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19 wrote:
其實 我有一度認為 KCLIN大哥 是刀神 笑

不過我覺得會教的不一定很會打

會打的不一定很會教
(恕刪)


我不是刀神喔,刀神好像有在收費教學,我沒有收過錢喔

我想,我在這 po 文的目的主要是
教學要講學理依據,不能一代傳一代的口訣,
(所以我對傳統教學不大認同)
與個人感覺經驗
(其實,自己對自己身體感知會有誤差)
說老實話,我希望做到的是,大家在上教練課時,都有習慣去問教練,我為何要這樣打?
(或許很多教練認為我在找碴)
(相同的在學校上課也一樣,學生一樣要質疑老師的思路為何是這樣,而學生的思路就不行嗎?
更多老師認為我在找碴了@@?!)

例如,我為何偏愛直線式揮拍,我要講出理由
(身體力量的方向與擊球方向一致,力量效率較佳,有明確方向,減少擊球方向誤差)
BTW,阿格西的直線式揮拍


例如,為何擊球前要跳一下? (很多初學教練會對學生這樣要求)
你要有依據,不能就一直要求學生跳

有個球友也是很愛跳,有一次抽球他先開球,
在我回擊時他跳了一下,可能是他跳得有點慢之類的,我不知道
但,結果是,當他腳落地前,球在他的場上落地,試問,這要如何打。
我告訴他,教練練習時跳一下是要你提早啟動身體,讓身體保持在動態狀況去擊球
而在抽球或比賽時,你可以藉由小墊步,或者是步法的分配,讓自己維持在動態之下
而不是一昧的跳!

另外,會教的不一定會打是正確的,否則,四大天王豈不是很難找到教練?
我認為,會教的重點要一眼看出問題在哪裡,他要有紮實的學理依據與豐富的經驗
就像工程師不見得很會實際砌磚蓋房一樣

Monday19 wrote:
不過最近拉球對象叫我打慢 整個動作好像就卡卡的"準備出拍打球到收拍這段"

..越想控球揮拍就越不順..感覺好像放太多注意力在手臂上

然後最後變成連拉快 都卡卡的 身體好像都比手快很多那種感覺...

拍攝下來的感覺 像是身體轉到位了手從後面一貫的慢速..往前揮收在身體左側(緩慢)

(恕刪)


我認為,你可以從抽球的第一球開球試試看
開球的第一球,通常不能太強(其實無從借力也很難打強),
要有準確的方向與落點(不然對方很難打)
把手臂交給身體,而手臂去控制球拍的穩定性與方向性
我不能說手臂完全沒出力,但手臂的感覺就像借身體的力一樣,
而在擊到球的瞬時的發力小很多而已


Monday19 wrote:
想請教一下KCLIN大哥

1. 當腳蹬傳力帶到肩的時候 這時候手與肩是不是算是平行的?

2. 然後這時候就是手出力往前打的時機呢? 因為我發現我這樣球拍才有尾速收好

3. 此時身體平行面向球網? 還是說會面向左側?...(恕刪)


1.是,我想更精確的描述是,以直線球而言,肩與手的平面大略與網子平面平行
不過,我建議可以更前面一點,
右手正拍而言,手與前腳所構成的平面,與網子平行
由於拍頭可以獲得更多來自身體的加速,更有力道
而減低球壓迫的機會(擠到)

但是,這個準則在開放式左腳帶動旋轉揮拍下時,當左腳跨到身體後側是無效的
(其實除非壓迫到,也很少這樣打)
這時,我建議最低的限度是拍子與身體的平面平行球網。
BTW, 你可以空揮拍試試,這時揮拍比較接近直拍,而收在右肩上

2.是

3.不建議向左側,不論你是開放封閉,身體的正面方向,大致上就是球要飛行的方向
因為如果你是用身體帶手臂,過度轉身會造成拍面法線向左,你的擊球很容易過度左偏
而且,頭也容易因身體轉動而轉動
影響眼睛看球的穩定性而造成脫拍失誤

那你會問,向左不行嗎? 當然可以,不過那是收拍時的順勢,就像收拍於左肩一樣,不是在擊球之前或當下
不過我還是建議,如果有常發生過度左側擊球,或者,常轉頭造成脫拍。真的要考慮是不是不要把身體轉到左邊。

Ajskkimo 提到不是用手的力量,確實是。

但 實務上,手也有承接力量,它也是有吃到一些能量吧?

