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查理·芒格說過一句話:「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十分愚蠢,只會損害窮人利益」,怎麼理解這句話呢?這裡有篇挺長的文章,我覺得挺有道理,希望大家多點耐心看看。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69069/answer/46872878首先,我們來明確一個基本的常識:政府不是神仙,它沒有辦法讓大家分得的東西比大家自己創造的還多。這個常識細化到工資的領域,就是,我們沒有辦法讓全體勞工的報酬高於他們所創造的價值。如果你能認同上面的話,那麼請帶著思考繼續往下看~如果我們人認同勞動力市場本質上還是一種市場形式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知道:工資,本身就是」勞動力的價格「,它對相應市場的作用,還是符合經濟學價格機制的。提到了」人「,我們變得有人文關懷沒有錯,但是分析經濟問題,強行做出分野只會阻礙你看到問題本質。下面分析一下芒格老爺子這句話:」最低工資越高,越損害窮人的利益「。我們來看一個情景,現在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020元/月,那麼作為一個正規的企業,如果它認定一個人的勞動價值夠不上2020元怎麼辦?那他們只能被僱主開除了。因為這裡面有最基本的事實:法律能夠規定「不給勞動者開出最低工資標準違法」,但是法律沒有辦法保障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每個人的勞動價值都能夠達到最低工資水平!那麼各位,問題來了,各位知友請結合生活經驗告訴自己:在上海地區,出來工作一個月還拿不到2020元的人,是什麼條件的人?他們一定是那些能力、技術、條件最差的那一波人,是社會最底層,反而是最最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和家人的人!而越是提高最低工資水平,被坑的「這群人」的範圍就越大,法律在這裡扮演了這麼一個角色:法律讓這些人沒有辦法依靠自身的能力,掙到相應自己能力的工資,並且同時,剝奪了消費者享用這部分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廉價服務的權利。這就是「最低工資會損害本身最窮,狀況最差的人」這種邏輯的第一層涵義。好,咱們不從勞動者下手,規定提升最低工資,也不許開除工人!這行了吧?那麼企業為了保障自己的利潤和運轉,只能」提高勞動力准入門檻「,也就是降低了未來勞動力就業的可能,還是會提高失業率,這是」最低工資標準損害窮人「的第二層涵義。行啊,你狠!我不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我看市場行不行啊~接下來就會有人說了,不對啊,開除不符合最低工資的員工不是企業唯一的選擇啊(雖然實際上,這是現實中企業大多數的選擇,有實證支撐),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把「提高最低工資」這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啊!恭喜你!這種思路,就是」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會造成通貨膨脹「的來源。通脹最損害窮人,這個是常識就不說了,在現實中我們發現,哪怕不考慮通脹因素,這種轉嫁往往也難以實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現在多數行業競爭很激烈,行業硬性提價,消費者自然而然的就會去購買同類進口產品或者替代品。好,你一咬牙!如果所有同類或者替代品都漲價了呢?看消費者你怎麼辦!消費者兩手一攤,您狠,我不買了還不行嗎?對,所有產品都提價,就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比以前買的更少,結果就是,該行業某些勞工能夠從最低工資的提高受益,但是其他勞工會被迫失業。2,你說,那我選沒競爭壓力的行業提價,保障這個行業的勞動者利益怎麼也可以了吧?這種行業,就是壟斷行業~這招確實狠,但是問題來了——經驗告訴我們,壟斷行業人家的勞工的利益,普遍比最低工資標準要高,甚至高很多,規定壟斷行業最低標準,除了讓消費者成本更高之外,也起不到太多保護勞動者的意義。3,政府一看,這不行啊!不能讓勞動者吃虧,消費者也不傻,也不買單,那好,我規定:工資漲,但是產品和服務價格,不能漲!全部成本都由企業承擔,你們這些萬惡的資本家!這下總好了吧?你看你們家大業大的,就擠出點血養活弱勢群體吧~看起來很美好,可是經濟學視角,分析問題更多看的不是平均,而是」邊際「,這種強制性的政策,最後的結果就是會把行業里的邊際生產者擠出行業,這個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產量減少,價格增加「罷了,而這種生產者的減少,帶來的,還是最差的那些勞動者的失業。這就是「最低工資會損害本身最窮,狀況最差的人」這種邏輯的第三層涵義。
新加坡老闆的想法是花高薪請優秀的人來賺更多的錢台灣老闆是能越低越好,給香蕉請猴子來當奴才,能從你身上省一元我口袋就多一元基本出發的方向就不一樣了另外幾乎正常國家都會有基本薪資,不然早就暴動了。用搶得比較快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