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水果糖 wrote:
正常啊市場是很公平...(恕刪)
沒錯, 韓國的分析派人口非常多,
台灣則是感覺派人口很多.
其實就是因為韓國人思緒真的很發達,
所以一些超出想像的手法就變成了這些人眼裡的"賤"
但這些小頭腦的發達,
也是要有那種等級的思考能力之下才會出現的.
韓國的犯罪率抓到的機率也越來越低,
台灣到現在還是很多犯那種幾個小時就被抓到的..
低智商犯罪..
其實每個角度都可以看出來韓國人比較"有知"
無知自然定義是"沒有知道"
當台灣會停留在"好吃 or 不好吃"
韓國已經延伸到
"為什麼好吃" "哪個部份好吃" "什麼造成的"
之類的延伸
韓國思考也常常喜歡打開所有的"可能性"
用可能性去思考. 還沒有結尾就已經開始在推測猜想.
認為這些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打開之後,
便可以事前做好每種可能性的對應.
台灣不喜歡去猜測事情是怎樣.
喜歡是與非, 喜歡現成, 只針對現成的"事實"進行批判.
就是分析派, 對於充實自己的腦袋而言,
會很好玩, 接受度很高.
喜歡看到任何一種可能性.
感覺派會不喜歡充實自己.
會喜歡是與否, 而沒有"機率是"與"機率非"
就頭腦要運用其實也要習慣性去利用.
但台灣通常認真的人會被討厭, 因為無趣.
而且常常會因為"台灣"而認真.
所以連喜愛思考也會某個程度被剝奪.
還有新聞媒體也喜歡"絕對是"與"絕對非"
都產生很多感覺派就是了.
因為沒有嚐到動腦的樂趣,
而失去了動腦的某種程度的能力.
韓國又很喜歡歷史數據, 圖表數據.
喜歡分析.
台灣媒體也沒讓人民看到多少這些東西.
想必不追蹤是一個理由, 認為沒必要不去找資料也是一個理由.
這種感覺派/分析派次元, 也多少降低了台灣的競爭力是有一部分因素的.
當年醫生薪水高 大家眼紅 於是想出了健保總額來降低醫生薪水
而不是想辦法提高大家的薪資差距 或是認真念書考上醫療學院 所以大家吃得藥越來越差 一次可以看完的病要看四五次
當年電子業薪水高 大家又眼紅 也不努力考上資電學院 這比醫學院好考多了 也不想待工廠
所以想出來分紅費用化 結果配股配息都給外資拿走 一大批人當時菁英人才也被挖到對岸 扶植不少對手
自己人都留不住 還妄想外國人會來 自己去看竹科 越來越少外國工程師
結果對岸追上來 美日又趕不上 韓再幾年就可參加g7 四小龍只是自爽用
高階官員領個幾十萬 大家眼紅 這些人每年掌握幾千億預算 政策方向錯誤幾千億就是打水漂
但沒人在乎 只在乎他領幾十萬 而不是看政策品質
一班上市櫃高階經理人領的都比他們多 只是眼紅統稱他們肥貓
所以台灣繼李國鼎孫運權這批戰後還有點國家使命願意付出
真正人才根本不會想進政府工作 所以近三十年了 基本上經濟政策沒一個成功 完全沒有開創式政策
都還是圍繞在三十幾年前的經濟政策 頂多只能算是延續或是擴展 還停留在xx園區
現在勞團也是有趣了 每天抗爭 問題是抗爭的點完全不對
你要去鬥資方 鬥軍公教 鬥政府 說大家領太多都是肥貓
問題又把大家陷入低薪泥濁
你說要放七天假 那你既然說勞工薪水低 你要放假能幹嘛
倒不如主要訴求放在修改公司法 強迫上市櫃甚至中小企業
盈餘百分之幾強制提撥給勞工 這才是讓台灣薪資提高的方法 勞工才會願意為公司盈餘努力
而不是現況盈餘都給股東 外資拿走 結果你看一堆小屁孩開著名車 身上數億房產的亂象 都是大股東的兒女
如果有人怕外資會不高興 反正也沒差 外資直接投資已經算是世界倒數幾名了
現在台灣已經是一灘死水 台灣對外投資剛剛看數據比去年上半年成長八成
景氣好不好大家心裡都有數 在鬥下去平均薪資並不會提高 只是更難看
ake999 wrote: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