝你的付出)。不管個人對於戰爭的看法如何,對於願意簽下去替國家出征的人該有的尊重要有。國家對於軍人怎麼樣是一回事,但是國民對於軍人的態度又是一回事。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受到的訓練一點也不紮實,反而天天在做一些浪費時間的事情,那國民又怎麼會去尊重這些人呢? (講難聽一點,我上靶場打一個下午訓練的彈藥量都比台灣志願役一年打的數量還多,還包含各種戰術姿勢與動態打靶) 反看美國,不管現役或者退役軍人買東西吃飯都可以享受優惠、甚至上大學或者買房都可以有補助。好像離題太遠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終於,山頂上的雲飄開了。阿母阿! 我第一次來就看到Denali啦!
真的看到山的當下除了感動以外真的沒有別的感覺。第一次來就看到,這是有多幸運阿! 我只知道今天這一代會是晴天,但是對於能不能看到山是百分百沒有把握的。我甚至做好了回程的時候再繞一段路下來碰運氣的準備,沒想到幸運女神保佑讓我第一次就看到了。
真的,這種雞皮疙瘩感動到掉眼淚的感覺我寫不出來,事後回想還是無法用文字表達。這個感覺真的需要親身體驗過才能了解。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很快的,雲層又把山頂擋住了,就算我往北走換個角度也是一樣。
可能Denali害羞吧,見客10分鐘後又躲在雲層後面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在往國家公園的路上,我看到好多車停在路旁一群人在路邊不知道在看甚麼。本著看熱鬧的心態,我也停車下來看看。原來,大家都在看駝鹿 (moose)在很遠的池塘喝水。
無奈200mm的鏡頭不夠力,加了1.4倍放大的轉接頭也只能拍到這個程度。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今晚的營地在Denali國家公園之內,趕著管理處關門前幾分鐘報到完畢後開車到達我的營地。
營地位於公園內13英里處,是目前兩個可以自由進出的營地之一。目前只有Riley Creek 跟Savage River兩個營地可以開車自由進出,而位於23英里的Sanctuary Campground則是只能搭園區公車或者步行或者騎乘自行車進出的。位於29英里處的Teklanika Campground是可以開車進入,但是一次需要住滿3天的限制,而且車子進去以後就不能夠再移動了,必須要搭乘園區公車或者自行車進出才可以。Igloo Campground (34英里)與Wonder Lake Campground (85英里)則跟Sanctuary Campground 一樣,不能開車進出。綜合以上考量,我的選擇只有Riley跟Savage 兩個可以選,而其中Riley就在公園的遊客中心與商業中心外圍,無法提供我想要的野營體驗,所以Savage River是我唯一的選項。
很幸運的,我臨時搶到了最後一個營位。停好車以後趁著有陽光的時間,趁機走到河邊去看看能不能再看到Denali。無奈天氣不配合,山已經被雲層擋住,只好回營地主晚餐吃並且為隔天的行程做準備。

