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該部落格裡面有提到...(恕刪)


之前有看到一個國外教練的Youtube影片。
有人留言說大多球手都是以開方式打法。
他回文說,他有機會跟一些ATP選手聊過。
基本上球手還是喜歡以封閉式打法,尤其是有時間話是練球時。

我倒要問清楚。
開方式 = Open stance 一般來說兩腳大約與底線平行
封閉式 = Semi-open (close) 兩腳45度左右角度,以右撇子來說左腳前,右腳後。 左腳在右腳左邊。(有時候同一個教練也會把兩腳平行,不過一前一後是一樣的。與底線成90度)
全閉? = Extreme close 兩腳45度左右角度,左腳跨過右腳到右腳的右邊。<<--老式打法?

想要釐清一下,因為就連國外也是有2-3種不同用詞。

ajskkimo wrote:
之前有看到一個國外教...(恕刪)


刀神,他的部落格文章、youtube呈現的簡報,是提供正確的網球知識。

然而,如同東方人的特質,刀神似乎也是秉持「不露面」的原則,沒有看過他現身打球!

看西方人的世界,文化觀念使然,通常是樂意親自現身講解,例如:youtube上面的網球教學,以歐洲、美國居多,資料的數量,是遠遠超過中國+日本+台灣的總合。

其中有一位住夏威夷的教練 ( 看起來像是印地安血統?) 他就po了許多學員和他本人的示範。


ajskkimo wrote:
之前有看到一個國外教...(恕刪)


看到youtube 歐美網球高手po的影片,發現他們所在的網球場,背景以森林、原野居多,

感覺國外的網球場都在郊區小鎮上,

Ajskkimo 大大常去的網球場也是在郊區?


關於封閉式、開放式揮拍 ( 正拍 ),開放式可以比較偷懶,不用轉身,但似乎也比較沒有用到腰?


雙手反拍,大部份人還是用封閉式; 今天遇到一位25歲的教練,他演示了單手反拍,他說單反應該站封閉式,也才能用到腰力。

雙手反拍站封閉式,可以用到腰力很多。

正拍,應該很多人都站開放式,可以不用跑到位。

封閉式的反拍、正拍,通常需要跑到位,站穩—>拉拍。

【麵包超人】 wrote:
看到youtube...(恕刪)


Ajskkimo 大大常去的網球場也是在郊區?

也不是說在郊區。
就不過是在一般公園,或是俱樂部。
我大多都是在公園打,不過因為地大,加上美化,很多影片看起來像在郊區。
就是樹種的比較多罷了。

我倒是想知道中文說的開放式,與封閉式是如何。

【麵包超人】 wrote:
刀神,他的部落格文...(恕刪)


我的想法是

我並不想在球場成為紅人
加上我不同意一些口訣式的基本動做
我不想在球場惹爭議

大家在網路上說說想法甚至推廣理唸
如果你看了覺得好用就用不好用就不要用

但是如果我想招攬學生
當然樂意成為紅人

如果你要看我打球,我想你知道如何找到我
ajskkimo wrote:
之前有看到一個國外...(恕刪)


就像那個刀神網站說的
開放與封閉式最後會變成一種直覺反應
當然輕易可以到位時,你身體會做出最有效率的方式

我對抽時大部份時間也是封閉式
單打時會出現很多的開放式

至於那些名詞,我是覺得不重要
只要能將動力鍊傳到拍頭就行

KCLin0423 wrote:
我的想法是我並不想...(恕刪)


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到他的網站也是差不多這樣的想法。
不過,就是打球罷了。
像是KCLin0423所說的,想用就用,不想就不用。
其實 我有一度認為 KCLIN大哥 是刀神

不過我覺得會教的不一定很會打

會打的不一定很會教

不過最近拉球對象叫我打慢 整個動作好像就卡卡的"準備出拍打球到收拍這段"

..越想控球揮拍就越不順..感覺好像放太多注意力在手臂上

然後最後變成連拉快 都卡卡的 身體好像都比手快很多那種感覺...

拍攝下來的感覺 像是身體轉到位了手從後面一貫的慢速..往前揮收在身體左側(緩慢)

想請教一下KCLIN大哥

1. 當腳蹬傳力帶到肩的時候 這時候手與肩是不是算是平行的?

2. 然後這時候就是手出力往前打的時機呢? 因為我發現我這樣球拍才有尾速收好

3. 此時身體平行面向球網? 還是說會面向左側?
Monday19 wrote:
其實 我有一度認為...(恕刪)


有興趣可以參考我這篇的Youtube影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5&t=4384388&p=1#55818719

以第三點來說,打擊前肩膀右轉90度準備,肩膀與底線成90度。
打擊時以腳,身體力量,結束時身體向前。
肩膀不需做太多事,放輕鬆。

有空可以去翻一下,網球區一些討論。
正手拍打法。(中文)。
我覺得他講解的很不錯。他也有提到,不是用手的力量。

ec wrote:
嗯.. 今天剛好也看到一篇文章, 講站位跟出力方式, 也跟平擊跟上旋有關...


一點心得... (不確定對錯)

在查這篇, 是發現我常常會被球擠壓到, 尤其最近想要把擊球點往前, 加強旋轉的力量 ...
而我又是經常用封閑式的站姿..

後來想到我的一個問題...

用 L代表左腳, R代表右腳, l 代表左肩, r 代表右肩,
那平常站著, 面對球場對面, 平行底線, 腳張開..
就用

LlrR

代表...

用封閉式站姿時, 在拉拍時, 會是..

L
l
* (*=Rr) (重心在後腳, 右肩跟右腳重疊... 嗯.. 以右手正手拍為例...

而在打到球, 如果是要用腰帶動手, 擊球點在右前方, 那麼擊到球時, 身體肩膀是會轉到跟底線平行..


* r (*=Ll)
R (重心在前腳, 左肩跟左腳重疊.. 而持拍是右手, 擊球點在右肩的右前方)
(其實擊球點會比在拉拍時我瞄準的更右方點..., 差一個肩膀寬度)
(常常轉身後, 發現球離的比我想像近, 而被擠壓到..)


*****************************
而如果用開放站姿, 拉拍就像這樣,

l
L R
r

擊球, 如果重心往左腳移


*rR



擊球, 如果重心維持在右腳


Ll*



拍子的擊球點, 跟拉拍時瞄準時, 就不會差太多...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