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是很懂棒球尤其是近年的台灣職棒, 可是有幸在近日看了王建民VS陳俊秀/李振昌的比賽如下,
臺灣拍不到的主題 運動篇 美國職棒 Bisons 王建民 vs Clippers 陳俊秀和李振昌
因此愈來愈關心各項棒球運動, 也想了很多事情. 也許是門外漢, 因此想法不成熟也不一定正確. 找了這一區前面五,六頁近期的主題都沒有相似的主題, 因此提出這個想法和大家討論.
這也要好好地恭禧中華台北的藍球隊第一次打敗中國大陸隊. 所有電視媒體每天大加報導, 舉國歡騰, 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勵打下去, 只要有士氣體力都不是問題了.
真正的問題來了, 如果這個球賽是在台灣舉行, 你們會不會想要去看? 如果這是棒球賽, 你們會不會想要去看? 這就像職棒經典賽一樣, 比賽有其特殊性. 這些答案是肯定的, 不但肯定, 你們也許還會買不到票, 就算貴也要想辦法去看. 如果這個策略用在每一場職棒球賽上是不是會大大地增加其收入, 擴大職棒規模和品質?
這就是小弟的東方大聯盟的想法也決對是個一石多鳥的作法. 如很多球迷所述, 台灣只有那幾個隊, 打來打去都打煩了, 也只有這些消費人口, 這些都是既成的事實. 如果台灣職棒進軍大陸, 不只更增加了球賽的可看性, 球迷也看起來更激動, 收入更是三級跳, 球員的薪水和福利自然也會更好. 等這些球員退休了, 還可以去大陸的各大球隊去當教練或大專院校發展棒球, 因此有了更多的前途和保障. 許多優秀的中小學生就不會被逼得只能選擇讀書考大學而放棄棒球. 如此台灣棒球一條龍的運作從小學到職棒才能真正地永久生生不息下去.
往往看到許多退休的球員去賣吃的或擺攤位而不能把所學的專長繼續貢獻在棒球上, 真的是太可惜了. 體能好有天份又不想讀大學的人就真正有了一個人生奮鬥的目標, 而不是很多家長說的”打什麼球, 又不能當飯吃”, “就算打到職棒也沒多少錢, 沒幾年就退下來吃飯都成問題”….
大陸市場太大了, 整個消費基數是台灣的50倍以上, 歌星明星和演員都可以去發展, 為什麼棒球籃球等不行? 只是這種團體的活動就一定要有計劃, 可以從幾個上千萬人的大都市開始, 光是台商相關人口就幾百萬人了, 這個活動還可以讓他們稍解鄉愁. 其實大陸不是已有國家代表隊了嗎, 而且還曾由台灣的教練帶隊打掉台灣隊. 多少大企業的台商不也是如此有計劃地進軍大陸了嗎? 企業怕他們偷學, 有朝一日會取代他們的企業, 可是棒球不但不怕他們學, 而且還要全力來教育他們的球員和觀眾, 至少我們還有15到20年的優勢, 到時候誰贏誰輸都還不知道, 豈不是更增加了多變性和趣味性? 日本和南韓的語言文化完全和我們二岸的不同, 因此我們也不用怕他們捷足先登, 這是台灣職棒最好的機會.
尤其是棒球已經証明了不是高大的美國人才打得好, 世界杯都是亞洲球隊拿到冠軍, 我們更應該來把棒球介紹給大陸. 只要有心有計劃有奇招, 成功只是時間的問題. 他們足球世界杯連會外賽都打不進去, 還花了這麼多的錢和資源, 再100年都還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和南韓日本一樣踢進前八強, 還不如全力發展棒球, 不但有機會打掉美國, 也有機會打掉日本成為世界冠軍呢. 這和籃球足球來比, 如果我是中國大陸領導人也會重點培育棒球.
這時候請不要把政治的手伸進來, 這完全和台獨統一沒有任何關係, 這已是一種民間棒球運動的生意交流. 這個想法應該很早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吧! 有很懂台灣棒球的人發表一下意見好嗎? 如果是等到我現在才算第一個提出的話, 那台灣棒協真的要打屁股了. 其實政府體育單位想要真正救棒球的話, 就應該好好地輔導推動這個計劃, 讓他更生生不息, 也不需要政府的大筆資金無底洞式的補助. 其實如果棒球成功的話, 籃球也可以如法泡製, 成立北,中,南三隊來和大陸的職籃接軌, 最近的這一戰已為台灣買下了一張入場卷了, 中國大陸已對台灣的籃球另眼相看了. 另外, 我們不是早就已有球員去中國大陸打職籃了嗎?
相信習主席或是李總理的內心深處也是會非常讚同這種促進二岸民間的交流活動. 只要他們政府願意響應支持當成重點項目, 這件事就幾乎肯定會成功. 另外美國這個棒球老大哥更會樂見其成, 這可以很有效率地增加全世界的棒球人口, 奧運就有可能再加入棒球項目, 他們美國大聯盟的收視人口也會大幅增加.
這和選總統一樣, 人民是頭家; 這個職棒也應該是, 球迷是頭家. 由於文章會太長, 小弟還有很多細節容後再討論. 大家請多多發表意見, 可是請提出理性對台灣棒球有助益的發言. 歡迎酸文, 可是要酸得很有道理, 如果真的不可行也是一種結果. 最好的結果是在這兒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識後, 可以由肯做事的重量級有心人士來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