今日行車時間: 9小時37分鐘
今日行車距離: 271.3英里

Day 13: 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 AK – Fairbanks, AK – North Pole, AK – Fairbanks, AK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今天的行程主要安排在Denali National Park裡面,只有安排去看拉雪橇的狗勾們。
會這樣安排的原因很簡單: 就像前面說的道路關閉的關係。而如果我要參加公園管理員帶領的登山健行的活動的話,那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搭園區公車。可是這樣的話我必須得待到傍晚才能離開,而園區內的營地已經沒有了 (事實上前一晚是整個月唯一有空營地的晚上,再前一晚或者往後推一晚都是客滿的狀態)。不過這樣也好,因為我最一開始的計畫就沒有包含Denali National Park,只是來住一個晚上打個卡而已;Denali本來就是計畫等道路完全開放後再來深度探索的地方,所以我完全不覺得可惜。
但是,反正都來到這了,那就去看狗勾吧!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一出營地又看到一群人停在路邊不知道在看甚麼,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在看麋鹿啊!
只是麋鹿很害羞,遠遠的看到一群人在跟他大眼瞪小眼後又躲進了樹叢裡面,完全忘記牠的角還在外面跟人打招呼。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接下來到雪橇犬的家。
Denali國家公園在冬天的時候使用雪橇犬隊拉著公園管理員進行園區的巡邏,主要是因為冬天積雪太厚,使用一般國家公園常見的皮卡或者小型越野車都會卡住,也會造成對生態的影響。如果使用雪地摩托車的話,雖然解決了陷入積雪的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影響生態的問題跟里程問題。
冬天使用雪橇犬是阿拉斯加的傳統。從18世紀以來就有使用雪橇犬的紀錄。在國家公園裏面,冬天時公園管理處會派出雪橇犬隊拉著公園管理員進行園區的巡邏與生態紀錄,而夏天時則是這些工作狗勾休息的時間。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這是夏天時雪橇犬巡邏園區與演示的車。注意到車上有避震器,讓乘客與駕駛員都能夠減少受到路面顛簸的不適。夏季時雪橇犬的家開放給遊客參觀,這樣可以訓練狗勾們對於其他人類的容忍度,也可以教育遊客雪橇犬的歷史與功用。對於阿拉斯加雪橇犬的重大貢獻可以參考Balto和Togo的故事。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有些雪橇犬的小窩是有籠子的。籠子圍起來的房間相對於其他的來說更加自由,因為狗不需要被鍊子拴著。通常這樣的房間是給比較需要特殊照顧的犬隻使用,尤其是受傷養傷的雪橇犬。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而住在沒有圍起來的雪橇犬也會想有自己的空間,只是為了避免他們亂跑所以用鐵鍊拴起來。但是就算拴起來犬隻還是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自由活動。而這種開放式的房間則是給健康的犬隻使用。我也發現這些住外面的雪橇犬對遊客的容忍力比較高,已經學會看到人可以當作沒看到一樣,完全不會想跟人玩。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在天氣比較好(沒下雨)時,犬隻通常喜歡躺在屋頂上休息。我不禁思考,史奴比這個角色是否以阿拉斯加雪橇犬作為原型。
夏季時,園區會請志工來照顧這些狗狗們。志工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帶這些狗沿著園區唯一的道路散步,有時候也會帶他們去爬山,訓練體力。通常一個志工會被安排照顧好幾隻狗,輪流帶他們出去。所以狗勾對遊客完全不理會,但是看到帶他們出去的志工就會特別的開心。
就像Nucha一樣,睡飽起床以為是換牠出去玩了!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我看這隻站在地上,好像願意給遊客摸摸,沒想到手伸過去牠居然給我轉頭! 一點面子都不給!
跟牠溝通好久才願意湊過來給我摸。雪橇犬的毛髮比較堅硬,摸起來不是很舒服,比德國狼犬的毛摸起來還硬。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腿較長,冬天時也會有厚重的毛髮保存體溫,另外牠們的足部構造與一般犬種較為不同,使牠們能夠長時間的奔跑而不會受傷。雪橇犬的體力非常好,精力也很旺盛,這也是為什麼牠們比其他犬種適合當工作犬來使用。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甚麼時候吃飯啊!
對於園區內現役的雪橇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裡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狗狗喔!
夏天參觀雪橇犬的家不需要預約也不需要排隊,直接去就可以了。只是要注意不能帶吃的也不能帶寵物。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跟狗勾們說再見以後,當然不可免俗的要來一張路牌照囉!
前一天趕著去check in所以離開前補一張。
從Denali到Fairbanks才兩個多小時的行車路程,到達Fairbanks時也差不多下午3點左右。我本來安排去Fairbanks旁邊的North Pole去看聖誕老人的家,誰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居然沒開!
沒關係,下次再去。
反正隔天要開始走Dalton Highway,在Fairbanks是我接下來4天唯一能夠補給的機會,所以趁這時候又跑了一趟Walmart,也把油箱都加滿。
然後我居然在這裡找到正宗的韓式料理! 是個韓國大媽開的,聽到我用韓語跟她問好後親自下廚做我點的炒碼麵,雖然我有跟她說我不是韓國人,那句你好是我唯一會的韓文。我跟她說我上次吃到這麼好吃的韓食是一個月前在南加州的事了,她居然還送了我一盤烤肉! 當然最後簽信用卡簽單時小費有補回來就是了 (因為我打算4天後Dalton回來再來吃一次)。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今天住的營地是Kampground of America (KOA)加盟營地,是我這次旅行第一次住KOA旗下的營地。營地裡有付費洗衣設備,也有浴室跟廁所(都是免費)。會住這間因為接下來幾天都不會有在屋內洗澡的機會,也沒有洗衣服的機會,所以趁這時候趕快把髒衣服洗一洗早早上床睡覺。
隔天開始的Dalton會很硬。

