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體會下盤扭轉的力量擊球

目前球齡2個月,上週也是突然覺得為甚麼1號杆老是不穩定,後來拿了之前買的高爾夫的進階錄影帶教學複習,發現重心的轉移的關鍵,也就是上杆重心不可過度移到右腳外側,因為我自己發現我如果過度轉移重心左腳會些微抬起,這就會造成不穩定的關鍵,錄影帶有說到一個重點就是上杆時不要過度右移,後來在去練習場稍微又改了一下姿勢,結果連之前放置的球位都做了一些調整,後來確實在打每種杆的姿勢都可以統一,之前我必須針對木杆及鐵杆都會有不同的打法,但是我還需要再練習固定住
未來兄描述的真的很貼切!!鐵杆打到甜蜜點的聲音跟回饋感是無比的爽感
重心轉移是門學問
不管雙腳合併練習半揮(不讓下半身上桿過度活躍)
或重心不移轉切球半揮或punch,可較簡單的體會吃球乾淨
如果再加上好的曲腕好的揮桿平面
加上好的釋放,應該可以有很不錯成績

乖乖馬 wrote:
,因為我自己發現我如果過度轉移重心左腳會些微抬起,這就會造成不穩定的關鍵,恕刪)


也不盡然, 看看金熊 Nicklaus 的swing:

http://youtu.be/5ocMJecgW2w

還有當今 PGA 的距離王 Bubba Waston:

http://youtu.be/59ommhwgj_Y



最近上課,教練不斷強調要加強用左半邊背肌做整個揮杆動作的主軸,右手就是輕柔地靠著而已,避免將焦點放在手腕的角度什麼的,並且將動作設定在一定要做到收桿為止,不可以僅僅做到觸球就放棄完成。經過練習,我發現這樣的擊球品質更好,球的尾段變化更不會有什麼你不要的驚奇,而且收桿更能保持整體的平衡,而且動作順暢性也跟著增加,要注意的點也比較少。



以上心得與各位球友分享。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大未來 wrote:
最近上課,教練不斷強...(恕刪)


觀念正確
右手也不是不能出力
左右要平衡
taijohnny wrote:
再簡單一點的領悟就是用下盤來做整個揮杆步驟的平衡,上與下都要能平衡,而且沒有收杆後站不穩的感覺,這樣就八九不離十,其他的就是抓碼數的問題了,簡單一句,不能催!!

觀念正確
右手也不是不能出力
左右

a124915232 wrote:
...(恕刪)


不是不能催,是不需要催
等你都作到上述感覺,催也是行的
但不催距離就夠了
我是催下去就變手用力了!
下場的實力大概只有練習場的一半
練習場打的嚇嚇叫每次下場就都還給練習場了,強尼兄說的對,每個步驟都作到,用力的地方自然對!

taijohnny wrote:


不是不能催,是不需要催
等你都作到

六藝君子 wrote:
也不盡然, 看看金...(恕刪)


達利也是如此,甚至左手米克森都有類似動作
以前收倒c也很正常
現代科技發達,有高速攝影有儀器測數據
大家可以選喜歡選手模仿

個人建議是用較精簡動作,有上下分離的簡單動作
較易保持一致性
上桿不需要太多,輕鬆控制型打法即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