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甚麼韓國人的最低薪資比台灣人高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韓元(約合新臺幣196元)

韓國老闆不會很生氣嗎?!

韓國老闆不會威脅政府說要出走嗎?!

韓國老闆不會哭喊韓國競爭力如何跟台灣比呢?!

韓國工資那麼高,憑甚麼企業競爭力還大勝台灣,

無論家電,汽車,手機,半導體,棒球,娛樂綜藝.....大勝台灣??

憑甚麼韓國人的最低薪資比台灣人高
最底工資對他們當官無感,他們只會選舉
選到準備下一次選舉。。

ake999 wrote: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恕刪)


我認為最重要原因是,韓國女人婚後都會辭職在家,而台灣則普遍是雙薪家庭。

我去找了兩國家戶所得(2014),韓國的家戶所得是 17041 美元,台灣是 15544 美元,只差了 1500 美元。這個數值比較符合兩國的 GDP,也就是說台灣夫妻兩人賺的薪資,在韓國由先生一人賺走。
一個是提升產業的價值創造利潤
一個是剝削勞工的薪資維持利潤

一個是餅越做越大
一個是餅越縮越小

人若不帥~再暖都是變態~
ake999 wrote:
台灣過去16年的馬...(恕刪)


我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於去年底公布的資料庫加以計算可以發現,自2010~2016年估計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為3.8%,同期間台灣為3.9%,南韓3.5%,日本僅1.3%,台灣不算太差。

這一期間歐元區平均成長率0.9%,是全球成長最緩的地區,中國大陸雖仍有8.0%,但已是近四十年表現最差的期間,至於釀出金融海嘯的美國經濟也只成長2.2%,遠不如上個世紀後二十年的擴張水準。




===

只有 2000~2009 年,經濟成長率輸給全球平均值。

ake999 wrote: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韓元(約合新臺幣196元)

你什麼時候出來開公司給台灣企業做榜樣?
只要給工讀生最低時薪6470韓元(約合新臺幣196元)就可以了,
展現你的競爭力給台灣人學習學習,如何?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台灣物價便宜
ake999 wrote: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恕刪)

sardine001 wrote:
你什麼時候出來開公司給台灣企業做榜樣?
只要給工讀生最低時薪6470韓元(約合新臺幣196元)就可以了,
展現你的競爭力給台灣人學習學習,如何?

出一張嘴批評別人很容易,
自己出來開一間試看看,
只要給工讀生最低時薪6470韓元(約合新臺幣196元)就可以了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台灣物價便宜是建立在到處充滿廉價的勞工

台灣是有錢人的寶島,沒錢人的鬼島

努力變有錢人吧

飛翔的魚 wrote:
台灣物價便宜...(恕刪)

ake999 wrote:
韓國將最低時薪變成6470...(恕刪)


【台灣勞工真的不如中國勞工】台灣還在吵一例一休,中國早就規定假日加班費給三倍


每到過年時間,台灣記者最常採訪過年無法休假的勞工朋友,記得以前念書時代,也有同學為了過年的兩倍工資,放棄南下返鄉團圓的假期,看能不能快速的償還就學貸款。看到台灣產官勞三方最近熱議的一例一休方案,有些提議用加班費來換取勞工的休假日,有些討論例假日要不要補假,讓各方吵個不停。因此想分享中國大陸對勞工的加班及假期制度:

休假或加班?兩代員工態度大不同
先談談大陸的「勞動市場」吧。大陸的公司內部缺人需要招募時,人事專員就會到鎮上的市場或是村子巷口熱鬧的地方招工,只要拉著海報擺張桌椅,就會有許多路人圍上前來詢問。形式則有點像台灣的校園徵才一樣:一張長桌坐兩個公司代表,後面放個布條寫職缺。

至於年度的大規模徵才,整個「人才市場」就坐滿同一個鎮上的企業,各個公司的人事專員排排坐,其實職缺也都大同小異,資深一點的人事也幾乎都互相認識。

「那你們公司拿到手的工資到底是多少?」尋找工廠職缺的工人,最在意的就是扣除稅後的工資,包含每週加班所拿到的全薪,所以一般生產型公司一邊精簡 人力,一邊為了提高薪酬徵才,用加班的型式讓工人領到聽起來很高額的薪資。

但坐辦公室的助理人員的問法可就不一樣了,「你們找的業務助理星期六加班嗎?我 希望找週休二日的工作。這樣薪水是多少?」如果人事回答的薪資讓他不滿意,馬上就到隔壁問其他的公司。

傳統上,中國大陸有許多農民工從內地前往沿海地區離鄉工作,是為了養活家鄉的一家老小,所以非常願意配合公司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工作,爭取更高額的加班費。

