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大學聯考有最低錄取標準,現在為何取消了?

sorcerer1973 wrote:
以前是一次的成敗定江(恕刪)


不覺得聯考年代有什麼壓力,以前30%以下的年代,怎麼一試定終身??
我有朋友上台大,科系不喜歡,休學重考,當年重考幾年也是常態,
那個朋友目標是台大醫科,實在太難,重考北醫也乖乖去上,
也有些混混,家裡不缺錢,年年在補習街裡上課,玩,考了幾年也沒學校收,
只是種遊戲規則,壓力都是看自己的目標在那,不上大學也有很多路,
以前大學難考,高中職專科也好找到工作,現在都大學生了,找不到保全便利商店也做.
我沒參加過大學聯考
我是考上高職然後考二專 畢業後當兵 退伍後就工作
當年沒大學文憑也很好找工作

現在大學生感覺就是滿大街

我是覺得沒有設定最低錄取標準這個無所謂
但應該要堅守畢業標準
擺明就是去玩不是念書的那種大學生 就不該給畢業證書
程伯老師 wrote:
擺明就是去玩不是念書的那種大學生 就不該給畢業證書

果真如您所講的這樣子實施
請問
私立學校 野雞大學 學店等等
生員已在減少了
可能會倒弊更快

牽一髮而動全身
拿畢業證書是目的

齊頭式的平等
是民主所追求的目的
不是嗎?

人人都是大學生
這更可以證明台灣{藍波萬}
(台灣的驕傲)
沒有文盲

社會上混不下去
最後才想到 服公職 or 國營事業單位等
這就是 [自問自答]產生的 自我澎漲能力嗎?
程伯老師 wrote:
擺明就是去玩不是念書的那種大學生 就不該給畢業證書

以前有些大學當得兇,都被稱為學店了。
以前那個年代大學不怕招不到學生,學生被當了也會乖乖去重修或暑修。現在是大學怕招不到學生,當得兇一點學生就轉學或重考了,怕學生跑去別的學校哪還敢對學生要求太多。
以我那個在私大教書的學長說,他們學校只要當學生超過一個比例,上課的老師就得去對學校說明,兼任的就可能不續聘,為了省麻煩跟顧飯碗就只能儘量不當人。學生在學期末寫學習問卷的統計結果低於某個門檻,專任的會被檢討,兼任的就不續聘,上課的老師哪敢要求太嚴去得罪學生。
現在很多大學也在調降畢業的學分數,也就是大學跟研究所不需要像以前修那麼多課才能畢業,以後一堆學生就只會修最低數量的課而已,畢業以後的程度也堪慮。
想當年念二專的時候 我也有一科被當(班上不少同學都被當)
利用暑假的時候 重修補考


現在大學應該沒有那種故意刁難的
相反的放水的很多
現在只要乖乖有去上課 考前老師也會有意無意洩題
Charm_intg wrote:
記得以前大學聯考有設...(恕刪)


現在的大學
高一念完就可得上了
我的教育專欄(265)教改人士該注意教育的品質管制了

李家同

我國的教改人士非常重視入大學考試的方法,比方說,111年開始,指考將改為分科測驗,更將取消國文、英語與數乙等3考科。除此以外,所有的高中生每學年都要很認真地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其中包含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教改人士似乎以為高中職畢業生的程度都非常之高,所以必須要提供各種資料給大學參考,包含選修什麽特別的課程以及做了哪些研究等等。

其實,我國很多程度非常差的高中畢業生也是可以進大學的,今天的新聞說,有學生只考1科,而且只拿16分,照樣進了大學。這種學生進了大學以後,教授如何能教他?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那所大學一定會讓他畢業的。

這種情形會造成兩個嚴重的問題,(1)我國的大學生程度如此之差,有可能會變成國際性的笑話。(2)對學生而言,他繳了四年的學費,其結果是完全沒有競爭力,浪費了青春和金錢。

雖然我們該同情大學招生不易的處境,政府不能坐視大學生程度大幅下降的事實。教育部官員對這個問題的反應是不要擔心,因為現在大學入學管道多元化。這是非常不對的,因為教育部顯然不理會程度如此低的學生仍然可以進大學。

少子化所造成的問題是很難解決的,但是政府一定要拿出辦法來,以保證大學的品質,不能再繼續地假裝問題不嚴重。看到這種數據還能說我們的高等教育問題不嚴重嗎?


=============================================================
只要不是零分就可以上大學,雖然解決了學校的財源問題,可是學生四年下來一定痛苦萬分,畢業了卻什麼都沒學到,這樣不如先去工作幾年存點錢,日後設法重回學校,或是接受職業訓練也好,現在的問題就是教授不知道要怎麼教這種基礎程度不夠的學生,一般公司行號也不可能培養基本功不夠的員工,為什麼現在的教育資源如此充足,卻反而造成很多基礎不夠的學生?3-40 年前是不會這樣子的。
樓主聽過『少子化』這件事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