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訓練份量還不及韓國大學隊的6成。。。。」
球員對外放話說:「我們不是來當兵的,大不了轉隊。。。。」
當時球隊正處於比賽階段,大家在很怪異的氣氛下持續了幾週,但某位大牌球員卻突然"罷練",但每晚都還是到場參賽
李忠熙隱忍了幾場,但"罷練"的球員卻又增加一人。。。。。李忠熙只好將實情向林宏道老闆報告,也準備讓兩位大牌坐板凳
但林老闆猶豫後未回答,當晚卻親自到場調度球員,完全無視教練的禁令和尊嚴,賽後只向教練解釋,我不能讓滿場的觀眾失望。。。。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節錄於此~http://mypaper.pchome.com.tw/a10820g/m/post/1313325681
今天的失敗讓我想起當年的這段小八卦
有興趣的可以點點看中華隊的罰球命中率,真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說是好
扣掉罰球次數不多的簡浩(說真的,以整體命中率來說他搞不好是全隊最穩定的)
最高的是蔡文誠73.9%,然後是QD的71.8%,陳世杰的71.4%,
接著呢,沒有了,剩下一堆都不到7成,更不要說有一位歐肥等級的罰球
比賽中當對手抓著罰球不好這點猛犯規時,球員不管心理多想拼,但剛衝進去就遇上重手阻斷
然後又沒罰進,我想整個球隊的進攻節奏也被搞到整個大亂了吧
看看今天的韓國,就算後來發現裁判抓他們的動作很緊,甚至有球員畢業了,還是不改作風
抓推擠拉從開賽一直到中華隊明顯已經無力趕分為止,幾乎該下手時,毫不猶豫
原因何在,我想中華隊本身罰球是很大因素吧
洋將能補足身材的不足但最終還是要靠整體搭配,每一個球員都很重要不能只靠洋將,可以看看近來中國大陸籃壇cba的批判聲,就是說太靠外援變成以外援為重心本土淪為配角反而無法進步,引進洋將是可以提高水準但是是要帶動整體才有效果,如果太過那就失去意義了,最後還是感謝中華隊今年亞錦賽打出不少好比賽,帶給我們籃壇球迷另一股希望.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