但大陸 1980 年以後,多數居住在城市的新一代年輕人,比起賺取兩倍的加班費,寧可在閒暇時或上班趁老闆不注意,在淘寶、微商開店賺點外快,也不希望在公司加班,剝奪寶貴的休息時間。這是大陸新舊世代最大的區別。

法定假日加班費:三倍
中國大陸的工時規定一樣是每日 8 小時、每週七天含加班不能超過 48 小時。加班費區分為三種,平日工作 8 小時以上的加班費是工資的 1.5 倍計算,每日最多 3 小時限制,週休二日的加班費以兩倍計算,法定例假日則是三倍計算。法定例假日是在每年年底,由國務院會頒定,例如元旦、春節、清明、國際勞動節、端午、中 秋、國慶等,只要這些大節慶上班就是三倍工資。

台灣日前討論加班費 1.33 倍、1.66 倍,不知道見到三倍工資的規定,台灣老闆們會不會嚇一跳,但這對大陸員工來說是再平常不過。
曾經看過中國政府對於法定休假日給予三倍工資的解釋是:法定休假日對勞工的休息比平時的週休更為重要,有著補休也無法彌補的重要性。

據多年觀察,多數的大陸人跨省離家工作,夫妻小孩可能分隔兩三地,難得能回家一趟都要坐超過 15 小時以上的火車或巴士返回,就像我們在台灣新聞常看到大陸五一、十一、過年長假,在各省的車站、機場的長長人龍。

因為這千千萬萬的勞工朋友返鄉回家一趟花錢又費時,又只能利用一年一兩次的假期,若公司要求員工在難得的團圓的時間奉獻工作,犧牲的不只是休息如此單純,所以為了符合民情,中國政府以三倍薪資規 定企業作為報酬。

除了法定休假日,還有國家未強制規定的部分公民放假日,也就是三八婦女節及五四青年節,兩個節日分別讓婦女同胞 可以放假半天,14-28 歲的青年也可以放假半天。

雖沒有強制性,但各個台商企業都會有共識的給予員工假期,若上班的也給加班費做為慰勞。尤其在三八婦女節當天商家都有一連串的活 動,送玫瑰花或是特別折扣,無不是提醒企業趕快讓婦女放假去街上購物消費。

特休假呢?在大陸工作滿一年以上有 5 天的年休假,十年以上有 10 天,比較不同的是,台灣員工的特休假如果不是工作原因未休完,未休完的假期公司不必給薪,所以台灣的公司,每到年底都會有許多資深人員為了要把假休完,連續請假好幾天,但在大陸,如果員工假沒有休完,就要依照天數給付三倍工資。

所以企業都會要求人資單位,要緊盯員工把年休假放完,但台灣的員工不但沒有休假補貼,有些甚至要苦惱老闆老是在颱風假還要無故扣特休假做為補償。

休假,怎麼會降低企業競爭力?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就像現在七、八月的炎炎夏日,公司就必須要支付高溫津貼,規定在 6-10 月期間,只要工作場所的氣溫達 33 度以上無法適當降溫,每月就要發放該區域員工人民幣 150-200 元(近台幣 1000 元)高溫補貼,依照各省規定發放。這可能要羨煞許多在炎熱高溫下工作的台灣勞工朋友。

中國政府一方面年年提高基本工資、另一方面是年年修法保障勞工權益,每年都在循序漸進的追逐歐美的薪資水準及勞動水準。

這些勞動規定在中國封閉又集權的媒體放送之下,勞工都很有意識的保護自己薪資、假期福利的權益,這也難怪只要對於保護員工權益意識不高的台資企業,在大陸的勞動法推動下,尤其勞力密集的工廠只能紛紛退出中國舞臺。
更要強調的是,即便中國這些比台灣更加善待員工的勞動規定下,依然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企業仍然在持續進步中,依然還是有許許多多台商企業仍然在中國發光發熱,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規定而有損這些企業的發展。

回到台灣,看到台灣的資方團體僅僅為了一例一休,透過媒體威脅政府這樣的規定已經損害企業競爭力、要出走台灣,但台灣人僅是小小的要個真正的週休二日,竟如此窒礙難行,更別論要比照大陸有三倍的加班費。
勞工是國家及企業之本,惟有大力改善勞動環境、調整薪資水準,才能促使企業發展、國家經濟活絡,這是當前臺灣政府應該盡快勇敢踏出的一步。

沒人敢看?沒有人認清現實,台灣已經輸了,大陸人起薪4000人民幣,經過加班 往往能拿到7-8000,甚至更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