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抱怨22K,為何敝司起薪是兩倍?

ANDYLIU66Y wrote:
嗯,只會領從銀行借來的錢當薪水的惨業,什麼時候賺錢啦, 還不快去把不會賺錢的老闆幹掉, 再過幾年就没有銀行要借錢給你們發薪水了。


你以為只有光電業?
真為你難過
我的新東家起薪200k
這樣可以嗎?
Speed Wick wrote:
光電業,已經是科技...(恕刪)
fque wrote:
我的新東家起薪200...(恕刪)


所以?
你本來天天抱怨22k?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台灣的問題並不在鎖...(恕刪)

日本也曾經鎖國過啊,
因為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夠大的經濟體,
所以有很多科技產品都是獨有規格沒有跟世界接軌,
有些企業的經營層還一度認為只要靠日本內銷就能生存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不是人人家境都很好,可以栽培自家小孩上台清交碩士
22K已經夠慘的了,通常這些人家境也不太好,不要在侮辱22K的青年好嗎?

能去國外留學的、能上台清交碩士的,就算只領22K也能過著好日子
因為這些上流族群家境通常都不錯,你可以去調查看看

反倒是22K的年輕人,家境通常都不是很好,還背學貸,該給44K


ANDYLIU66Y wrote:
嗯,只會領從銀行借...(恕刪)

不用每次都對光電業這麼敵視, 也許這段時間沒有賺錢, 但是比起世界其他有政府相助的同業已經表現不錯了, 群創跟友達已經環銀行很多錢了, 沒有債留台灣, 對台灣也有貢獻, 評論可否客觀點
Kanyil wrote:
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就下结论”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尤其在职场。职场要求的是严肃的态度,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直接一句“我以为”或是“我认为”是不够的...(恕刪)



雖然我沒從頭看到尾..
但我在職場真的看到很多這種亂像.
認同..不該沒有證劇的結論..也不該一直以為..和認為..
任何事都該有邏輯的判斷..

嘲笑我們認為常識缺乏的事,是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好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中,逃避自我其實很無知的事實。
LAST PRIME BUSHIDO wrote:
不是人人家境都很好,可以栽培自家小孩上台清交碩士
22K已經夠慘的了,通常這些人家境也不太好,不要在侮辱22K的青年好嗎?

能去國外留學的、能上台清交碩士的,就算只領22K也能過著好日子
因為這些上流族群家境通常都不錯,你可以去調查看看

反倒是22K的年輕人,家境通常都不是很好,還背學貸,該給44K


以前三級貧戶都可以靠苦讀考上一中當上律師選上總統
現在家境不好沒機會靠聯考一試翻身
怪誰?

離題了
借錢去換一紙不值錢的學歷
投資報酬率那麼低
何不早早學個一技之長
別人在混學歷,你已經在賺錢了
這樣不是很好?
再講一次
22k不可恥
可恥的是知道要嫌少卻不思進取只會抱怨的人
小小鈞鈞 wrote:
不用每次都對光電業...(恕刪)



我是覺得你怎麼看人,人家就怎麼看你,
吃大鍋飯的人,在笑人家不知進取,有個44K就好像自己是溫拿,不酸一下,我會很難過.
我七年前的股票都被打兩折了,你說我難不難過.

nelson huang wrote:
光電業請別丟人現眼了,
自己領不到200K所以認為人家領22K是應該的?!
以現在的房價物價,
基本薪資3,4萬才夠,
就是因為有太多殭屍企業,
得到國家那麼大的資源,
但可以回饋給社會的那麼少,
所以才無法拉高整體薪資.

想想看國家最TOP的學生畢業都只能領4,50K,
還要忍受輪班跟責任制,
那後面的人還有救嗎?
請不要說現在年輕人不努力或不堪用,
我那個年代年輕人也很多不堪用,
我的上一代也是,
現在的年輕人再差也是我們教出來的.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
甚麼阿里不達學校畢業努力一點一個月3,40K沒問題,
20年過去了,
物價起碼漲了100%,
房價漲了300%都不止,
一個月輪班加班也只能40K,
你要這一代的年輕人情何以堪...

別以為我是魯蛇在抱怨,
我也是台清交成研究所畢業,
每年要繳的稅可能比22K的年薪還多,
我就是看不慣現在社會的不公平,
比我當年更不容易階級流動,
許多既得利益者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樣的貧富差距跟社會對立只會越來越大,
總有一天會反撲到自己身上,
到時候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期望國家能改變政策與資源分配,
年輕人的薪資都能跟上物價水準,
衣食足而知榮辱,
整個國家社會才會有活力.(恕刪)



欣賞這位尼爾森的發言



沒錯,我們這些中生代的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有很多不爭氣的,不是只有現在才有,我們父叔輩的更是有

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怪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現在台灣競爭力下降,不去怪中生代,老一代的,竟然怪現在的年輕人?

不去鼓勵、教育年輕人就算了,還不時地在落井下石,叫他們要怎麼活下去?

房價物價飆漲,薪資反而是下滑,這個是鐵的事情,不要用競爭力來掩蓋你們打壓年輕人的事實



也不要講什麼嫌薪水少就爭氣點啊,全台的就業環境就是這麼差,已經越來越多人去國外當台勞了

我們應該要覺得汗顏,把年輕人弄成這樣子的不是他們,是我們這些中生代、老一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