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因為原物料漲價就算了,波羅麵包還縮水做得像餐包那麼大,一口咬下去裡面全部是空的,一個還要35元,現在都去買15元麵包或7-11 25元的麵包,至少大一點,料也比較實,裡面也不會是空心的

ake999 wrote:
不用說啥房價高
麵包店要租金,便當也要租金
...(恕刪)


你都知道原因還叫人不要說, 要吃便宜麵包就找傳統自有店面無裝潢的!
但可能用的麵粉品質差一點,油也差一點,糖也是差一點, 香精多一些,口味單調些!
便宜的便當店是有美美裝潢的嗎?
你知道麵包蛋糕是精緻食品嗎?

精緻一定會越來越貴,因為他精緻!!
麵包說真的現在變成吃個心情的,外型好買來又可以上傳FB裝逼一下
遇上這種質變的行業就是要放膽狠狠賺
一杯飲料為何可以賣65-85,咖啡賣120,根本不是必需品
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但是想要的人鐵了心就是會買

而且便當、麵店也有很詭異的轉變,
一個便當賣55人家會懷疑你的品質,你一個賣75人家才敢買
一碗拉麵120,人家絕對嗤之以鼻,不過是用雞粉泡的化學湯
一碗280,才會有人說味道普普的風涼話
你湯如果有豬騷味死鹹,一碗就可以賣350,保證一堆大學生文青上店裡FB打卡

做一個基本的麵包,從揉麵到發酵再加上烘焙,基本要抓要四個小時
以上沒有計算,內餡的準備時間
正牌的歐式麵包的果乾,大多是使用紅酒,白酒去釀漬
發酵失敗了,也得重作

不同發酵法做出的麵體所需要的烘焙時間也不太一樣
如果希望每天出爐兩至三次,設備的安排也是令人傷腦筋的
揉麵機、烤箱甚至發酵箱可能都要準備兩套以上,這要事前規劃好
麵包店的麵包麵體種類要很多樣,執行上是會有困難的
自己有在家做麵包以後,就不敢抱怨麵包貴了,比做便當難很多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台骨歐皮的麵包
用台式的作法,只是外型塑造成歐式麵包
這樣成本是會比較低些,但是售價我看是沒有比較便宜
吳寶春師傅的麵包算是比賽用的麵包作品,在製作上當然耗材也耗工
但是在歐洲的麵包店其實也是各式各樣的麵包都有,甜的鹹的
並不是歐式麵包都是吳寶春師傅做的那樣子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gogomen wrote:
我自己最近學做吐司,我發覺有些店家賣的土司真的比自己做的便宜,害我都不敢買!


我前兩年也會自己做,好的麵粉有迷人香氣,差的麵粉臭得要死。
從製作到出爐,一直到吃入口,好麵粉呈現的香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麵粉好壞的價差真的差很多,差十幾倍。
我喜歡吃黑糖,其實黑糖好壞,價差也是十幾倍。

好的黑糖跟麵粉,就像好的農產品一樣,聞了吃了令人感動,香氣跟回甘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要說貴,我覺得有些人一下手就買一萬兩萬的茶葉才貴吧,喝茶不也在品味他的香氣跟回甘,其實吃東西品的就是這些,幸福感也是由感官享受來的。

但有很多店,也是賣貴鬆鬆的麵包,我一吃卻發現麵粉根本就不好,應是騙騙一些沒吃過貴麵粉的人。
這種狀況各行各業都有這種,用次等麵粉,卻把自己產品價格定位在高檔麵粉。

我猜有些人在批評貴沒有貴的價值,有可能是吃到這種差的店家做出來的。要不然就是有種人,只要東西貴在你心中就不可能是好東西這種邏輯,那你還是吃便宜的東西好了,人活著要有幸福感最重要,如果「便宜」才能給你幸福感,說起來也是一種幸福,只是遺漏了品嚐美食的愉悅感。

也不要片面的去批評貴的東西也沒多好,你這樣也是抹煞了真正有用心在哉種的農夫。

所以現在要吃高檔麵粉,台北的話最好是一個吐司150~200之間,才吃得到好麵粉做的。

吃過好的麵粉,真的會回不去。

有好幾次買了傳統麵包店的麵包想回憶一下,卻發現吃不完(吃不入口)


噓,不能說的秘密,現在能源也比前一陣子價格低了很多,大宗原料也價格下降,台灣的便當、食品,只有漲沒有跌....

如果不是用料真的天然實在

那就是炒作出來的囉(品牌包裝)

邱翔 wrote:
如果不是用料真的天然實在
那就是炒作出來的囉(品牌包裝)


我想起來,很多店家標榜用什麼高檔麵粉,但在比例上卻加一些差的麵粉進去,以降低成本。
所以有些標榜高級品牌的麵粉,吃起來卻沒那麼好吃,就是用料不實在。
我只想到烘培王
太陽之手!!!

好吃到上天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