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請不要再教我 S形划手了!

super desire wrote:
常能提出新進又不同的見解....(恕刪)


哪有什麼見解,還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或翻,全靠 google + youtube + amazon 來的,沒有一項是本人的見解或體會。
這個魚式教練整理的 EVF 也不錯,最後還有 EVF 的魚式示範喔! (影片 3:27 處)
How to swim with a High Elbow Catch/EVF - Total Immersion Israel
感謝感謝
標記起來了
下次去游泳的時候再來試看看
小弟我游50公尺泳池時
平均要划30次才游的到岸邊(左右手各卅次)
跟蛙式差不多

版上每位大大都說的甚是有理
拜讀了
super desire wrote:

曾試著練手掌外划(抓水)--轉朝內拉水(肘不動)--再轉朝外整個手臂(曲臂)向後推水,
但覺得手臂及肩膀肌肉扭曲易疲憊而放棄....


您這個好像古早時候的 S 型划水方式,不過問了一些年輕教練及幾位成績不錯的國中校隊,發現所謂傳統高肘抓水 (非極端 EVF) 似乎也不是很普遍。

有興趣學習所謂傳統高肘抓水 (或稱非極端 EVF) 倒是可以看下列影片的 5 分鐘處陸上講解,該 model 的水下正面攝影可看 21 分鐘附近,再跟魚式 CEO Shinji 的水下正面攝影比較一下。
注意喔!這部片子是 1998 年出版的,不過這高肘的方式剛好跟上文所提的非極端 EVF 一樣,也就是所謂的傳統高肘抓水。

Swimming in the 21st century
runomic wrote:
您這個好像古早時候的...(恕刪)

感謝提供資訊,不過影片太長了,所以就沒仔細看了.....

我說的划水方式是有根據的:55秒處 以及 這影片划水路線更清楚

不過,畢竟每人的肌肉、訓練不同,划水方式並不一定合適每人.....

依我的認知,古早的划水路線是大S,現今是拉長的小S,

即便是竹內與孫揚,也是有這樣的動作:直接看1:00處 以及 直接看3:50處

總之,還是Terry"教頭"(不敢稱"老頭"了)的姿勢最輕鬆、自然、省力.....
super desire wrote:
即便是竹內與孫揚,也是有這樣的動作:直接看1:00處 以及 直接看3:50處


古早味的 S 型划水,小弟的定義是沒有高肘抓水的那一種,力量來源都是一些小肌肉,所以肩膀、手臂會酸;如果用高肘抓水,力量就會變成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大肌肉,這樣就比較不會酸痛也。
以上你所提到的泳者,他們都有做高肘抓水,只是這個高肘抓水用看得好像跟沒高肘抓水一樣,不過實際上差很多,竹內的划水教學影片就有這個高肘抓水教學 (非極端 EVF),建議您去找顆大球來體會一下,或按照第二或第三個影片實際做做看,特別注意你的肱骨或手肘角度的變化,不出 30 分鐘就可以搞定了,搞定之後,保證游泳技術會出現戲劇性的變化。

1. Swimming training with a swissball

2. DRYLAND - EVF Isometric Exercise

3. Swim Speed Secrets Tubing Drill
runomic wrote:
古早味的 S 型划水...(恕刪)

感謝提供,對每位泳者都相當有參考價值......

不過,從古至今,"高肘"是游泳的基本常識,也是一定該知道的.....

只是,有時泳者知道這個觀念卻不一定做到:這邊寫的也很有參考價值
ticoachwu wrote:
一、將手臂抬起三角形,俐落輕柔地放入水中,避免水花
及氣泡,平靜的水才能讓你抓水確實。
二、手向前伸,好像要去搆一個前方搆不著的東西。
三、用手掌輕輕抓水,但要固定確實。記得,在前方這隻手
未定住之前,不要做抓水動作。...(恕刪)


學過(1)太極拳,(2)自由式,也仔細看過(3)魚式游泳(TI)DVD,
可以約略領悟,三項共通之處:身法.

目前努力學習魚式游泳...
eshih980 wrote:
對魚式游泳來說很標準...(恕刪)

有幸現場看吳教練(ticoachwu)示範,真的是高手,動作精準到位。

也或許是吳教練有專業魚式游泳知識以及完整的競賽及三鐵經驗,

對於我自由式及蛙式的動作直接點出重點,令我折服.....

對於長短途游泳的姿勢(技術)運用,更加了然於胸,謝謝啊!

(繼續向200混邁進......)

qniqlai wrote:
縱使不是參賽,我也想...(恕刪)


自由式是在水面上划水
蛙式是在水面下
所以跟每個人的身體密度與比重有關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