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選理工 改讀人文科學

實習律師22k很正常
過幾年搞不好要付錢給事務所了

可達瓜瓜 wrote:
台積電張董事長說 ....(恕刪)


我想

以利益為導向的方式思考

張董說的人才

應該是

假設該人才給他年薪千萬好了

那該人才帶給公司的效益是要達到 "億" 以上的利潤

才叫做人才

試問各位

是否是張董所謂的人才
個人是很贊成張董的說法
但他指的應該是中小企業想要走出去但是缺人才的狀況
台灣的大企業並沒有缺人才的問題
曾經在台灣一家財團法人的公司做過一年
期間是跟很多台灣中小企業合作
這些中小企業的中階主管都很拼
但是國際經驗非常薄弱,有好的產品
也沒有銷售到國際上方式
這些中小企業也很想找人才
但是留洋的,或是台清交成的沒人想去
更別說有國際經驗的人才了
有的公司年薪開到200,進來的人覺得沒發展也大都留不住人
這跟台灣學歷好的都想進大公司的氛圍有關
這造成高學歷的人才全進了大公司,中小企業發展不起來
薪水m形化的主要元凶
要改變這個問題
政府要好好想辦法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會這些在任何國外公司...(恕刪)


張董的台積電給的年薪應該遠多於22k*12吧
怎麼把外面爛老闆的惡習冠在張董的身上讓他背黑鍋?

hello
可達瓜瓜 wrote:
但會計、法務及人力資源等人文科學方面,並沒有基層人才,這是供給問題。....


爽缺準時上下班 佔著都不走了.....
老屁股一大堆,新人沒機會
不要聽他唬爛了吧......
根本就沒職缺...有也是高階主管的朋友站去了


工程職 流動率超高
老闆講話太機車,新人不吃那一套,月薪40K起跳
編制9人,剩三個老屁股,三年走掉12個新人也是有的
土城加藤鷹
誰說會計人才很缺的,科大和普大都有會計系,每年畢業的人多如牛毛。法律方面的話,科大大都沒有法律系,只有普通大學有。人資的話,我的經驗大部份中小企業都是老闆的親戚在做的職缺,有手會上網會打電話會面試噹噹人,看倒穿短裙的妹來虧一下,看到小胖哥來敷衍一下,人資有啥需要專業知識的,但大公司的人資專員除外。有人說會計有30K,那是有一些經驗的會計才有的價碼,沒經驗的24K的一堆,而且會計人普遍肝都要蠻新鮮的,如果不新鮮,來會計領域肝會加速損耗。有一種是只要會簡單的流水帳,主要是要每天要穿的漂漂亮亮的幫客人倒茶水,要用甜美的聲音接聽電話,那種的22K就可以打發了,如果要賺多一點看有沒有辦法把到老闆,保證比一堆領股票的工程師年薪要高,哈哈!以上純屬虛構,勿盡信之!我是覺的啦,所有領域都有其專業,如果成為一個擁有只有少數人可以和你競爭的本事比較重要,就像會計,你可以成為倒茶水的會計,或是普通的工廠會計,或是有會計師牌的會計,或是有會計師牌而且英日文嚇嚇叫的會計,努力成為擁有的能力是讓人要和你競爭有極大障礙的人吧!一般努力的程度決定薪水的高低程度也決定馬子漂亮的程度。所以為了要交到漂亮的馬子,努力吧男人。
選人文只有兩條路....享受低薪.....不然就是只能出國或是跑外商
說真的啦,進去台積電當會計當人資

不是佼佼者,大概也很難進的去

但一般人應該也很難想像在這樣規模的公司做會計或人資有多辛苦

但薪水有多多少?

就算有分紅也比不上工程師

但你依然要早出晚歸,假日去加班

我想許多做人資的應該是想要兼顧家庭

想要一份穩定和工時的工作吧

個人覺得台積電跟個監獄其實沒什麼兩樣

要我在裡面待十年二十年

我大概會瘋掉吧

dickensking wrote:
說真的啦,進去台積電...(恕刪)




台積電要面試進去這種後勤單位,不但是學歷要高,能力強就是背景要夠硬,招牌大可以要求的多。

隨便一個秘書或是會計都是喝過洋墨水,或是名校畢業的。

如果看到一個行政人員不是名校,沒放洋過,能力也差,更要小心,因為後面有高層撐著。隨便抱怨或是打他的小報告,自己會先被弄走。

有進去過台積電的就知道,裡面派系鬥爭很激烈的。為了KPI和move rate每天都拿刀互砍的。

台灣改讀人文?要找到工作比工科的還難。你以為中小企業需要那麼多人文的缺嗎?

老闆=總經理。
老闆娘=會計主管
老闆妹妹=人事主管

其它的會計人員,秘書人員,行政人員,老闆都只想給個22K打發而已。因為公司是它們家的。你去只是幫他打打雜而已。老闆為何要拿高薪請你?這是中小企業的普遍心態。

可達瓜瓜 wrote:
張董

有時覺得張董講的話: 感覺他好像天外之人 不時人間煙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