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業球團的主要收入來源大至分為
1.門票收入
2.週邊商品販售
3.企業贊助
4.轉播權利金
PS:有朋友提到"代言"?!這部份小弟較不清楚代言的利益是屬於代言者(球員)還是球團,就暫不討論!
上面所提到的部份,週邊商品以及企業贊助部份,其實也沒啥好討論的,說穿了..有人氣就有買氣,有熱度就有企業想在球衣上露個臉,一直以來皆是如此!!
咱們就直接討論權利金好了....以下全為個人認知,有錯請炮小力一點!大家和平討論!

在國外~~~權利金重要性大於門票收入,小弟並不否認!!只是小弟討論的是國內的職業運動!!
在日本~~~球團對於"主場"轉播權利金有自己的主導權,戰績佳人氣旺的球隊自然能得到好價碼而擁有挖掘好手的籌碼!!
而美國大聯盟~~分全國與地方兩部份,全國轉播權屬聯盟官方統籌再平均分給各球團,另一部份則是球團自行接洽所屬區域業者的轉播權利金!兩者相加對於球團的運作而言,當然是大有幫助!!
反觀中職~~~同樣為聯盟官方統籌再平均分給各球團,雖然近年有較突破發展(加入愛爾達電視台),但...說穿了他也只是引用緯來的轉播畫面而已!至於過往曾出現過其他電視媒體原有意想參一腳卻搞的滿城風雨,這種無助於國內運動發展的鳥事就別提了!重點是...長久下來緯來與中職這種難兄難弟甚至超友誼的不可思議現象,球團想取得較高的權利金,老話一句...有難度!!
再來...就算取得不錯的權利金,真的能養一支中職的球隊嗎?
以職棒八年舉例,當年緯來以3年十五億多天價買下轉播權(最後實際為十二億多)!無論最後到底支付多少,當時平均下來各球團得到的權利金都遠比現階段高出許多,結果短期內時報,三商,味全,一一玩不下去,更不用談到經營17年共虧損14億元的興農!以上球團並沒有少拿任何一毛權利金(當時也沒有二軍要養)!所以在台灣轉播權利金頂多平衡人事開銷,要談獲利或是簽明星級的好手還是靠門票吧!
話說回來,其實在台灣看球賽門票最高只花你350元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在國外350元的位置可能要帶望遠鏡入場了!!
甩出一道彩虹 wrote:
我想...有幾位朋友...(恕刪)
分析得很好
不過你只有講到國內轉播權利金的狀況
沒有提到轉播權利金是球團主要收入,而非門票這一點
顧名思義"主要收入"
就是"較多"且"穩定"
以往幾年中職平均入場觀眾大多3千人上下
我找的去年平均入場觀是"2433人"
若以平均票價200元計算
每場門票收入不過48.7萬
整年為2919.6萬
去年轉播權利金為4800萬
甩出一道彩虹 wrote:
再來...就算取得不錯的權利金,真的能養一支中職的球隊嗎?
那是因為你把球隊當作對於棒球的責任,而非職業運動
以往老觀念
養球隊是燒錢的
去年兄弟虧損5千萬
教主照慣例不排除解散
(網路上有一篇"中華職棒的不可思議: 怎麼算都虧損",你可以去看看,寫得不錯)
相較於保佑哥說:經營職棒一年賠5000萬,就算賺錢



但若以義大來說
一年5千萬虧損當集團廣告費
會行銷、會炒話題
連美'日新聞都會報導到"EDA"
這樣5千萬會算多嗎?
這幾天統一光布丁的澄清廣告就不知道燒多少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