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軍公教嗎?
以台北市103年資料,
家庭戶數總共有103萬戶,每戶所得平均值是157萬
所得收入者有175萬人,每人平均收入88萬,一年以14個月算,每月平均有6.2萬
說實在軍公教的薪水,年資沒超過20年以上的,年資排行在台北市是在175萬人平均值以下的
台北的勞工階層其實薪資水準並不低。
但是為甚麼還是要鬥爭軍公教呢?
可悲台灣薪資結構M型化已經很嚴重了,低階軍公教其實也是M型貧窮的那邊了,已經不是所謂中產階級了
現在同樣是M行貧窮那頭的勞工拼命鬥爭同屬一邊的軍公教,而另一頭有錢的M型,則繼續爽爽買豪宅、置產、爽爽賺。
M型兩端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很奇怪的是,有錢一端的是相互幫忙讓彼此更有錢,沒錢一端的是相互撕咬讓彼此更窮
沒錢一端又很容易被操弄
哀!天佑台灣,天佑所有台灣人不要只佑有錢人啊
js_corps123 wrote:
我倒不覺得這是現在要執行的手段,如果大家的想法都這麼偏激,就會掉進那些遊行聯盟的手段中。他們就是要激化族群分裂,讓年輕一代的認為,是因為政府施政不當,所以大夥才會低薪,財政困難,他們原本的福利,才會變成全民的沉苛。
但是,我覺得這跟年金改革應該是兩件事。
年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在人民的退休尊嚴上,也就是國父說的:「老有所養」
但是甚麼樣的退休額度,才能建立讓每個人老有所養呢?就是要建立一個觀念,制度由國家擬定,但年金的投資得由人民自己來負責。也就是政府規劃一個合理的投資方案,就像是許多商業保險一樣,要你年繳多少,繳20年你每年可以領回多少錢,而且越晚領,或是投資越多,你可以領的金額就越高,每個人的帳戶是可以彈性,但天花板必須控制在合理的投資風險中。就像是,保險公司不會跟你說,你現在每個月繳4千,以後每個月可以領5萬一樣,那太不合理了。
所以,當我們把這件事用正面科學的角度來看過後,人民就應該了解,改革是為了讓政府永續的經營下去,而不是讓每個職業產生鬥爭。所以那些遊行的人,他們目的就是希望,最好勞工的也一起遊行,因為大家在模糊的過程中,就會變成職業別的競爭,最後政府為了彌平風坡,可能乾脆又不改革了,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卸任後又是下一任政府的問題,那就沒完沒了。
當多數人民支持政府的年金制度後,要解決的就是舊往「恩給制」的退休人員,這些退休人員當年的努力,我們不能完全抹煞,但新政府代表的就是現在台灣多數百姓的施政心態,我們多數的百姓不能接受過往政府在聘僱公務員時,沒有透過一個更精準的計算,就隨意開出的支票。因此,這些族群,我們可以以生活水平來畫一個基礎,以政府的經濟力來動態調衡可以領的幅度。
政府不可能無限制的討好人民,就像是希臘一樣,公務員不斷的膨脹,那是多麼誇張的事。因此,大家要冷靜地去看政府新年金制是否合理。我們要監督新年金是否能永續經營,自於遊行的人,再過幾次就不會有效應。因為年輕一代的軍公教,根本不是既得利益者,不會出來抗爭。至於老一輩的, 一定也有很多是領微薄津貼的,也不會出來抗爭。至於領很多,怕福利被砍的呢?咱們拭目以待吧。
分析很中肯,也提出建議,這才是理性有用的討論啊!
aquarise02 wrote:
都不要鬼扯了 退休...(恕刪)
別老是拿現在公職福利跟福利很好的時代比
你以為所有公職人員都直接789職等嗎?
1等薪水不過也才3萬初,人家養家活口都吃力了
砍多的福利,還說得過去,直接砍薪水,到時候看誰要當公職
高官肯定不會辭,基層大概沒人要做
最好是所有基層公務員總辭,所有行政癱瘓,全民暴動
先把國旅卡補助砍一砍就省很多了
一堆公家機關將近1/3的博碩士,這是怎樣?
還不是就業環境爛到爆
就業環境不改善,人才不願就業
惡性循環下去,經濟怎麼可能改善
全民沒有共同意識去提升就業環境,就只想著把公職人員拉下來
經濟環境好的時候,瞧不起公職
經濟環境差的時候,又只會眼紅
這是幹嘛?
把眼紅的共同意識去用在提升職場環境
台灣早就擺脫這個爛經濟環境了
收費員依法任用,依法解聘資遣
他們要求不該他們的東西,大家支持
公職人員捍衛本該他們的東西,大家吐口水
這社會多病態啊?土匪治國嗎?
全國不分職業,大家共同要求搞好就業環境,搞好經濟環境
所有問題不就都解決了嗎?
大家的共同目標該是政府的經濟政策跟無良的資方
不改善的話,就算把所有人都拉到谷底,國家還是一樣死路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