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爾會看看棒球,基本規則跟術語都懂,但是這一幕看不懂在做什麼。

已經二出局了,沒必要再傳給三壘作Fourth out不是嗎?

影片如下
https://youtu.be/6HqiW_faK4M
文章關鍵字
習慣動作吧,不然記錯出局數
Tedli0111 wrote:
我偶爾會看看棒球,基...(恕刪)
螢一 wrote:
習慣動作吧,不然記錯...(恕刪)


不過影片下方留言有人說這是非常好的策略。

主播最後也說Nice play for fourth out(第四出局)

我也覺得是習慣動作或記錯出局數,不然沒道理再傳三壘。
Tedli0111 wrote:


不過影片下方留言...(恕刪)

請查維基:第四出局
很多時候第三出局後並不表示是死球狀態
防守端有第四出局的守備動作是很好也必要的習慣
另外紀錄上也有必要性、以及樓上說的避免記錯出局數失誤⋯⋯
我沒辦法好好解釋清楚
麻煩自己查一下
通常這種很接近的play,一壘手第一時間也不確定一壘審的判決是safe還是out,有經驗的球員還是會繼續下一個防守動作(萬一一壘審判safe...)。有時會聽到球評說:「球員第一時間不要顧著跟裁判爭執,還是要先完成其他守備動作,喊暫停後再跟裁判抗議。」
一般來說會這樣傳.有時是因為一壘手自己無法確認打者一定會判OUT.但二壘往三壘的跑者有很大的機會出局.所以傳三壘應該是為了確保第三出局一定會出現.簡單來說就是買個保險.

當我守一壘時.如果球與打者的腳踩到一壘的時間很接近的話.多半也會這樣做而不是把命運交給一壘審.
由於一壘手無法確定打者是否確定為刺殺,所以在接到球之後去抓另一位跑者,這樣至少能抓到一位

不然等一壘審判完才傳就來不及,而三壘審只專注自己責任範圍內的判決,在未確定打者出局前,要確保自己責任範圍的這個判決,會照樣做出手勢

以目前可以視訊輔助判決的環境下,這就變得很重要

萬一攻方要求一壘的play輔助判決且還真的改判,三壘審這個判決就會成立
就買個保險
萬一出局數記錯, 沒什傳三壘就包了
而且沒人保證打者一定是出局, 直接傳三壘再抓一個更保險
ming1212 wrote:
有時會聽到球評說:「球員第一時間不要顧著跟裁判爭執,還是要先完成其他守備動作,喊暫停後再跟裁判抗議。」
...(恕刪)

這樣才是對的處理,若之後改判則有利,沒改判也不會擴大損失
1998年洋基在季後賽美聯冠軍賽第二場就發生了很有名的事件
一壘有人,一個一壘側的內野短打推進,一壘手前進接球轉身傳一壘
但因打者跑在壘線上(跑壘爭議,應跑在三尺線區域),這傳球剛好傳到打者背上滾到一壘後方
補位防守的明星二壘手Knoblauch就直直的站在一壘上,擺著手勢表達防礙守備的抗議
游擊手Jeter在二壘,投捕和一壘手在投手丘前方附近,離球最近的的二壘手又不去撿球
一壘跑者就連滾帶爬的連奔3個壘包得分 後面是沒改判的,隔天變媒體笑柄

一壘手和三壘手很專業
打者賣力衝壘而不是放慢腳步

必竟規則是人訂的
是否出局要看裁判

如果是外野接殺再回傳三壘
那肯定是記錯球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