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業,已經是科技業裡的傳統慘業了
配一次股就可以買車買房的日子,沒了
現金分紅,也只能以天數計算
每年保障十四個月
加上績效,頂多十五、六個月
雖然年年加薪,也始終看不到IC design house的車尾燈
更別提台積電了
在光電業熬個四五年,才有機會破百
這邊新鮮人起薪都是四十幾K
其實也沒啥了不起,不就只是台清交成本科碩士畢業
同學在混日子,他們在拼學歷而已
這些小新肝十個有十一個覺得自己是魯蛇
同學好多都是第一年就破百
所以這邊老是留不住人
頂多待個兩三年就另謀高就
出去都不敢跟昔日同窗講講自己只能賺那四五十k
吃不飽餓不死,穿不暖凍不著
民國幾年才能買房?
因為是責任制裡的低收入戶,肯加班的不多
頂多拖個一兩個小時就全走光
也因為這樣
年資長的,多半是因為cp值高而留下來的
通常都年薪破百,有家庭,求穩定
所以我實在好奇
年輕人好像大家都很厲害
隨便一個都胸懷大志、身負絕學
為什麼只能領22k?
為什麼甘於領22k?
敝司起薪是22k的兩倍有餘
工作也不頂操的
都知道要跳槽換高薪了
為什麼22k青年們只會天天抱怨
怪天怪地怪政府怪前輩
卻講不出自己的競爭力在哪?
高不成,高薪的工作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低不就,靠體力靠技術的工作不想學更不願做
那麼,請告訴大家,為什麼你不應該只領22k?
如果22k青年應該保障五萬月薪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比照辦理加到年薪兩百?
即便如此,你們還是低收入的一群呀
學經歷決定你的競爭力,不是靠抗議
Speed Wick wrote:
這邊新鮮人起薪都是四十幾K
其實也沒啥了不起,不就只是台清交成本科碩士畢業
同學在混日子,他們在拼學歷而已
出去都不敢跟昔日同窗講講自己只能賺那四五十k
吃不飽餓不死,穿不暖凍不著
民國幾年才能買房?
連台清交成這些你嘴裡拼學歷的都只能"這樣",你還不能了解其他人有多慘??
Speed Wick wrote:
如果22k青年應該保障五萬月薪
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比照辦理加到年薪兩百?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加到200只是剛好而以
台灣不只年輕人薪水過低,即便是中壯年主管,待遇別提歐美了,拿到東南亞同樣敬陪末座
除了少數高層外,一間公司的員工待遇不會落差太大
年輕人的薪水拉不起來,其他人的待遇就算比年輕人高,是能高出多少??
所以你這種觀念
到底是教訓了年輕人,還是害了你自己??
),而政府的任務只能控制速度與對弱勢的衝擊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