例如:批踢踢 bbs 的網球版,有鄉民提到,打網球有美觀上的問題,他們說:你看nadal 左手比右手粗獷很多。

他們可能覺得,打網球久了,雙手的粗細看起來不對稱。

現在用手機上網,比較難操作 貼上網址。


另外有一位台中山腳下網球場的 球友 木老闆,他在和我聊天時說,他打球已經有40年歷史,早在20歲讀基督教書院時,就有開始打網球,現在已經60歲,他接著說:你看,我的右手是不是比左手粗壯一倍。

看他打牆壁,都有收拍,動作也是精純,站封閉式,打牆壁可以30—40顆不掉球,而且沒有一顆打出牆外,算是中上實力。
( 更早之前,有一位50歲林先生,他更強,他說100拍打牆壁不掉球 )

想約 木老闆拉球,但他說不要,理由是想自己練牆壁。

我想高手通常是不隨便和人拉球,除非,高手覺得別人比他更強,才會想拉球。

ec wrote:
一點心得...在查這篇, 是發現我常常會被球擠壓到, 尤其最近想要把擊球點往前, 加強旋轉的力量 ...
而我又是經常用封閑式的站姿..
(...(恕刪)


一點建議
既然用了封閉式
讓身體去迎球,有點向球壓過去的感覺
擊球點放在左手所指的位置
除非是對方的求真的太深,否則這樣很難擠到
反而身體更向前延伸一些

以側身而言,球進入身體就是擠到了

【麵包超人】 wrote:
Ajskkimo .但 實務上,手也有承接力量,它也是有吃到一些能量吧..(恕刪)


其實手當然會出力呀,說打球時完全不出力是騙人的
甚至,打強旋球時,手腕出力也很大

重點是,手要承接身體的力量
感覺有點像是把加速前進的車,再推一把

KCLin0423 wrote:
其實手當然會出力呀...(恕刪)


恩,表達不完全抱歉。
最主要是提倡大家不要硬去用手臂等的力量去擊球。
我想一開始比較難體會,用身體的力量,所以才改口說手臂放鬆,不要太依賴手臂。
話說 手腕 力量,初學 —> 中等實力 的球友,比較不會用,且容易受傷。

手腕受傷不容易好,甚至比網球肘更不容易好,因為網球肘的肌肉平時不需用到,可以休養,手腕日常都要用到,休養不易。

但是,誠如 kc lin 先生說的,打出強旋球需要手腕。
主播常說:federer 真是厲害呀,巧妙的使用手腕的力量,勾出穿越球。

Lin 前輩你是自學、或是向教練學?

一般而言,要如何使用手腕力量?

不過;初學者—中等者,使用手腕,會被教練、或是資深球友罵。

我之前向 台中海線的教練學一堂課,他說手腕要固定,不要亂動。


所以,手腕力量算是高深學問 ( 技能 )


羽毛球界,到是常常用手腕,
所以他們跨領域來網球,常常手腕受傷,因為網球重,不同於羽毛球。


除了 kc lin 前輩提到的 手腕巧力 強旋球,

Nadal 的香蕉球 ( 會轉彎的,由界外繞一個彎,回到界內 ) ,要如何打?

一般球友如果能夠打出 香蕉球,肯定讓其他人驚艷。


【麵包超人】 wrote:
Ajskkimo ...(恕刪)
我想高手通常是不隨便和人拉球,除非,高手覺得別人比他更強,才會想拉球。


我不完全同意,因人而異吧。
我不介意和任何人拉球,不過我一般也是抱著希望大家一起進步的心態。
【麵包超人】 wrote:
話說 手腕 力量,..Lin 前輩你是自學、或是向教練學?.(恕刪)


我在 15,16 歲時加入學校的社團
這時有教練
學了兩年左右,就自己打
一方面我不喜歡參加社團
一方面我也不大認同教練教的方式
(什麼腋下夾一顆球,要推球等等的。。。都是一些姿勢口訣比較多)

後來念研究所時有在校隊打過一小陣子

這大概算是有教練的時間吧

我比較認同我在研究所那個校隊教練
他不教甚麼基本動作的
反正下去打就對了,真的差太多再說

其實,每個人都有它不同的特質
很難要求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姿勢打法
但是,我認為,發力錯誤是必須要改的
因為一方面容易受傷,一方面力量使用效率不好
姿勢倒是其次,我的理念一直是,正確的發力帶出正確的動作

至於要如何用手腕
反正你懂得承接動力鍊的力道,在需要時,手腕出力就對了,看你要前推還是勾球都可
如果你不懂得承接身體動力鍊的力道,手腕承接強大的負擔,就很容易受傷

就像上文說的
很像是把加速中的車,再推一把



Ajskkimo前輩的胸懷開擴,能納百川,所以願意和人一起同樂打球。

國外的 球友 都是開放式的胸懷?

以您的環境,華裔 居住美國,你的球友都是美國人? 有沒有其他華人也打網球?

你之前提到,太太和她的朋友拉球,朋友的教練不同意,那您太太的朋友也是美國人?


看到台中中興網球場的歐美人士,網球素養都很高。
ajskkimo wrote:
我不完全同意,因人而異吧。
我不介意和任何人拉球,不過我一般也是抱著希望大家一起進步的心態。..(恕刪)


我願意和阿背拉球
而且,阿背也可以接受我任意八
他說,因為我的球都控在他附近,就算球很重也很容易回

我很介意跟一些只想弄死你或是自己都不知道球會打到哪去的人拉球
有些小選手都是一副要弄死你的心態,很糟糕
還有一種人我也蠻介意,就是那種用平底鍋握法抹球發球,還教別人要用平底鍋握法抹球發球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