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都那樣。能做就一直做下去。觀念不同,沒有對錯。他們那年代也沒有在週休二日。我民國八十九年還有連續上十二天班的,我們單位護長(5年級)排班都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奇怪。ace0156bbb wrote:我嬸嬸也是公務員 省...(恕刪) 現在的人比較重休閒。
有些樓的回答酸到讓我想起「夏蟲不可語冰」。我覺得如果樓主已經替6000萬找到年增10%的渠道,那工作與否都無所謂了。如果還沒,建議投入點時間研究怎樣投資能達到10% p.a. 。放4% p.a. 以下產品是慢慢killing你自己的資產,別那樣做。
joe10291 wrote:我也是很大疑問,有6000萬還上來問?直接找理專吧.一堆人給你建議!!..(恕刪) 小弟親身經歷,因為多半理專都非常的不專...不講那些台灣本土銀行的理專,這邊只講外商銀(元外商銀比較正確)的理專,現在還在叫你買些大路貨的基金什麼的..到底我是理專還是你是理專..至於真正外商銀(瑞信,法國巴黎那些),大概最少250萬可以開戶(也許有人會說100,100那種開了根本沒人理你..),說是可以幫你量身訂做金融產品但是那些多半都是叫你去玩槓桿的,最少9倍起跳(現在不知道有沒有變少?),心臟不夠大的(小弟不敢玩期貨或是外匯)根本不敢壓..大概總資產300-500萬資產的很可憐,有點像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過慣了還可以的生活,但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從溜滑梯的高處滑下來,過的反而神經兮兮,手腳也放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