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隻阿呆 wrote:
謝謝樓主分享我也來...(恕刪)


希望這個心得能幫到您蛤^ ^

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了理所當然
所以大部份的人被掉下來的蘋果k到腦袋的時候
直覺的就是把蘋果給吃了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以為自己知道的,別人也應該知道
結果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往往也是許多為人師的通病

不過很開心能見到國內的體育風氣的盛行
同時有更多的運動員投入到更專業的運動科學等領域
藉由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讓大家在運動閒暇之餘,能夠獲得更多的樂趣 ^ ^
學自由式真的比較好,窄窄的泳道不會踢到旁邊的人。

俠盜獵車手6 wrote:
學自由式真的比較好...(恕刪)


其實都還好啦

像我曾經被另一水道的激起的水花嗆到過
也曾不止一次游蛙式時踢到別人
有時還和游仰式的對撞呢

不過現在游泳的地方,我覺得大家都比較和氣,也就笑笑就過去了

俠盜獵車手6 wrote:
學自由式真的比較好...(恕刪)


各有千秋啦!用到的肌肉群不同,都會比較好玩
撇開仰式視線太差限制較多以外

同距離瘦身效果 : 蝶 > 蛙 > 捷
速度 : 捷 > 蝶 > 蛙
自救 : 蛙 > 捷 > 蝶
綜合實用性 :蛙 > 捷 > 蝶

反正這三式可以隨時交替變換,不用特別停下來
要超車會車就用捷,要看妹就用蛙,要耍帥跟燃燒體力就用蝶
只會一項長泳時實在太無聊了~換來換去比較趣味~
感謝樓主的分享
其中一段講到手像定錨的感覺在魚式的教學裡也有
其實我也是游了好幾年才開始看些魚式的書, 也對游泳有不一樣的體認

個人除了捷式練習體能外還是最喜歡仰式的悠哉....哈~
issacwu0924 wrote:是的,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憋氣我想並不是一件好事...(恕刪)

+1 !
事實上,我認為好手也不該憋氣。

Don't Hold Your Breath 這篇文章中引用,
CDC 報告 2015 年發生 16 件水下昏厥事件,其中四件導致死亡,
全部都是游泳好手從事水下憋氣造成。

同上文章中提到,呼吸是為了充氧到血液內,
提供給腦及其他器官,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正常健康的人,發給腦子訊號,要求需要呼吸是血液中二氧化碳提高造成。
運動中憋氣喪失二氧化碳被排出的功能,
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造成強大想要呼吸的慾望,
比較起來,氧氣量降低反而不會造成這麼強烈的呼吸渴求,
所以,氧氣可能降到足以導致人在昏厥前卻不自知。

呼吸的慾望增強,就會變成大口吸氣,大口吐氣,
然後就是越來越喘,直到喘不過氣。

To be fair,的確在水中把氣吐掉會影響浮力,
但是,建議要練習控制吐氣的速度及量,找到適合自己的呼吸方式。
如以下影片所述...



fs1013

EcoupeAMG wrote:
感謝樓主的分享其中...(恕刪)


對啊,其實有很多東西,若只是照看著書或是影片,都挺晦澀難懂的
就好像水感或是錨這種的划水的感覺,只有親自去體驗了才會有所領悟的


richard61 wrote:
這位同學,你有嘗試...(恕刪)


經過幾天的練習,整個給他驚豔到,張開手指水阻變高,感覺抓到的水變多了,
計算時間50m可以進到1:06~1:08,一下子進步了有4~5秒,真是感謝指教。

chrischiu0530 wrote:
經過幾天的練習,整...(恕刪)


看到有朋友受益,心裏就覺得很開心^ ^

現在人在國外,沒辦法游泳,只好在網路上自嗨,看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所收獲

我現在持續的在進行背部的復健,單槓已經能拉上去了,也在做一些目前可以負擔的了的核心練習
等下次回到游池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哈哈
推推 很多細節都有講到
issacwu0924 wrote:
正式想學自由式已經...(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