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改革的版本,竟然多繳少領後還是要破產,難怪大家會覺得這是在搞什麼呀?根本還是只管這個世代.但是各位想想,以這樣還會破產的改革幅度都己經引起已退休,待退休族的嚴重抗議,那麼再加速砍下去,會是什麼樣的拼命場面?有人說減少退休金會造成經濟衰退,但是不砍的未來就是經濟蕭條,全砍就是馬上經濟崩潰,所以到底要不要砍呢?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寅吃卯糧的解法就是返回節儉,經濟的循環也是這樣.所以往後每幾年持續檢討年金,不就是很務實的做法?
陳疴已久的年金改革是沒有可能一步到位的.
jagerhu wrote:
本來就是啊,本來就該改革的
但是搞個階級鬥爭就不太對了
該改革的
本來就是該帶頭的先砍掉
絕口不提這塊
都拿底下的軍公教一起齊頭改...
很詭異的作法
軍、公、教、勞工
這四者完全工作性質不一樣
然後放在同一個天平來看
理論上齊頭式的平等並不是民主國家之福
再者
法令修改本不該溯及既往...(恕刪)
最新曝光的年金資料顯示,
「教」的平均月退俸最高,全國11.8萬退休公立學校教職員平均月領6萬8052元;
公務員居次,13.5萬名退休公務員平均月領5萬6383元;
最後才是「軍」,退休人數為12.1萬人,跟公立學校退休教職員數僅差約3千人,平均月退俸卻最低為4萬9379元。
====================================================================
勞工 已退勞工370萬 只有80萬平均領1萬6 剩下290萬一次領的 平均可能領的總額只有月退的一半
80萬人 60歲起 可領22年月領1萬6 (平均壽命)
290萬人 從60歲到82歲 可領22年平均不到 9000
=================================================
公教85制 從55到82歲 可領27年 平均5-6萬
75制 從50到82歲 可領32年 平均5-6萬
============================================================
兩邊都是要政府補助 但所領金額差太多 可領時間也差很多
勞工想說 370萬人平均才1萬初 是會怕改革嗎...
--------------------------------------------------------------------------------------
關於3000 億元中的 2200 億元的「退休撫卹支出」是政府繳到公保基金和退撫基金還是直接繳到個人,甚至是勞保的10%?
如果是政府繳到公保基金和退撫基金那表示雇主(政府)對現職人員的應付費用
這是兩大基金的收入來源,就算沒人退休都是政府每年應該付的
800億肯定是撥給舊制18%,但2200億有人可以說清楚嗎?
再來才是兩大基金的對已退休人員支出到底應該是多少?
我覺得收入跟支出應該分開看待...
我覺得還是帳戶制才是永續的做法...自己的退休自己存自己花...
abelkk wrote:
最新曝光的年金資料顯示,
「教」的平均月退俸最高,全國11.8萬退休公立學校教職員平均月領6萬8052元;
公務員居次,13.5萬名退休公務員平均月領5萬6383元;
最後才是「軍」,退休人數為12.1萬人,跟公立學校退休教職員數僅差約3千人,平均月退俸卻最低為4萬9379元。
====================================================================
勞工 已退勞工370萬 只有80萬平均領1萬6 剩下290萬一次領的 平均可能領的總額只有月退的一半
80萬人 60歲起 可領22年月領1萬6 (平均壽命)
290萬人 從60歲到82歲 可領22年平均不到 9000
=================================================
公教85制 從55到82歲 可領27年 平均5-6萬
75制 從50到82歲 可領32年 平均5-6萬
============================================================
兩邊都是要政府補助 但所領金額差太多 可領時間也差很多
勞工想說 370萬人平均才1萬初 是會怕改革嗎...)
==> 勞工想說 已退勞工370萬人, 只有80萬人領月退休金, 平均月領1萬6, 平均才1萬初 是會怕改革嗎?
現在勞工年金改革, 是要再加提撥率, 提高平均計算就職年度, 意思是說未來勞工的平均月退金可能只剩一萬元上下,
離公教月退金的地板價三萬元左右會越來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