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手篇:
傷癒復出的鄭凱文與調整出發的林煜清,加上找回天空的林英傑構成先發本土三本柱,其中鄭凱文得扛起王牌重責大任,歷經日職低潮釋出與中職傷休,自我調整問題應該比較不大;林煜清的傷勢是否完全復原與心理調整,左右奶茶站上一軍投手丘的時間;林英傑依然是先發中繼兩頭跑的活棋,但如果看到林英傑固定輪值先發,不是投的太好卡住位置,便是陣中傷投累累外加洋將不堪用。

王梓安去年12次出賽中有11場是先發,相較於前年的36次出賽6次先發,教練團培養接棒先發位置儼然可見,但王梓安如何利用身高優勢,真正練出一顆具有絕殺威力的縱向球路,加上體力調整投好投滿起碼單場六局以上,會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謝榮豪與邱品睿定位雖是中繼組要員,但是當賽程有所延補時,還是得扛住先發,所以歷經去年先發中繼兩頭燒,如何發揮應有的戰力,與讓教練點頭找到固定定位,會是當務之急,否則年復一年,後浪新秀一湧就準備到社會組球隊報到。其中邱品睿若能延續去年冠軍戰的心態與氣勢,加上兄弟左投戰力依然不足,是最有機會與王梓安競爭先發預備首席位置的有力人選。

許銘傑原則上是中繼為主,偶而來個先發調整球隊投手戰力與協助救援收尾,是教練團的調度活棋,球員中的隱形教練,經驗傳承與球技指導,會比帳面數字來的重要。官大元有佈局投手的味道,雖然體型與球路單薄,只要不受傷絕對會是教練團倚重的中繼王。陳鴻文負責關門救援,雖然拿下去年的救援王,但細看投球內容與帳面成績,滅火功力還是讓人不放心,今年在許銘傑加入下,看是否能達到見賢思齊與刺激求進步的效果。

至於洋投,不用看經歷大不大牌,能否在中職發揮戰力才是關鍵,中信今年簽進鄭達鴻,一部分就著眼於鄭與洋投間的溝通能力,當然洋投還是老話:洋投若夠勇,冠軍就有望;洋投不夠力,戰績鐵吃土。

去年中繼組的江忠誠與羅國華,浮沉飄盪的鄭錡鴻,備受期待的新秀彭識穎,偶有佳作的杜家明,力圖再起的林克謙,乃至於因各種狀況得已登錄出賽的投手群,怎麼把握住機會發揮,進而確立戰力位置取得一席之地永遠是不變的真理。
捕手篇:
找來鄭達鴻是出人意料的好棋,短一點看是補強一向被視為弱棒的捕手打擊戰力,外加與洋投良好的溝通能力,不過不要亂加增加調度靈活這一項,畢竟外野已有張正偉、張志豪、陳子豪與周思齊等左打好手,還有機動打手林威助也是左打,鄭達鴻如果要守外野那就代表中信外野問題大了!長遠來看是成為陳家駒的心靈導師,同是左打捕手,經歷去年的洗禮,陳家駒儼然是中信未來的當家捕手,但總讓人覺得似乎少了一點說不上來的甚麼,鄭達鴻的到來不僅可以帶領陳家駒成長,必要時也能以過來人指點迷津,就看陳家駒能自我蛻變到何等境界。

曾是備受期待的捕手砲黃鈞聲,一直沒被培養起來,甚至連捕手正職都岌岌可危,雖說還有三壘與外野可供選擇,但若未能找到定位與適時發揚火力,二號打擊捕手恐怕就此標記職棒生涯。陳智弘逐步走到職棒尾聲,若能提攜黃鈞聲與王峻杰成長接棒,退休也就了無遺憾。王峻杰前有同年黃鈞聲卡位,後有新秀追趕,若無大幅成長受到肯定,幾年後恐怕就得退出職棒舞台。
內野篇:
火力組林智勝、許基宏、彭政閔與蔣智賢四員扛棒看起來砲聲轟隆,還有去年回春的王勝偉、新秀蘇緯達及潘萣翔可以銜接,必要時老將黃仕豪也可一賭。但問題是內野有四個守位,林智勝已是三壘守型態,彭政閔一壘不動,許基宏雖說是三壘一壘都可守但偏向一壘,至於蔣智賢守內野明顯是考驗教練乃至於球迷的心臟血管收縮次數,但看看外野已有五門左砲,連DH都難以分配,捕手也有鄭達鴻陳家駒兩門左打,蔣不守內野還能卡哪裡?若單純火力考量,彭一壘蔣二壘許三壘林游擊,犧牲的是中間二游防線,所以比較均衡的排法是拉下蔣智賢當替補,彭一壘林二壘許三壘加王勝偉守游擊。

當然從紀錄從年紀來看,拉下彭政閔當替補,許一壘林二壘蔣三壘王游擊乍看砲管威力不減,而且還增加活躍的機動力,但眼光請考慮到外野五門左砲配置問題,更重要的是恰恰所塑立的不動精神領袖地位,起碼這兩年中信還無人可以取代,而且林智勝的到來讓恰恰不管是後有林或周思齊的掩護,或是犧牲自己照亮前面棒次的林、周乃至於許基宏,都能夠讓恰恰的價值再次發揮,或者是燃燒殆盡!

