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問題:新鮮人起薪 南韓多我國3倍?

下文第一段提到南韓大學生起薪約臺幣7.44萬,台灣新鮮人2.6722萬,南韓是台灣的2.77倍

最後一段提到南韓今年平均國民所得2萬4044美元,台灣2萬1452美元,怎麼不是差三倍?
依起薪的邏輯,南韓理論上國民所得大約要有6萬美元才對,這篇報導算虎爛文嗎?
我看本版另一篇討論還蠻熱烈的,都被標題騙了。

數學問題:新鮮人起薪 南韓多我國3倍?

vitesse wrote:
下文第一段提到南韓大...(恕刪)


這種統計方法都沒公佈的報導還是笑笑就好
不算唬爛吧,他們均富,呆丸是M型化,

所以差距就那麼大啦。我記得阿扁時代就吵過這麼話題了,

那時候他們七萬台灣還有三萬,現在只剩22k,真是令人不禁唏噓。
你發現盲點了。
vitesse wrote:
下文第一段提到南韓大...(恕刪)

farastein wrote:
不算唬爛吧,他們均富...(恕刪)


均富?他們M的才嚴重吧!
依報導大學新鮮人起薪7.44萬,全年大約就有90萬台幣,比他們國民平均所得71.2萬台幣還高,
難道他們大學新鮮人起薪7.44萬,非大學新鮮人起薪22K?所以平均所得才會被拉下來?

farastein wrote:
不算唬爛吧,他們均富...(恕刪)

1.這是數學問題,報導稱南韓大學生起薪約臺幣7.44萬,就算沒獎金沒年終一年就89.28萬元了,以30比1換算是2萬9760元美金,超過南韓的人均所得,是說新鮮人賺的比老鳥多?何況這只是薪資,其他投資、利息、租賃收入都不會算進去。
2.要說南韓均富說台灣自己爛,也要先查一下,維基的堅尼係數顯示台灣與韓國都算這世界較低的0.3-0.34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22K是部分大學生的薪水,不是所有人的,取最低直去跟別人的高薪者比較,拿8分大學畢業跟醫學院學生比,也會有類似效果。
22k 或許只是現在低薪的特例, 但平均水準也不會高到哪去

20 年前我大學畢業時, 30K 是低標, 碩士畢業大約 40K

是的, 大學畢業生的低標行情就是月薪三萬, 年薪 14 個月

企業招募新人時, 往往都會強調保障年終至少兩個月

我覺得那些批評 22k 是現在年輕人的問題並不客觀

相反的, 這反應出現在社會一個很殘酷的現實

也就是受薪階級的生活壓力很大

當勞動者因為生活壓力必須有收入時

他們無法離開就業市場去迫使企業提高雇用薪資

當企業發現他們可以藉由低薪招募到勞工時

企業會不斷嘗試繼續降低薪資, 而不在乎勞工是否入不敷出

年輕人可以家庭支持或信用貸款來支應消費, 但這不會是長期

整個社會是建立在預支未來與假性需求

等一個個泡沫刮走基層勞工的基本財富後

最後因需求不振進入經濟緊縮時

企業就會一家一家陷入經營困境

因為企業不可能永遠期望 22K 的年輕人有能力永遠用信用卡支付消費, 年輕人也會破產的

台灣在各方面如技術, 產業基礎, 企業品牌, 跨國經營能力都比不上日本

現在到未來, 我們真的能比日本更有能力處理泡沫經濟與經濟緊縮的問題嗎?

NHK 窮忙族(一) 拼命工作也無法擺脫貧窮-追蹤「窮忙族」的現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FzCOZKG8QA&feature=share&list=FLyHPoUSBDuaSX1hZjUQqamw

從學生時代讓我印象最深且幾乎每天都會報導的兩個國際新聞就是

1. 中東的以巴戰爭
2. 韓國勞工結合政治運動常常走上街頭向警察丟棄汽油彈

我只能說, 韓國勞工的地位不是平白得來的, 執政黨不敢不拉攏勞工

台灣明顯向企業財團傾斜, 動不動就是官商威脅你的工作要被移到其他國家

那當然就只剩 22k 的大學生



南韓大學生現在不就是88萬韓元世代嗎?跟台灣日本都是一樣低薪化,不過日本還是相對高一倍但扣掉房租交通也剩不了多少了
我公司在南韓有分公司大學一般合台幣約40000,台灣約30000附近
比好不比壞,這種立意可以

但是這種無腦的新聞報導看的人要思考一下

數字資料一比對就知道這新聞簡直就是唬爛

一堆資料網路上都有,很容易就可以分辨

偏偏就是有一堆人不會動腦,新聞說甚麼就信甚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