今日行車時間: 7小時49分鐘
今日行車距離: 166英里

結語

寫到這裡,彷彿又再一次經歷了這段旅程。
我發現越寫越難寫,因為除了要挑照片(要從每天200張起跳的照片選出有故事性的照片真的不容易),我發現我會不自覺地陷入回憶裡不可自拔。結果就是待在電腦前面兩三個小時連一天的行程都沒寫完。
在Whittier跟小熊大眼瞪小眼的經驗是這段旅程中我唯一一次感到緊張的時候,真的感覺整個時間都停下來了。而後面參觀的Independence Mine與Hatcher Pass我真的覺得應該要安排在Kennecott之前才對。
親眼看見Denali 的感動也是這一段最大的亮點之一,畢竟有多少人能夠第一次就親眼看見沒有雲霧遮擋的Denali呢?真的非常非常的幸運啊!
不過那可能也是我把這段時間的運氣用完了,因為接下來在Dalton Highway真的有夠不順利的。
至於有多不順利,我們EP5再見。

全文完
一個人一台車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 兩個月的公路露營旅行 – EP 4 – 跟小黑熊的近距離接觸


看更多:

歡迎追蹤我的IG: @ram_rebel_dt_eric看更多美西overlanding喔!
對於Ram 1500車子改裝有興趣的可以看這邊
之前的4Runner改裝跟露營可以看這邊
2021年猶他州跟克羅拉多州露營看這邊
2023年大峽谷底跟瀑布上露營看這邊 (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2022年一月死亡谷野營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
2022年三月死亡谷野營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
2023年九月亞利桑那露營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20230913每日熱門文章)
2023年野營裝備整理分享與心得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
2023年GFC開箱與心得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20231220每日熱門文章)
2024年六月大峽谷懸崖野營看這邊(Mobile01精選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2024年八月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EP0看這邊 (Mobile01精選文章/20240821每日熱門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2024年八月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EP1看這邊 (Mobile01精選文章/20240828每日熱門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2024年八月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EP2看這邊 (Mobile01精選文章/20240828每日熱門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2024年八月一路向北直到世界的盡頭 EP3看這邊 (Mobile01精選文章/20250312每日熱門文章/戶外分區新聞)
阿拉斯加!
樓主你的文章真好看,好有趣啊
Eryck
謝謝 我每篇都有嘗試改變一點風格[XD]
感謝分享&介紹,印度真是地球上很強大的人種
Eryck wrote:
印度/巴基斯坦人拿著塑膠袋跑下停車場到下面的溪邊開始撿被熊開膛剖肚的鮭魚,完全置安全距離不顧。


真的不做死就不會死,對比你們這麼謹慎,天差地別
很詳細的分享 可以慢慢來看 感覺不錯
好讚的地方
Eryck wrote:
人啊,真的不能閒著。...(恕刪)



能和小黑熊近距離

感覺真的很棒
Eryck
一開始覺得 "哇好可愛" 然後轉念一想 "不對 熊媽媽應該在附近 完蛋"熊媽媽保護小熊的時候是真的會死人的
Eryck wrote:
在…害怕? 害怕你個頭啦! 熊在下面我們在上面,有甚麼好怕的。真的熊要吃人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啊! 林北只是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熊,在欣賞!在感嘆!欣賞,懂嗎?


這段很有趣 ;)
Eryck
小孩看我沒有 真的是[欠揍]
很棒的旅遊經驗分享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