去年在洋打洋守的刺激下,王勝偉天助自助的拿回游擊守位與先發棒次,今年縱使打擊衰退也是跌幅不大,因為再窮也還有守備可以依靠。陳江和的守備與經驗會是球賽後半場的關鍵,至於火力破壞能力,黃仕豪還比較可以期待,只是失去守備位置的黃仕豪,近3年打擊能力不減,但砲管已有明顯的短縮。

至於蘇緯達與潘萣翔,目前看起來是取得比較多上場征戰演出的機會,也都有讓人期待的希望,不過要是沒能好好把握,鄭乃文及朱偉銘是殷鑑不遠的前例。

閒散人 wrote:
內野篇:火力組林智...(恕刪)


林智勝是二壘
不簽不行嗎?
外野篇:
張志豪、周思齊、張正偉、陳子豪及林威助五門左打不但足以扛住外野,還得搶DH與一壘增加出賽空間,長短打加機動力更是現中職首選,所以先發替補都沒問題,反正現中職能壓制左打部隊的投手幾乎沒半個,就不用顧慮剋制打線排序問題。只是守位有限,因此周思齊左外野,張志豪中外野,張正偉右外野加林威助扛DH,陳子豪繼續留板凳磨經驗。

但如果從未來發展從守備來看,讓陳子豪先發守左外野,周思齊專職DH,林威助擔任首席代打會是理想的佈局。至於郭健瑜與林王啟瑋,前者是右打代打人選暨外野第五人(因為前述五人有一人會扛DH),後者繼續賺經驗值,累積未來發展本錢。
enix.liao wrote:
林智勝是二壘...(恕刪)

中信簽一個6K戰士真的是虧大了

只能洗12強那些A組爛投

A組遇到B組全部現形

要是去年我們在B組不知道林會吞幾K

還全壘打王咧,根本就吃K王,洗A組那些1A投手,難怪旅外沒人要

一個小路人 wrote:
中信簽一個6K戰士...(恕刪)



現在都還在熱身賽階段,調整的慢又怎樣!!
日本的中田翔也是吞了好幾K 耶。
要當酸民也要有點常識,12強只有洗1A 選手嗎??


enix.liao wrote:
林智勝是二壘...(恕刪)


林智勝已是三壘手的型態,猿隊因防守佈局才勉強拉林智勝守二壘,真要講,一壘才會是林智勝安身立命之所在。
不過,淺析中仍然將林智勝安排在二壘手,不知是否有用心看到?


一個小路人 wrote:
中信簽一個6K戰士真...(恕刪)


這種賽事先不論有沒有盡全力,但很明顯的是台灣多數球員是視為熱身調整賽,加上中職速球均速落在140上下,因此145以上的速球就K掉一堆打手;另外之前有國際賽事是安排在職棒球季前,導致一堆職棒好手過早熱開,影響整季球賽的表現。
至於林智勝究竟如何?賽事開打自然知曉。


hamlet.mobile wrote:
現在都還在熱身賽階段...(恕刪)

一個小路人 wrote:
中信簽一個6K戰士真的是虧大了
只能洗12強那些A組爛投
A組遇到B組全部現形
要是去年我們在B組不知道林會吞幾K
還全壘打王咧,根本就吃K王,洗A組那些1A投手,難怪旅外沒人要



hamlet.mobile wrote:
現在都還在熱身賽階段,調整的慢又怎樣!!
日本的中田翔也是吞了好幾K 耶。
要當酸民也要有點常識,12強只有洗1A 選手嗎??


人家都表明是一個小路人
又何必和他一般見識呢?

閒散人 wrote:
林智勝已是三壘手的型態,猿隊因防守佈局才勉強拉林智勝守二壘,真要講,一壘才會是林智勝安身立命之所在。


印象中大師兄在猴子的時候就曾說過不喜歡守三壘
守游擊他比較會專注在球場上

不然猴子陣子可以守游擊的一堆 怎麼輪也不輪不到他守游擊 跟防守佈局有什麼關係?
真的要佈局 他應該是去三壘或是一壘 讓余德隆去遊擊 才是去年猴子內野的最佳解吧

在中信也是一樣 如果不是他牌子大講話大聲 二壘這麼吃守備的位置輪的到他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