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領22K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除非讓大學關一大半,否則問題無解...(恕刪)


這就是我強調的重點,新聞報導老是在講大學生領22K.

問題是大家都不去想這些領22K的根本是不夠格稱為大學生的人.

不相信,翻出以前隨便哪一屆的大學聯招考題給他們寫,看看能拿幾分....


大學關一大半,我還嫌關太少,反倒是技職學校才是該廣設.

整個腦包教育體系.
不可說 wrote:
這就是我強調的重點,新聞報導老是在講大學生領22K.
問題是大家都不去想這些領22K的根本是不夠格稱為大學生的人.
不相信,翻出以前隨便哪一屆的大學聯招考題給他們寫,看看能拿幾分....

大學關一大半,我還嫌關太少,反倒是技職學校才是該廣設.
整個腦包教育體系.

哎呀呀....話說得太白,我擔心您會成為下一個被點名的人!

話就不說得太白,
當初是誰在高喊聯考升學壓力太大?
然後這些大量的偽大學生跟高喊壓力大的人有甚麼關係?
可以嘗試推論痛批22K,卻無視大學生素質大不如前的人跟以上兩群人有甚麼關係....
大環境或產業結構改變,這部份大家沒有爭議。以前洗碗打雜開計程車,什麼專長都不會,還可以養2個小孩到研究所,然後買2間房子。10年前高中畢業,中打30字/分,不會office,也可以找到行政工作28K/月。

現在就算國高中或是沒資格畢業的大學生,做同樣的工作,薪水比以往低也是事實。
在這種環境下,有人選擇走出國外謀生,看看自己本事到哪!但有更多的人只能留在本地,接受資方開的價。
有本事的人可選擇起薪高的公司(例如有些公司最低起薪就是40K,當然不會找到22K的員工)。
有目標的當然可先接受22K,然後靠自己努力爬升或跳槽。

不管學歷,就算是單純洗碗掃地的工作,工時相同、工作內容相同,但就有人領16K,有人領32K。
同樣的,自認為曾經苦過的人,可能現在月領50K,但也有人沒苦過也不怎麼努力,但現在卻可月領10K.

有時能領高人一等的薪水,並不一定是比別人強,而是剛好有那個機運,或是剛好努力有回報,但有更多人努力過卻無法獲得回饋。所以看到別人領22K時,我不會說這是你應得的,或是誰叫你不努力(即使他真的很混),所以只配領22K。

這裡有很多努力過現在獲得回饋的人提供意見,證明有實力的人不會永遠都是22K。
但這個社會仍有更多平庸者,沒有機運也沒有實力,只能莫莫做基本工作,還要隨時被社會高階份子提醒,要一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充實充實再充實,不然未來可能連22K,16K都不夠格了。

而現在這種薪資水準,對資深者來說,同樣是警訊。看輕不努力的年輕人,覺得應該讓他們領低薪,對自己其實也沒什麼好處。(好處可能要問老闆吧!)
manup wrote:
看來你還是不懂箇中道...(恕刪)

不錯的分享....

看起來,咱們是校友....

只是你舉的例子還是會被當成特例吧,因為部分人已經把大學生領22K當作通例,認定是事實,
還有你應該也會被當成資方的打手和無良老闆的走狗等不知團結的勞工之類的人!

就算起跑點輸人又怎麼樣? 比賽勝負又不是只看起跑!
看太多起跑贏,但沒兩三下就被超過的例子,
聽得進去的人就會開始想辦法讓自己去獲得超越其他人的能力跟機會,
聽不進去的人還是只會抱怨我的鞋子不好,場地太爛之類的,殊不知在此同時已經被更多的人超越!
悠閒過生活 wrote:
台灣整體勞工的薪水跟先進國家比都是處於很低的狀態。

在台灣,年薪200萬可以說是金字塔的前1%的薪水了,可是卻只相當於skullssss貼出的香港的junior職缺

你可以說香港的物價是台灣的三倍


不想再砲你 但要搞清楚事實 事情不要只看好的或你想看的

台灣200萬收入絕對不是只有1%

還有香港GDP per capita $35310 看起來比台灣美很多

但不要忘了香港的貧富差距有多恐怖 Gini coefficient高達0.537 是全世界已開發國家最高的

那個我PO的職缺 那跟國家無關 只是產業的不同 那也絕對不是隨便台大資工畢業就上的了的

職缺最下面有寫到 學歷要全世界頂尖大學畢

順道一提 新加坡gini 0.452

然後台灣從2000到現在 就排迴在0.3-0.35 之間






Kake wrote:
哎呀呀....話說得...(恕刪)


話說得直白不好嗎?!
我有沒有批評誰,我只是很誠實地說出了大家看到的事實.
悠閒過生活 wrote:
你為了台灣勞工又做出...

