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週會有3天跑步,每次3~8K不等,配速在7分速
其中有2天去健身房重訓
去年比完三鐵賽事(我是跑全馬部分)
回來就是各種放懶😂
大概過了一週開始恢復運動頻率
但會跑到髖關節痛
我看過的醫生+物治師+老師已經超過一打了
真正讓我復原比較快的關鍵,是我的物理治療師
他找出我左右邊工作不平均的原因
並且規畫一整套動作加強腿後肌群和髖關節的控制力
說一下整體治療的過程
治療師會先評估你的受傷狀況
這和許多治療師的方法有點不同
他不會讓學員躺在床上,而是主動式的移動你的雙腿
仔細觀察過程時左右側的差異
進而找出過緊的部位跟關節,以及不夠力的肌群
確定後面修復治療,以及訓練的菜單

我的背後會先放一塊鐵板
接著治療師會拿著一顆黑色的頭,在抹上潤滑乳的腿上來回滾動
會從大腿前側做到大腿的外側
這一顆的用意是針對含水量比較高的軟組織,像是筋膜啊、肌肉先做放鬆

接著換這個銀色的頭,針對低密度組織,就是肌腱跟關節上做深層的治療
和黑色的頭都是有感受到熱感,但銀色的頭的熱感會比黑色再深層一點

最後是腿上跟背後會貼上這個白色的貼片
治療師會把我的大腿撐起來呈90度
他在幫我上下推移肌肉的同時,會讓我的小腿上下上下的動
算是再讓整個肌肉伸展得更多
最後是做橋式
在做的時候,覺得那個貼片會熱熱的
治療師説這個貼片跟黑色、銀色的探頭一樣,都是用頻率共振的方式去喚醒細胞、治療
所以才會有熱熱的感覺,熱感會停留,不會刺刺的
但這樣的熱感,又和紅外線給予的不同
是比較深層一點的熱
整個過程大概快半小時吧
治療師蠻細心的,我很多話,問了很多問題她都會耐心回答😂很感謝

後面半小時會教一些動作,像是單膝下跪後往左右側傾斜、側躺蚌殼...等來訓練臀肌
當天有錄影動作帶回家練習~
-
我自己回家的感受是大概一天之內,有緩痛的效果
持續的回診之後
我好像能在跑步的時候感受到後側的肌肉有再用力
單次跑步里程數也慢慢提高
那是一個很棒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