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肯論點-台灣職棒只適合四隊

20年前台灣青壯人口
跟現在差多少?
台灣越老齡化
那會到現場看球的人會更少


四隊真的對投手太殘忍了
每次都常遇到
我是建議有心要玩就玩大的
去掉洋將限制
六隊有錢的就請洋將要請多少個就請多少個

洋將薪資上限也拿掉



上面有2位說古巴沒有職棒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職棒"的定義為何?

我認為有正常賽制,並且數年連續經營,商業化有球迷進場

就是職棒的定義

你們認為SBL算職籃嗎?

相同道理

說古巴沒職棒的請定義一下你認為的職棒行為

P.S人家古巴聯盟觀眾屌打中職

我可是去古巴聯盟官網查過場場破萬海放CPBL
誰理你"職業棒球"怎麼認定.....

如果古巴那種聯賽也算"職業棒球"

那早年棒球國際賽還沒開放職業選手參加時,為何獨厚古巴就可以...

在這邊討論的是國際棒總認定的定義,沒人會理你自己怎麼認定...

古巴的球員是領政府的薪水,全世界除古巴外哪一國的"職業棒球"是這麼搞的,你可不可以舉個例....

引據失義自己要認栽,而不是在那強辯,太難看了

爪爪崩潰我就爽 wrote:
我認為有正常賽制,並且數年連續經營,商業化有球迷進場

就是職棒的定義...(恕刪)


原來台灣行之有年的甲組成棒春季聯賽也是"職業棒球"耶....

因為怎麼看都沒違反你自己的對"職業棒球"的定義...

PS:看甲組成棒進場也是要門票的,你知不知道??

連看個高中籃球聯賽都要買門票,不也是"商業化有球迷進場"....
先不看論點單標題還算中肯
但一看內文用人口數來算就有點遜
如果這樣任何運動都不用推了
棒球還算是台灣唯一可以職業化的運動
差別還是球員人數夠不夠才對

日本廣島的例子可以參考。

以地方政府與在地企業結合。
做為台灣第五、六支球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島東洋鯉魚(広島東洋カープ,Hiroshima Toyo Carp)是一支隸屬日本職棒中央聯盟的球隊。成立於1949年11月28日日本職棒兩聯盟分立前夕成立,當時隊名為廣島鯉魚隊,同年12月26日加入日本職棒中央聯盟。廣島隊當初是以廣島綜合球場為主場,到1957年七月才遷移至廣島市民棒球場,2008年球季結束後,市民球場正式功成身退,主場遷移至剛落成的馬自達廣島球場(新廣島市民球場。此外,廣島隊一直以來,除了與歐力士藍浪隊並存的1991年至2004年之外,都是日職唯一英文隊名中吉祥物採用單數表示的,十分特別。  

廣島隊是由縣政府、市政廳、吳市、中國新聞社(日本的「中國地方」指的是本州最西部的岡山、廣島、山口、島根、鳥取五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均無關)、日本專賣公社、廣島電鐵、東洋工業等廣島地區政治界與金融界籌資設立的,成立之初由於營運資金缺乏,曾經於1951年打算與當時的大洋鯨隊合併,但被廣島市民強烈反對,廣島市民並且發起募捐籌措廣島隊的營運資金,這樣的募捐活動,一直持續到1968年才停止。  

1968年東洋工業(馬自達汽車前身)松田家族入主廣島,成為最大股東,廣島隊因而冠上了「東洋」的名稱,日後也獲得三次日本大賽冠軍。不過1980年代之後,松田家族已經淡出馬自達公司的經營,以馬自達公司為主的松田家族依舊是球團的最大股東,廣島隊同時也是12球團中唯一獨立經營運作的球團。  

廣島隊於1993年~1996年間曾與中華職棒時報鷹隊建立合作關係,這段時間派出多名旗下球員短期加入時報鷹隊參賽,累計實戰經驗,包括奇戈R.C、李維C.R、鈴木健、菊地原毅、千代丸亮彥等選手,但因屬於「野球留學」性質,日後在這些球員日本職棒名鑑上的經歷介紹中,皆省略了加入時報鷹隊這一段。至於這些回歸日本職棒的球員中,則以奇戈R.C成績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積極開發球隊周邊商品、與地方結合,以及控制薪資,廣島隊已經連續32年賺錢(黑字)。這對於一支位於廣島這個中型城市,連年戰績不甚理想的球隊,實在是相當難得。

爪爪崩潰我就爽 wrote:
上面有2位說古巴沒...(恕刪)


你可能搞錯了古巴沒有職棒是事實,不是我說了算...
古巴聯賽就是 Cuban National Series(Serie Nacional de Béisbol)成立於1961年
去google一下Cuban National Series,就解釋了是業餘棒球(amateur baseball)

古巴以前是有職棒的,叫作Cuban League 1961年政府下令廢除職業棒球
(至於為甚麼廢除,可以再去google故事) 之後才成立了Cuban National Series

如果還是有疑問,也可以去查一下"Professional baseball"的定義

甚麼是職業棒球不是你我去定義的,這原本就不是一個開放議題
有時候說錯了就錯了,一開始硬凹就難看了,然後凹不過又開始圓...
我認為職棒增隊的前提.是在於職棒"人材庫"的大小而定.
換句話說就是業餘棒球的體系有多強大多穩定.
日本職棒的12隊的人材庫.有規模龐大的社會人棒球.獨立聯盟.大學與高校學生棒球等隊伍數量龐大的體系支持著.更不用提美國職棒人材庫甚至蔓延到加拿大與中南美洲國家去了.

看看台灣的業餘棒球金字塔.每年能供應給成棒的優秀球員都快不夠了.再加上優秀的學生球員幾乎都以旅外為優先選擇下.台灣業餘體制到底能提供多少球員給4~6隊的職業球隊選擇?
那邊說一千萬養一隊
韓國又說人家5000萬人口
矛盾耶
多少人養一隊感覺不是重點  

重點是到底有多少真的會走進球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