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e wrote:我已經回答他了呀所以我說算法錯了,以後就照規定走等員工真的有能力,我們再來談薪水吧! 原來你就一句算法錯了就結束了...Liue wrote:我答應你 幫你補足到23000但是你必須答應我 至少每個月的業績至少維持在平均值(也就是25上下) 自己給得太少還違法被員工幹譙結果要恢復常態竟然是跟員工說你先要有能力再來談....
Liue wrote:我是一個小小的創業者...(恕刪) 看完你的利潤分析,你這生意不好做喔.....生意再怎麼難做,既然做了還是建議跟著法規走,不然以後上法院,麻煩事情更多,講到bonus要給多少才合理?這種利潤實在無法有太多作為能激勵員工。
我一直以為領時薪是打工族,在台北一個月2萬3要怎麼生活....建議樓主可以把回覆用在第一篇就好了,這樣看比較快,不然我也是想問時薪、勞健保這種鳥問題而已,我朋友也是開店,他的時薪都比政府高十元,政府調高他就調,他最愛跟工讀生說的話就是,我用這樣的時薪請你來工作,這種表現你覺得夠嗎?今天你在外面打工說不定連政府規定的時薪都不到,希望可以拿出更好的態度出來。我給你想要的,你可以給我需要的嗎?長官有交待,帶人要帶心。
Liue wrote:我已經回答他了呀所以...(恕刪) 不是來 取暖 的,那你來說 心酸 的嗎? 「等員工真的有能力,我們再來談薪水吧!」我想你的員工這樣回你!「等老闆真的有能力,我們再來談工作吧!」說正格的,公佈一下店名,大家可以多去光顧,這樣不好嗎! 幫你店增加人氣呢! 這不是一種變相的行銷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