再說,跟你們這些資方打手周旋也是很傷腦細胞的
(恕刪)


曖...又被冠上資方的打手
團結哥....有沒有新的台詞呀
已經明白的跟你說, 我們萬萬沒有說團結不好
只是疑問, 如何團結?? 團結什麼? 拒絕低薪?? 組織工會?? 聯合工會??
可行的方案在哪裡?? 配套的措施可能有哪些??
提的出來, 我們這些老屁股也是樂觀其成呀
要幫忙敲邊鼓, 當然也行呀
要上街頭抗爭, 自然也行呀
畢竟你說得沒錯, 底層加薪, 中高層也會自動墊高
但方法??? 手段在哪裡???
都沒有???
只是在那邊喊團結力量大??? 有屁用嗎???

另, 資方無良, 全世界都知道, 全世界也都一樣
可以請你不用再貼了, 因為這個是常識
因為每個人都想多賺錢, 勞工是這個樣, 老闆當然也是這個樣
這個叫作人性, 而且人性本賤
老闆當然能省則省, 能避則避,
省下來的, 躲得掉的當然都進自己口袋, 目的當然是想多賺錢呀
老闆若不是想多賺錢, 他開公司幹什???
為何這麼簡單的邏輯都不懂???

OK啦...既然寫到這邊, 就多表達一下
因為資方無良, 是必然天性,
所以需要勞工團體幫忙協助爭取,政府幫忙監督修正
真正無能的是勞工團體與立法部門
可惜, 這些人都是你我選出來的...
請看一下去年勞團的抗爭口號
反教育商品、反殺人經濟、反國族歧視、反財團圈地、要勞動正義
平心而論
反教育商品、反國族歧視、反財團圈地, 這些關勞工團體屁事
擺明了吃飽太閒, 管到其它了領域去了
用這個去訴求勞工很苦,
不就跟手拿iPhone, 大喊月領22K不夠用的人一樣無腦嗎?

有相關的是, 反殺人經濟, 要勞動正義

什麼是殺人經濟, 小弟不解???
甚麼是勞動正義, 可否說的明白一點
要反的一大堆, 有沒有提出個具體內容
比如說, 我反18趴, 應該全面廢止18趴,
或, 廢除18趴,改為比照央行公告利率加3趴...等等
政府無腦, 連勞團也變白吃了嗎???
全部都淪為虛無飄渺的口號, 不知所云
(這就跟團結哥說要團結一樣)

勞工團體就小弟認知
要做的應該是"改善勞工的工作條件,增加勞工的工作待遇"
所以
為何不去爭取修法, 修改雇主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就要嚴罰
現在的罰則, 不痛不癢, 雇主根本不在乎, 哪有嚇阻作用
為何不去爭取勞動檢查處多增加稽查員的員額
一旦找到雇主違法, 就嚴罰, 罰到雇主不敢違法為止
這樣可以保障就業環境安全, 也可保障勞工基本工作權
又可增加國庫之收入, 為何無人去爭取, 無人去做
為何不爭取立法, 明訂企業獲利需提撥某一比例之分紅給勞工
(目前小弟僅知TSMC等少數高科技公司有明定在其公司規章內, 一般公司幾乎沒有)
而非是靠老闆的心情給錢, 老闆有錢開雙B, 勞工卻連飯都吃不飽

你提的出可行的方案
自然有人幫你按讚
等到這個讚有了某種程度的人力規模
自然有記者會報, 會有與論的壓力, 會有社會的力量
自然會蔚為風潮, 風行草偃...
若你還是認為光靠喊團結兩字就有效
那麼...請繼續

我真是瘋了, 浪費一個多小時敲字
算了...
聽得進去就聽, 聽不進去就當阿伯再念經
小弟還是繼續潛水好了....
你們的論點在於"個人努力的重要性"

前文我也說了,我完全同意

但是我一直強調的是"整體勞工"的提升

兩者是並不衝突

真不知是你們是鬼打牆還是怎樣

對現在的年輕人有這麼多怨氣是不是?

台灣人的通病就是一代怨一代


我現實生活中有多努力,會影響你們對這個觀念的客觀認識嗎?

別因人廢言




說到底還是要人家把飯把茶捧到你面前,你才肯吃肯喝嘛

ps. 別人敲字也是要花時間的,我也不想再回了,反正彼此都不想再浪費時間
悠閒過生活 wrote:
但是我一直強調的是"整體勞工"的提升...(恕刪)


自私的人怎麼能體會到所謂的整體?
別跟他們彈琴啦!

反正要是愈來愈多人領低薪
那些領高薪的
日子也不會好過

這些日子所發生的一些事
像軍公教年終慰問金
像國營企業員工年終
就是活生的例子
以前光是談都不能談
現在竟然可以砍


你就讓他們笑吧
有一天
他們會笑不出來
大大 講的好中肯

我大力挺你

每個大學生 都在抱怨 卻從沒想過 自已是否有跟別人的競爭能力

整個砍掉重練 我看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